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53974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程序和要求一、 制造前准备:(一)审图:在开工前应由工艺责任师牵头,对图纸进行审图,检验、工艺、焊接(无 损检测)按各自的职责对相关条款进行核对,并签字。对图纸发现的问题应书面 反馈给设计单位。见证:见压力容器图样审核记录ZJ/GY-01(二)编制工艺文件:根据容规的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所有主要受压元件、零部件元件均应编制工艺文件。2、对仅外购的成品零件可不编制制造卡。3、所有的制造(组装卡)均是制造、检验两卡合一卡。4、对于所有的主要受压元件的画线、下料、坡口加工、组对要求、焊接要 求、焊后检验必须按单件逐一列出,不允许两件合并列表。环缝组队时, 也应按每一个环缝,并应

2、注明每一个A、B类焊缝代号以及主要受压元件的 C、D 类焊缝。5、焊接设备位置,应注明氩弧焊、手工电弧焊、埋弧焊的焊机型号。 不得不区分焊接要求,胡乱写个手工焊机。因此,焊接工艺人员在制造 工艺卡编制之前应提前与班组协商确定焊接方法。若图纸明确规定了焊 接方法,则不能随意变动,除非和设计方协商,并有文字设计变更才可 改变焊接方法。6、其实,在审图阶段,焊接工艺人员就应该立即着手确认焊接工艺评定是 否齐全,计划采用何种焊接方法;制作工艺人员应考虑到是否可能出现材 料代用,一但经物资及仓库反馈需要代用,应及时编制材料代用单报设计 单位确认。经确认后,将代用单及时传送给物资采购、检验以及焊接人员,

3、此时,物资部才允许采购,焊接工艺人员应及时调整焊接工艺卡内容。7、所有的工文件,包括各种检验资料,报告;其设备名称必须和总图的设 备名称一致,一字不差,包括各类的字母等不能用中文代替,反之也不允 许。8、产品焊接试板:(1)工艺人员应清楚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产品焊接试板:依据GB150及容 规,当同一设备上,既有上类的零部件又有不上类的零部件时(如换热器管程 和壳程仅一程上类时),对上类段应按容规的要求做试板,即:当一台容器 上不同的壳体(筒体、管箱筒体、锥体)的焊接工艺评定覆盖范围不同时,则分 别要做焊接试板。对不是上类段,若符合GB150中10.5.1.1中的7条且焊接工 艺评定覆盖范围与上

4、类段不一致时要做试板,一致时也不需要做,不符合GB150 中10.5.1.1中的7条则不做,此外接管不需要做试板(2)工艺人员应了解一些焊接工艺评定的相关知识,才能把握好何时做试板。9、所有人员均应掌握上类容器的三个要素,见容规第 2条: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 (不含液体静压力),要注意是工作压力,不 是设计压力; 内径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0.025m3,即25升; 介质是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即必须在标准状态下,介质若泄露或爆炸从容器跑出来后是气态。如110C的高压水 泄露出来,变成常压时因为水在常压沸点是100C,则会立即变成了蒸汽。10

5、、材料代用问题(1)所有承压元件(包括非主要受压元件),当库存材料或即将采购回来的 材料,名称与图纸不一致时,均需要有材料代用程序,除非图纸上已经注明了允 许代用,代用表格见相关文件中表格,且必须经设计单位认可,签字盖红章,本 公司设计的图只签字不需要盖章。材料代用手续日期应当在下料之前完成。(2)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执行“高代低”、“厚代薄”,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所有的代用,均应由工艺责任师牵头,相关责任师以及设计人员认可签字才生效。(3)若因“厚代薄”导致可能要热处理时,如某些材质厚度大了之后要求 进行热处理,须慎重考虑,看是否值得代用,同时也可能导致试板数量的增加。 若因“高代低”导致焊接

6、材料变化,工艺评定不能覆盖时也应慎重,也将导致试 板数量的增加。因此工艺人员不得在工艺卡上填上代用材料而是在办好手续的前提下由检 验员在检验卡栏内填写。(三)材料采购,入厂验收1 采购人员依据采购计划、采购单采购回来货物时,应随货带材料单、合格证、 质量证明书等资料。封头及锻件类工件的证件出厂日期绝对不允许晚于工件进厂 日期,也不允许早于投料日期,最好在工件入厂当天或提前一至两天。2 外购外协件入厂时,采购员应随货向库房及质检提供材料的名细,并注明是哪 个项目的,防止采购错误。3 物资部应向质检部提供一份合格供应商目录,目录应精确到材料的实际 生产厂家便于对采购的物资进行验收。4 材料进厂时,

7、材料检验员必须立即审查材质单,确认同材质同厚度的钢 板有几个炉批号,需要几个自编代号,卸车时同自编号的钢板要放在一起,中间 不得插入其它代号的钢板。其它编号的钢板允许放在其上面,但是分界面的第一 张钢板必须要有自编号或明显的其他标记,卸车完毕,库管应立即在最上面的钢 板上作好标记,并经检验员确认。5 对于三类容器用材,对主要受压元件必须进行材料复验,复验合格后,钢 材验收才算结束,才允许投入使用。(1)什么是主要受压元件:按容规第 25条规定:主要受压元件是指容器的筒体、封头(端盖)、 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壳的球 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的设备

8、主螺栓以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 的接管和管法兰。(2)对于钢板的复验要求: 逐张检查钢板表面质量和材料标志,按炉复验钢板的化学成分,按批号 复验钢板的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当钢厂未能提供钢板超声检测时,当符合 容规第14 条时,要进行超声复验。针对 Q345R 钢板,分别依据 GB/T20066-2006 标准取化学分析样和依据 GB/T2975-1998 标准取力学性能等样,即从钢板一端的 1/4 宽度处取样,见图:取样完毕后依据工艺卡中的试样图加工成试件,即加工拉伸试件一件,加工弯曲 试件一件,冲击试件三件。要注意加工冲击试件时,应保证 V 型缺口的轴心线垂 直于试板表面(即与厚度方向一致

9、)。理化试验时,按照GB/T228-2002标准进行拉伸试验,按照GB/T232-1999标准进 行弯曲试验,按照GB/T229标准进行0C冲击试验。按照GB/T223标准或者 GB/T4336 标准进行化学分析试验。试验合格后出具试验报告,材料检验员才可 以办理入库手续。若试验不合格,按照 GB/T17505-1990 标准,双倍取样进行拉伸、弯曲试验,单 倍(即还是取三件)进行冲击试验。(3)对于锻件的复验要求:对三类容器用或III级锻件,物资部应依据工艺提供的图纸要求供应商随锻件一 起提供用同炉的检验锻胚加工出来的复验试件,为防止复验不合格,要求提供复 验试件数量应够再次复验的份数(即伸

10、试件三件,冲击试件六件,不需要弯曲试 件)。化学分析试件、硬度检测均从拉伸试验作完后的试件上钻取或测定。对三 类容器中的III级锻件,入厂后还应该逐件进行超声波复验并出具报告。对其它 类别的III级锻件,由用户提供超声波报告即可,不再需要复验。(4)对于其它主要受压元件的复验要求参见其它材料自身的标准二 制造与检验(一)下料:当制造前准备完毕后,可以下料,下料要按我叙述的顺序进行。1 封头材料可以提前下,需拼接时,车间应向焊接人员请示拼接方法、要求。 此外,封头下料的钢板厚度不一定是图纸上封头标注的名义厚度。因为按 JB4736-2000 封头标准,封头厚度合格有两种标准,第一种是压制后,封头

11、的最 小厚度不能低于图纸封头名义厚度减去负偏差。按此标准,除非是正偏差钢板并 且压制过程中钢板减薄量很低,才有可能用图纸上的标注的名义厚度下料的封 头,压制后是合格封头,而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封头标准中,已经规 定了封头厂在压制过程中允许有很大的减薄量,根据厚度直径不同,减薄量也不 同,一般是13%左右。第二种是当图纸给定了压制后的成型最小厚度,此时,压 制后的封头按图纸规定的最小厚度验收,当图纸规定的最小厚度低于(图纸名义 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乘以(1-标准允许的减薄率)时,此时用钢板名义厚度下 料,才能保证压制后的封头是合格的,所以工艺人员应该考虑清楚后制定工艺卡, 必要时需要提高

12、封头的下料厚度,并做材料代用手续,车间不允许私自按图纸厚 度下料。2 各类不涉及产品试板的人孔筒节、以及其它接管可以下料。3 凡属与产品试板有关的锥段、筒体、夹套体、管箱等工件,按照工艺卡的 要求,哪一节筒节上带有产品试板,则该节必须早于其它节无试板筒节下料和焊 接。产品试板也必须与该筒节同时下料、焊接,并保证与筒节有四个相同,即: 同钢号、同厚度、同热处理状态、同炉号。当然,若是同一张钢板上的材料或同 一个我公司的钢板自编号,肯定符合以上四同。我公司的自编号是按同批号为排 列依据的,同批号肯定符合同炉。因同一炉可能有若干批次,所以反之,同炉不 一定同批号,因此筒节与试板分别为两个自编号不一定

13、是错误的,它可能还是符 合同炉的。此外,因筒节直径过大或其它原因,对于有拼接纵焊缝的筒节,则需 要保证两块钢板也为四个相同。现英都的设备已发现有若干台两块拼板的材料不 是一个炉号,这是错误的,将导致试板的材料炉号与筒体的其中一块筒体的材料 炉号不一致。即对于有拼接焊缝的筒节,则需要保证两个钢板也为四个相同。现英都的设 备已发现有若干台两块拼板的材料不是一个炉号,这是错误的。(二)下料检验:1按照工艺卡要求,核对材料标记,钢板实际厚度,填检验工艺卡。2核对划线尺寸,长、宽、对角线均应符合工艺要求,检验员应持尺子刻度 线终点端或在终点端确认。3检查切割后工件尺寸、切割面有无钢板分层、夹层的缺陷。当

14、下料时加工 剖口时应测量坡口表面质量、坡口角度、钝边尺寸。(三)封头制作检验:1封头下料检验,参照上述检验。2封头外协加工: 根据封头标准,封头可以热压、冷压或冷旋压。常规方法:对奥氏体不锈 钢封头一般采用冷旋压,对碳钢或低合金钢封头一般采用热压。按照这样的常规 方法加工出来的封头就不存在压后热处理的要求了。在特殊情况下(如不锈钢封头直径很小但厚度很大,冷旋不动),若对奥 氏体不锈钢封头热压时,必须进行热压后的固溶热处理(即1040C保温一段时 间后水冷或其它方式快速冷却,这样可以使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一定的强度,很高 的韧性和优良的耐腐蚀性)。碳钢或低合金钢封头若采用冷压时,必须进行压后 去应力

15、退火热处理。这两类材料因压制方法的不理想均带来了额外的热处理要 求,增大了制造成本,应尽量避免发生。此外,若封头上有焊接拼逢,更要带来 一系列焊接工艺评定的问题,具体如下:(1)碳钢或低合金钢封头采用热压时,焊接拼逢需要的热处理为正火的焊接工 艺评定,目前我公司手工焊、自动焊的焊接工艺评定均有,氩弧焊的没有。若整 体设备需要热处理,此时封头拼逢所需要的焊接工艺评定正火+去应力退火的评 定。正火+去应力退火评定就是试板做完正火热处理出炉后再次进炉进行退火热 处理,注意绝对不是将单独的正火热处理评定和单独退火热处理评定进行组合。 目前,我公司还没有这种情况下的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评定,需要补做。

16、若 遇到需热处理的大型设备肯定需要此评定。 (2)碳钢或低合金钢封头采用冷压时,焊接拼逢需要的热处理为退火的焊接工 艺评定,目前我公司手工焊、氩弧焊、自动焊的焊接工艺评定均有评定。(三)筒体制作检验1、卷圆:按照卷圆工艺守则进行,没什么好说的,只提一点,当发现滚子上有 焊疤等异物时,应及时清除,防止焊疤质伤工件表面。另外,在卷板机上合口点 焊时:不允许在焊缝外起弧;若发现电焊机正负极引线虚接,导致工件与滚 子结合面起弧时,必须立即停止点焊,排除原因后,方可继续点焊。此外,点焊 的操作者必须要有手工焊的资格。2、焊接 带试板的筒节应和试板一起组对好后由同一焊工施焊,并要早于其它筒节的焊 接时间。 焊接方法要符合焊接工艺卡的要求,不允许存在同一道焊缝,前半段用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