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38862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教育系二00年十一月二十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1997年招收三年制中师学生,1999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 制专科学生。师专成立后从2004年开始,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 专科学生,当年招生47人。2007年起我们采取06岁儿童教育师资一体化设 计、一站式培养的模式,将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分为亲子教育方向与幼儿教育方 向。近年来,本专业招生人数火爆,现有在籍学生已达626人。通过努力,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了 “全程实践培养、个体优势定位”的办学特 色,在泰州地区本专业已经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8年被遴选

2、为江苏 省普通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已具有建设省级特色专业的良好条件。一、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一)建设目标与思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特色的形成,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过程。办学突 出学校特色、发挥特色优势,实际上就是一个努力打造品牌的过程。通过多年努 力我系学前教育专业已形成“用服务换取发展,靠特色成就未来”的发展理念,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思路。1. 面对市场需求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从原来对人才基 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了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学前教育专 业与其他专业一样,也会受市场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这是由高职教育的 属性所决定了的。因此我们充

3、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努力发掘资源优势,科 学地预测人才需求,尽量做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 创新学前专业教学模式。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建立 以训练应用性能力为主线的教学运行机制,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通过一定时 间的探索,我们构建了 “三寓”教学方式。3. 强调高职教育的实践环节。建立以学前教育技能训练为主的理论教学与 全程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 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程,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专 业实践教学体系。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针对现有师资队伍高学历、年 轻化、后劲足的实际,制定师

4、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采取一 系列措施促进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第一,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 动。根据业务特长,让每个教师相对集中地承担一个领域的教学研究任务。第二, 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人均每年都有23次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第三, 任务驱动,给老师压担子,如去幼儿园挂职园长,加强教师实践能力锻炼,造就 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四,提升教师科研素养,鼓励青年教师积 极申报科研课题,参与校内外学前教育机构的研究项目,进一步丰富专业成果。5. 努力做好“全程性、服务型实训”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高专人 才培养应当改变思路,秉承“以服务换取发展”的理念,学

5、生的实训需要利用一 些基地,而基地的利用能否顺利开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校企双边的关系,因 此,主动为基地服务,是搞好实训工作的前提。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成为泰州市及 其周边地区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幼儿教育科研基地、幼儿教育信息中心、 幼儿教师联谊中心。学前教育专业与各实践教学基地紧密合作,建设专门化实践 教学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共同体”,使本专业“全程实践培养,个体优 势培养”的特色得到有效贯彻体现。6. 紧抓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着力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 地,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促进老、中、青教师的交流,互 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始终认为,没有训练学生

6、的能力就无法形成,而作业是 训练的重要途径,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院校,其意义丝毫不亚 于中小学,因此,我们始终重视对作业的检查督导。(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在校 的学程做了具体安排。新入学以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通识课程目的是 使学生掌握专科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形成学生的一般文化素养;专业基础课 程则以专业基础理论训练为主。整个学程都强调应用性专业技能训练,与幼儿园、 亲子园教育教学实践紧密接触,通过教育见实习、教育调查、毕业论文写作等环 节,增强实践能力。在学程安排中,我们坚持主干课程不断线,每学期的课程安 排各有

7、侧重,有机衔接。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规定毕 业基本条件,对基本技能、职业技能等环节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以此促进学生 主动学习与锻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实施多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取得育婴 师、营养师等职业技能证书。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多次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 科学论证,对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撰写的思路、内容、专业培养特色及存在的问 题等进行研讨,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9年、2010年四次修订人才培养 方案,并以文本形式确定下来。在整个修订过程中,瞄准职业资格标准,面向当 前学前教育事业所需要的师资人才特征,强化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

8、个 性的培养,在亲子教育、幼儿教育两个方向作了课程整合,以使学生在理论功底 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2005年起,全面实行学分制改革。特别要指出的是2010年的培养方案更加突出了高职高专学校的特点,以培 养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的,再次增加技能与实践课的比重,调整选修课程,充分 发展学生个性。本次培养方案分为两个版本,即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与 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三年制亲子教育方向与幼儿教育方向的方向课 程各自有所侧重。经过修订,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具备 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近两年,江苏、安徽、山东等不少 兄弟高校来我校交流本专业的办学经验

9、。二、教学条件(一)师资建设1. 师资队伍结构经过两年的建设,本专业师资队伍在多方面获得了相应发展,形成了以下几 个优势:(1)师资结构日趋优化。师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方 向结构和学缘结构等均以其多元性体现了优化复合的特色,为专业发展提供了重 要保障。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儿童营养与保健、学前 教育课程与管理、儿童艺术与体育、学前教育管理等,形成了整体复合的专业结 构。学缘上,本专业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其籍贯分布于 江苏、河北、内蒙、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黑龙江

10、等地,具有学术交融的优 势。团队主要成员一面展开课堂教学改革,一面进行全方位的课程建设,在课程 建设上能发挥骨干作用。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景可观,使团队建设的 后续发展有可靠保证。(2)具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团队负责人李如齐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在高 校一线任教,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专家,具有丰富的儿童心理咨询的经验。 其专著教育诊断学概论对学前教育诊断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式提出了创见,同 时还具有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和公众一致认可的亲和力与 感召力。专业带头人马春亚副教授从事幼教研究多年,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教学 经验,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

11、力,完成了多 篇科研论文和专著,如03岁幼儿情商发展与培养等。在专业建设和发展 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经常到幼儿园实地考察,了解社会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培 养的要求,并对培养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近两年,践行本专业“全程实践培养” 的特色理念,深入幼儿园教育一线,将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紧密结 合,使本专业团队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在专业建设中,他们积极发挥辐射带头作 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推广教改经验,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3)团队整体实力日益增强。立项以来,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在 职提高的力度。先后有2名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硕士学位,1位教师获得博士 学位。鼓励教师与幼儿园合作从事

12、教育科研,在立项和经费资助上予以倾斜。还 通过聘请专家讲座指导、外出交流、校本培训等方式,提高在职教师的水平。近 两年,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有了较快的提升,已成长为既爱岗敬业、又锐意进取 的具有很强教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4位年轻教师有望在近几年晋升高级职称, 是该专业建设进程中可以信赖的中坚骨干。同时,为践行“全程实践培养”的特 色理念,聘请幼儿园一线教师、园长为本专业学生开实践性强的活动课程,她们 担当指导本专业学生实践的导师,确保了学前教育专业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学质量提高与科研能力提升并重,定期开展教学研究 活动,以小组互助形式推动课程建设,鼓

13、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所学专业 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作出积极的探索。多名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和课题研究,承担了国家、省部、市厅及校级的20多项课题研究任务,发表论 文60多篇。师资建设中,本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连续三年获得校“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集体” 表彰,并先后获得“学习性组织”、“党员先锋岗”称号,2010年度校级优秀教 学团队建设项目。可以说,一支素质优良的“学术研究型”“课堂教学型”和“实 践指导型”三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正在形成。2. 任课教师情况本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35名,其中25名专任教师,教授2人,副教授 16人,已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人,高级职称的

14、教师占教师 总人数的72%; 45岁以下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5%。其中,35岁以下 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比例达100%,双师比例达到100%。外聘兼职教 师共计10名,均具有高级职称,占专业教学团队比例为29%。教学团队中既有 丰厚专业理论功底、先进教育理念、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经验和较强教学科研能力 的专家,也有具有先进办园理念、丰富教学管理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专业技能 突出的幼儿园一线教师。本专业还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库,聘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 担任了本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二)专项经费投入增长情况学校近三年加大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确保该专业继续良性发

15、 展,同时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经费使用发挥出最大效益。围绕学前教 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需要,学校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工作室建设、网络课程建设、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教师到 国内外交流考察、专业课程进修、专业教学改革项目配套建设等方面,在建设期 内学校累计向本专业投入建设经费三百多万元,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投入逐年增 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三)实践教学条件学前教育特色专业自建立以来,十分重视教学硬件环境建设,先后投入大量 资金购置仪器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新建了奥尔夫音乐实训室、感觉统合训练室、 蒙台梭利教室、学前儿童心理咨询室等,将现代教学手段引入课

16、堂,不断改进教 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此外,进一步完善原有实验实训室的条件,美工技能实 训室、书法教室、琴房、舞蹈房、语音室、机房、多媒体教室等不断更新配置, 提高质量,增加数量,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优秀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在特色专业建设期间,根据专业的建设需求,与附属幼儿园共同建立“校- 园共享”型的持久性实训环境,该园成为本专业学生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训基地, 从而实现“教、学、做”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我们还重视教学硬件环境的建设, 购置了大批仪器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在原有70台钢琴的基础上,又新增了30 台钢琴,已有的舞蹈房、语音室、书法教室、美工技能训练室等进一步完善。从 2008年开始,学校陆续投入数百万用于建设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感觉统合训练室以及儿童心理咨询室。在图书建设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可利用的专业图书。学校图书馆现有学前教 育专业的图书500余种20000余册,本系于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