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38362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b图3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加热 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熄灭酒精灯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

2、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1写出仪器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

3、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加热氧化铜

4、 检验氢气纯度 停止加热 通入氢气 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掌握:1、常见方程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氧气、。实验室制氢气。碳还原氧化铜。2、实验装置的改良: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便于控制反应速率。多孔隔板的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分液漏斗的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吸收除去: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方程式:;CO2的吸收:NaOH溶液,方程式:。检验水的生成:无水硫酸铜,现象:。吸收水:浓硫酸,生石灰或氢氧化钠。检验酸:a、加紫色石蕊溶液,变;b、加活泼金属,现象为,方程式:c、加入碳酸钠,现象为,方程式:。d、检验氯化氢或C

5、l-也可用硝酸银溶液,方程式:。检验碱:a、加无色酚酞,变;b、加入氯化镁出现或氯化铜出现。5、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目的是。3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催化剂的探究6、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

6、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实验三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是将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进行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

7、不变。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I: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假设一成立实验:取10mL5的过

8、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无现象假设二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掌握:催化剂的实验题勿忘验证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和不变。设计实验:验证质量不变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质量,相互比较。验证化学性质不变收集反应后的催化剂,加入到新的反应物溶液中,观察现象仍可起催化作用。三、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8、如表是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Mn、Al、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的过程作出猜想1、Mn的金属活动性比Al强2、Mn的金属活

9、动性比Cu强实验过程步骤现象结论1取Mn片,插入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2M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实验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及弱的顺序是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理由是9、小刚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产并分析相关问题请填空: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铜、银、硫酸亚铁溶液铁、银、硫酸铜溶液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10、: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将A试管滤出的滤渣洗涤后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从A试管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向B试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B试管滤出的滤渣的成分是四、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变质10、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方案:用试管取约2mL该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_溶液该溶液是_,化学方程式:_方案:选用与方案不同类别的其他物质_该溶液是_,化学方程式:_11、某化学兴趣

11、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并不断振荡有气泡冒出溶液一定变质了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该氢氧化钠溶液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实验结论

12、该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反思与评价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原因是。掌握: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稀盐酸,方程式,现象。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方程式,现象。氯化钙或氯化钡,方程式,现象。3、检验氢氧化钠部分或完全变质:稀盐酸和无色酚酞,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变质;氯化钙和无色酚酞。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解碳酸氢钠粉末NaHCO3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该小组成员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置于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发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残余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1提出问

13、题:残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NaOH;猜想二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Na2CO33实验与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之溶解,往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根据甲同学的猜想与验证,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因为。以下是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观察现象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内容,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五、粗盐的提纯13、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1操作的名称是,加入的试剂A是,沉淀是;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入试剂B为,其目的是;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六、燃烧的条件14、纸火锅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