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37884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二十五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二十五 第四节 数据图表与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2、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用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表格数据建立图表。2、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析角度选择合适类型的图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2、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难点:图表数据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媒体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过程与方法:1、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

2、,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走进新课1、播放西藏风景图片,问同学们图片上的风景是哪里?2、(同时播放西藏图片)那是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问:大家是不是也想到西藏去旅游呢?有谁知道怎么才能到西藏去呢?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了,我们进藏旅游的梦想又多了一个实现的可能,在去之前让我们来对西藏做个考察吧。因为西藏的地理位置和我们这里大不一样,这样会给我们旅游提供很大帮助。3、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张表格(展示青藏线海拔高度变化图和川藏线海拔高度变化图两组数据),我们分别沿着青藏线和川藏线每隔两百公里提取一个高程点,绘制成海拔高程变化图,提问:细心的同学在学中国地理时可能有

3、这样疑问,川藏线的景观众多,海拔更低,可以从低海拔地区逐渐过渡到高海拔地区,更适合欣赏沿途的无数美景,为什么选择青藏线修铁路而不选择川藏线修铁路呢?你能从这两个表格中一眼看出原因吗? (展示由表格数据创建的两幅柱形图)问:那么从这副图上能一眼看出原因吗?4让学生比较表和图,哪个能更直观、更美观地反映问题? 二、布置任务,自我探究掌握图表的作用1、既然图表更能直观地表达问题,我们这堂课来学习把Excel表格数据创建为图表的方法,分析在Excel中创建图表的步骤是:选定表格的数据区域,数据区域的选择应包括x轴标题和y轴标题。(从右到左选择);单击常用工具栏“图表向导”按钮或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

4、表”命令,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根据要求选择“图表类型”(有多种子图表类型可供选择);单击“下一步” ,在出现的“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确定数据区域;单击“下一步” ,在出现的“图表选项”对话框中,编辑图表的各项选项;分别输入“图表标题”;“(X)轴名称”;“(Y)轴名称”(简略介绍其它选项卡的功能);单击“下一步” ,在出现的“图表位置”对话框中选择图表的位置。单击“完成”按钮,完成图表的制作。师演示“拉萨各月平均降水量(毫米)”这组数据转化为柱形图表的操作步骤,强调数据区域的选择应包括x轴标题和y轴标题。同时把数据转化为图表的操作步骤投影到屏幕上,供学生操作时参考。2、布置基本任务:打开E

5、xcel文件“西藏旅游考察”工作簿中对应的三张工作表“拉萨各月平均降水量(毫米)”; “拉萨年气温表”; “西藏民俗节日在各月份中的个数”(1)、根据图表的特点,及要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将三张表格转换成图形。(2)、结合图表分析数据,谈一谈你认为什么时候去西藏旅游比较适合。(3)、做完图表后,阐述老师所选择图表类型的理由。3、提高要求(视学生情况进行选讲的内容):(1)图标选项的设置:添加图表标题和Y轴标题;显示图例,位置自定;数据标签包括值;显示数据表。(提示:右击对象,设置图表选项)(2)表格式要求:给图表区和绘图区加色;设置标题格式;Y轴标题方向改为横向。(提示:右击各个对象,设置各个

6、对象的格式)4、完成任务的同时,分别找三组同学中的一位学生演示三种图形的基本完成步骤,其间可以找一位完成较好的学生帮助差一点的学生,饼图演示时提示学生添加数据标志中的百分比。5、请同学归纳总结:(1) 三种图形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应该使用不同类型的图表。图表类型名称使用特点柱形图表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线形图表也称折线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形图表也称扇形图,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2) 图表化的意义:增强了数据的可读性,更容易发现和理解数据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大屏幕演示)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材料自学探索完成任务,完成后分析自己制作的图形的特点回答教师提的问题。2、分析图表,总结图表规律三、总结这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的有关知识。表格是处理数据的一种有效办法,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处理,则更加直接和简洁。图表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那些看似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数据,以直观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可比较性,为人们解决问题、决策或预测发展提供帮助,因而是数据分析过程中的有效手段。教学反思:大家要能体会图表化的真正含义是增强了数据的可读性,更容易发现和理解数据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