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534414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康复训练设备发展规模、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一、康复训练设备的定义及特点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 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 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 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电动轮椅可以满足行走、站立等。治疗师借助 于一些器械对患者肢体功能作被动运动或手法训练,患者也可以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 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康复训练设备的特点改善手脚灵活度,増强肌肉力里及改善心血管系统功通过正确的標式刺漱

2、肌肉巨动,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i运动使恥肉揑伸压缩,提高了经脉回痂压力,改善了血菠湄环增加关节的话动度减堆拿。使肢体变的更较和i保特或阪复行走能力,増强四肢协调能力疇蠶黔翻專理“可驟髒代油血液循皿肠蠕珈防止深经枪儀生和泌尿锵更二、设备数量 中医康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 2000 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 病治未病”的理念,它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发布的2021-2027 年中国康复器材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显示: 2019 年中国中医类医院中医康复训练设备数量增长明显,达到 40708 台/套,比上年增加 10387台/套,增长率高达 34.26%。2014-2

3、019年中国中医康复训练设备数量及增长2014-2019中国中医康复训练设备数星及増上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4070&1927B4000 苇 不伽光20.00 K10.00BjOOK0舶托20T4年 201哼年 20TE年 26 7年 201W 201日年中医类医槎中医康复训练设备数量:台f套一増点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整理2019年中国中医类医院中医康复训练设备数量40708台/套,其中:中医医院有中医康复训练设备35163台/套,中西医结合医院有中医康复训练设备4033台/套。2014-2019年中国中医类医院中医康复训练设备

4、数量(单位:台/套)2014-2019年中国中医类医院中医塚复训练设备数量(单仏台/套)40000350003000025000.cHv:迥星EOOOu2014 年如15年20W年口年20LB 年201 年中医医院中医康灵TIIS谡 畜11364236S4257671047735163中西医结合医踪中医虑复131B1J0B20A&15571K444O3S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整理2019年中国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康复训练设备数量占比20旧年中国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康复训练设备数量占比中医医院占比中西医结合医院占比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整理三、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

5、及发展方向1、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中医康复是在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以最大限度改善和恢复 患者功能为目的的一门学科,它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传统物理 疗法、以及太极拳、五禽戏、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功法等。它不仅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继续和 发展,而且又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在临床疾病康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医康复始终立足功能康复为导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优势。中医学中康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功能康复是康复医学的立 足点,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各种功能障碍者。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独特优势序号独

6、特优势概述1中医康复传 统康复观及 其疗法中医康复学具备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两大特征。整体康复观强调人体康 复的主要途径是指导和帮助康复对象顺应自然,适应社会,使整个机体协 调统一,从而达到整体康复。而辨证康复观认为辨证是决定康复的前提和 依据,康复是辨证的结果。中医康复学基于中医理论指导,具有传统、自 然、有效等特点。创造出许多具有中医特色且疗效确切的康复疗法,其中 的传统疗养康复法、气功导引功能训练、饮食药物康复法、传统物理康复法、中医情志心理康复法、针灸按摩康复法、传统康复护理法等独具中医 特色,并且效果显著。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中医传统康复对改善和恢 复形神功能具有宝贵的价值。2中医

7、康复学 理念:“治 未病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疗是中医康复学的重要原则。首先在中医养生“治未 病”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基础上提出“防治并重”原则,注 重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其次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对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综 合性康复治疗手段。也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 的最早思想。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 病的发生;一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 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中医康复学吸 收了其中的理论,在康复预防中,“未病先防”可预防病残的发生,“已 病防变”则可通过早期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以防止病残的

8、恶化和再次致 残,掌握疾病的主动权。3整体康复, 全面治疗中医认为任何一种组织和器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脏腑之间、经络之间、 脏腑经络与肢体之间都存在着生理功能或结构上的多种联系,人体各部分 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在康复过程中,对 局部的功能障碍也应从整体出发,采取全面的康复措施。肢体、官窍局部 的功能障碍常与人体其他部位甚至全身的脏腑功能状态有关。4综合康复的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即中医所讲的“杂合以治”,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 历代医家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许多的治疗和养生康复的方法。将这些办 法综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取得好的疗效。中医康复学治疗的对象 是残疾

9、者、老年人、慢性病者等,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好的疗效,因 此,在康复过程中主张采用综合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病情而应用不同的综 合治疗手段,综合性康复也提倡遵循标本结合、动静结合、医疗与自疗相 结合的原则。5简便易行, 便于推广中医的许多康复疗法都是易于学习和掌握的非药物疗法及自然疗法,其特 点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和应用。不仅可以应用在康复机 构,更适合社区康复开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其简便易行,一般不需要昂贵 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术,可由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或基层医务人员进 行康复医疗。2、中医康复学未来发展方向目前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医康复学学科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

10、理论标准化体系和规范的临床应用方法。中医康复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中医康复不论是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还是服务的能 力和质量都显得不足。临床上一些地方仍以针灸推拿等临床治疗简单等同于疾病康复工作, 而没有真正地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干预。中医康复学未来发展方向协丸中医庚臺窃床册务能力建设加强中医廉复服势能丈I规范化餐加强中医庫复人才从伍建设,设;二是立力左展中医庫复治疗不仅是中医药院核与西医院校技术,提高中医魔复有敷技术的 推荐级别人才培养,还包括在职中医工 作者的康亘教肓求同存异:中西團康复结合是发展方向 请中匪庫亘学与现代康篡医学各有利弊, 但把两者结舍在一起又可以创苣出更好 的诊疗结果-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