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的节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53212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音乐的节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音乐的节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音乐的节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音乐的节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音乐的节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音乐的节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音乐的节奏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它对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对节奏的认识和掌握经历了 漫长的历史时期,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从而指导了音乐实践。由于民族的差别,形成了 许多富于特色的节奏形态,在漫长的文化交流中,互相吸收并融化在自己的音乐中 ,大大地丰 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节奏的情感意蕴是相对的、灵活多变的,不同的节奏形态表达着不同的 音乐意境。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关键词节奏;意义;情感;表达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特定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并通过形成这门艺术美的诸多因素而构成美 感。音乐艺术是通过有定性、有组织的声音来表现的。完成音乐形象的三大要素是节奏、旋 律(包括各种横的关

2、系)、和 (包括各种纵的关系)。音乐本身就具有一种形式的因素 ,诸如旋 律的高低回环,音色的柔美清亮,音质的纯正丽脆,音程的协和及定性等。但如果这些美妙的声 音不分主次、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只能使人感到不知所云。它只有按照一定的形式、一 定的排列组合,按照一定的秩序、比例对称及平衡等关系,才能使各种美的因素得以合成,得以 表现,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角之一就是/节奏 0。节奏是时间性艺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在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音乐艺术。所谓节奏,就是使不规则的声音 或动作在单位时间里达到相对的规则和秩序;使自然状态下杂乱无章的声音动作,变成井然有 序、充满美感的艺术

3、形式。一、节奏 广义上讲,生物的节律,生活的规律,建筑的谐调均衡,都属于节奏。天地万物,凡有运动、有变 化,就有节奏。日出月落,昼夜更替,海潮涌退,江水起伏,四季冷暖,草木枯荣,无不都是宇宙间的 节奏现象。至于生命运动,则更是充满了节奏,如心脏的跳动、呼吸的循环、形体的动作等等, 节奏始终是一种最富于活力的要素。狭义上说,音乐中的节奏是指在节拍的基础上音的长短、 强弱组织起来的千变万化的形态,是一定时间的速度和节拍中实际时值与单位时值之量的关 系,使不整齐、不规则的声音在单位时间里达到相对规则的秩序。二、节奏在音乐中所具有的意义(一)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要素 节奏是音乐中最早出现的形式要素,又是

4、音乐中最具活力的表现要素。与其它的音乐要素相 比,节奏是涉及了音乐中有关-时间.方面的所有因素,以区别于音乐中有关音高的那一方面。0 节奏是在音乐领域中,对时间要素的表达和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声音,但作为艺术表现手 段而运用的声音,并不是实现音响的肖像,音乐的表现形态,很少遵循摹拟声音的法则。声音的 表情素质和变化秩序,只有按照表现内容,将音乐的诸要素进行既有规律又有变化的组织 ,才 能构成音乐,可见节奏是组织音乐的重要要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没有节奏的/音乐 0只能叫 做音的堆积,当然也就不成其为音乐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节奏才能把音乐组织起来。所以, 不论是最简单的幼儿歌曲,还是最复杂、

5、最丰富的含有和声、复调的多声的音乐,都离不开节 奏,这也证明了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二)节奏影响、制约、规定着旋律 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恩斯特#托赫在5旋律学6一书中指出,相继发出的音不是旋律,而只是音高 线,只有当音高线被节奏组织起来之后,才成其为旋律。他还指出:音高线是幅苍白如蜡的图像, 节奏使它有了生命,节奏使它有了灵魂。美国美学家阿瑞提说:/节奏就是音乐的生命,赋予它 生动的活力。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却不能离开节奏0。节奏对音乐的意义还在于 它能够弥补旋律的单调贫乏。例如:贝利尼5大进行曲6此段谱例采用的是/小附点0的节奏型,由于节奏的长短不是均匀的 划分,更能体现出活跃、激动

6、的情绪,富有一种向前运动的活力。如果试着将所有不均匀划分 的节奏改为均匀划分的节奏,情绪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说,节奏影响、制约着旋律。(三)节奏通过组织旋律使整个音乐作品有序化 谢林认为转调和旋律等音乐要素一概从属于节奏。修海林、罗小平也说:/节奏使零散的单个 音乐有序地组合成乐节、乐句、乐段乃至乐章。以有序的节奏来把握,就能从听觉感知上使 乐音运动变得易于辨认、理解。0 节奏的秩序化作用突出地体现在它与和声的关系上,音乐是 在时间的流程中展开自己形象的艺术,其基本要素节奏同样显现为音的历时性关系 ,因此,只 有在和声接受了节奏的规范之后,才具有音乐的意义。虽然人们常常把旋律说成是音乐的灵魂 ,

7、但在音乐的要素中,节奏是更基本的东西,因为旋律 实际上从来也不可能与节奏相脱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要素。音调素材中一些不同音高的音的 连接,只有纳入一定的节奏组织之中,才能成为活生生的旋律;而只有活生生的旋律才能表现 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意境和性格来。有些音乐素材相同的旋律却能产生不同的意趣。造成这 种差异的原因,虽然也与具体作品中的调性、调式、和声、音色及肢体等等因素有关,但仅就 旋律的性格化而言,最起作用的因素莫过于它们的节奏形态了。改变一支旋律的节奏形态(包 括节拍、节奏型、速度等),往往是造成音乐意味变化的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变奏手法。我们 不但可以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中找出它的各种节奏变形,而

8、且即使在同一作曲家的同一作品 中,它也可能以各种变奏的姿态出现。譬如在法国作曲家丹地所作的 5 山歌交响曲 6 中,以 Do)Re)Mi这个共同的音调素材编织而成的多种情趣各异的旋律,分布贯穿在全曲的各乐章之 中。这些主题旋律之间之所以能相互形成鲜明而生动的对比,显然应归功于作曲家的节奏形 态上所作的种种巧妙的设计。再如王方亮根据陕北民歌5 三十里铺6 改编的无伴奏合唱。在 这首合唱曲中,作曲家也由于在节奏上做了一些小小的文章而使他的改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 美妙效果。5三十里铺6原是一首单纯的分节民歌, 6段歌词合用一个相同的曲调。改编者为 了使音乐的发展增添一些对比变化,别出心裁而又合乎情理地

9、在第4、5 段歌词处将原来 2/4 拍的曲调改写为3/8 拍。这一小小的改动,既不损害民歌原有的纯朴风格,又收到了音乐心理 刻画方面发生微妙转折的奇效,丰富了音乐发展的层次,耐人寻味。这些都无疑说明了,同样音 乐素材组成的旋律,在不同节奏的组织下,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可见节奏对旋律的组织 力之强。#158#三、节奏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一)节奏的表情 人类对节奏的认识、掌握和运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发现了 许许多多的节奏现象,它给了人们感受上的启发,从而指导了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人们利用 节奏的模拟,通过联想和心理反映,总结出来一种无形的节奏,如:我们登上高

10、山远望大海,会有 一种舒缓开阔的节奏感;置身急流会有一种非常紧张的节奏感 ;天气的阴沉和晴朗也会使人 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受。有声节奏与无声节奏的产生,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也是我们利 用艺术再现生活的心理共鸣基础。各种不同节奏形态的构成是量的方面,节奏的表情才是质 的体现。二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准确的量才能表现一定的质。量固然重要,但要依靠质来 表现。故掌握节奏的表情意蕴,是深刻理解作品、指导音乐实践的重要特质。节奏的表情,主 要是依靠强弱关系来决定的。在统一的拍子中,显露节奏的强弱对比度,就形成了特殊化的节 奏性格。强弱拍闪现的时间量不同,就构成了各种样式的节拍形式。如四二拍是强弱,四三

11、拍 是强弱弱,两种节拍的表情意蕴有很大不同 :一种适合表现坚强有力的进行曲 ,一种则是表现 流畅、活泼、跳跃、轻快的圆舞曲。在四四、八六等诸多的复拍中,其表情特质又有更多的 标新立异。由于复拍子的强拍比单拍子的强拍推迟出现,分割感不太强烈,流畅性好,所以表现 境地有更大的灵活性。在不太平衡的混合拍子中,如八五拍、八七拍等,其强弱关系呈现出更 多的灵活性,其表现意境则更加复杂而微妙。音乐作品中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情绪和音乐 风格。鲜明而规范的节奏,可以使旋律起到充分表达音乐思想、深化音乐形象的作用 ;反之, 混乱而不明的节奏,必然导致旋律的抽象化,失去音乐的旋动感。如:四二拍中的节奏有:等等,节

12、奏重音是一强一弱,可表现人行走时步履行进;如:四四拍的节奏有:等等,节奏重音是强、弱、次强、弱,可表现马或其它四足动物行走的行 进动态;如:附点节奏可表现人的跳跃或其它动物的奔驰等。三拍子、六拍子、九拍子等一系 列不太规则的节奏,是人们对基本节奏模式的划分再发展 ,其节奏重音不明显,它是一种较新 颖的节奏运动,把它们加以规范化,可表现人类身体的松弛、左右晃动以及水波荡漾等。人类 根据若干自然形态节奏,创造了基本的节奏板式,同时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丰富了多彩的 节奏型,使节奏成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说旋律是乐曲的灵魂的话,那么节奏则是乐 曲的骨架。相反,不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不注意音乐作

13、品的多元化结合,不正确处理节奏在作 品中的辩证关系,艺术将失去生命力,音乐就会残缺畸形、黯然失色,成为人们遗弃的废品。 当然,把节奏孤立地看,则谈不上任何表情和意蕴。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显露出个性,没有短音符, 就不会有长音符,没有正规节奏就不可能有非正规节奏。节奏的组合形态诚然很多,但是类型 也是可分的。音乐是一项时间性很强的艺术,节奏的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的表情语言。 节奏的时态又可分为长时值、短时值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一般短时值的音富有活跃、动力 性大的表情,像不稳定音一样,具有很大的向心力;长时值的音,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力度也较 强,有一种比较坚定的、饱满的个性,对短时值有一种吸引作

14、用。长音少、短音多的节奏,富有 一种欢庆、愉快、跳跃的情绪;短音少、长音多的节奏,则擅长表现安静、舒畅、歌颂、怨哀 等情绪。长时值的音一般都在正规节奏的强拍中,旋律的结束音、乐曲的高潮音一般都落在 长节奏上。长短音加以各种组合,将出现节奏的很多形态,包括:相等时值的组合: ;长#159#的 组合: ;短长型的组合: ;切分节奏:等等。这种不同节奏时值的各种各样的结合,给音乐表现开 辟了广阔的天地,使音乐艺术在节奏的指导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二)具体作品中的节奏表情贝多芬的5欢乐颂 6和我国内蒙古民歌5 嘎达梅林6 都是相等时值的组合,它们力量均衡而 富于流畅性,在中速时最适合表现抒情、叙事

15、、赞颂等情绪。冼星海的5黄水谣6 和王酩的5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6,在慢速时,适应表达宽广、平衡自然流畅的情感;如果在快速时,则是另外 一种情绪了。切分音属于短长型的节奏,它改变了节拍重音,突出了节奏重音,从而造成旋律一 定的紧张度,情绪上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它在慢速时,能给人以柔情、柔美、流畅的感觉;而在 快速时,则能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气氛。在我国现代舞剧5 白毛女6 的大春参加 八路军一场和陕北民歌5 三十里铺6 中,都在不同的速度上运用了切分节奏,表达出诸多不同 的感情意蕴,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可以看出,各种形态节奏的不同表现都与速度有着 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节奏,速度不同,

16、它所表现的情绪也是各异的。一般来讲,快速往往与活泼、 热情、紧张、热烈、辉煌等气氛相联系;慢速则与宁静、庄严、悲哀等情绪分不开;中速可以 表现抒情、思念、歌颂等美好意境。柴可夫斯基的518126 序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乐曲在 引子部分采用了慢速,表现了在 1812 年法俄战争到来之前,俄罗斯人民在国难当头之际,对反 对战争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的祈祷,乐曲庄严肃穆而宁静,同时也表现出战争中不以人们意志 为转移的怨哀;乐曲的呈示部的主部是在快速、紧张的气氛中来表现两军对垒等一系列描绘 战争开始的激烈气氛;呈示部的副部又是采用适中的速度来表现俄战士在战争的隙时思念家 长、思念亲人的思想情感。这部管弦乐曲的尾声和再现部,是采用引子和呈示部的原材料,在 速度上加以变化,便使其变成了一部欢庆胜利、欢迎勇士凯旋归来、热烈辉煌、万民沸腾的 节日进行曲。如果特定的节奏用不适合的速度来进行,就会使乐曲不伦不类,无法达到其表现 目的。(三)节奏表情多元化 休止符也有一定的表现意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5琵琶行6 中,对休止符曾经有过生动的 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