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52932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很全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差数列及其前项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定义;通项公式;中项;前项和;性质。2、能熟练的使用公式求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解决与等差数列有关的简单问题。知识回顾: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或。(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关键)2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为:,当时,是关于的一次式,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上自然数的点的集合。推广:3中项: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其中。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可以整理成Snn2。当d0时是的一个常数

2、项为0的二次函数。5等差数列项的性质(1)在等差数列中,若,且,则;特别的,若,且,则。(2)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为其前n 项和,则(3)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也成等差数列,公差;(4);(5)若数列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则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_。考点分析考点一:等差数列基本量计算例1、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 练习(1)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3,11,则等于A13 B35 C49 D63(2)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则公差dA2 B C D2(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该数列的前5项之和为A10 B16 C20 D32(4)若等差数列an的前5项和S525,且a23,则a7等于()A1

3、2 B13 C14 D15(5)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S420,则S6等于()A16 B24 C36 D48(6)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于()A8B10 C12 D14考点二:等差数列性质应用例1、等差数列中,则该数列前13项的和是()A13 B26 C52 D156练习1、在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A5 B6 C8 D64 2、在等差数列中,,则( )A5 B8 C10 D143、设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a3a4a512,则a1a2a7等于()A14 B21 C28 D35例2、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9,S636,则a7a8a9等于()A63 B45 C36 D

4、27练习、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1010,S2030,则S30_.例3、已知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2 014,6,则S2 016_.练习、(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1,则数列an的公差是()A. B1 C2 D3例4、设分别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例5、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项数是偶数,所有奇数项之和为15,所有偶数项之和为25,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_。练习1、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A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2、等差数列的公差,那么=A78 B82 C148

5、 D182考点三:等差数列的证明例1:在数列中,其中(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2)求证:在数列中对于任意的,都有练习1、数列满足。(1)设,证明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 已知数列an中,a1,an2(n2,nN*),数列bn满足bn(nN*)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3、数列满足:,。求证:是等差数列;小结与拓展:(1)定义法:(,是常数)是等差数列;(2)中项法:()是等差数列;(3)通项公式法:(是常数)是等差数列;(4)前项和法:Sn(是常数)是等差数列考点四: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1),时,有最大值;,时,有最小值;(2)最值的求法:若已知,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

6、);找到正负项分界的是第几项。例1、数列中,当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大值时, 练习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当取最小值时n等于()A6 B7 C8 D92、若等差数列满足,则当_时的前项和最大。例2、在等差数列中,公差为d,前n项和为,当且仅当n8时,取得最大值,则d的取值范围为_。例3、等差数列中,前项和为,且仅当,则当 时,取最大值。练习1、设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是数列的前项和,则( )A B C D2设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且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C DS6与S7均为Sn的最大值考点五:等差数列和项转换例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练习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7、。2、设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 )A15 B16 C49 D64习题15.21、在等差数列中,(1) 已知;(2) 已知;(3) 已知;(4) 已知。2、在等差数列中,(1)已知,求和(2)已知,求和(3)求d及n;(4);(5);(6)。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记为,已知。(1)求通项公式;(2)若,求。4、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8 B10 C12 D146、已知道单调递增的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和为21,前三项积为231,则7、在等差数列中,则 8、数列中,当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大值时, 9、数列是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且第六项为正,第七项为负.(1)求数列的公差;(2)求前n项和Sn的最大值;(3)当时,求n的最大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工业自动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