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数学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2788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数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中考数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中考数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中考数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中考数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数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数学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 八、(本题满分 14 分) 23 如图( l ) ,凸四边形 ABCD ,如果点P满足APD APB =。且B P C CPD ,则称点P为四边形 ABCD的一个半等角点 ( l )在图( 3 )正方形 ABCD 内画一个半等角点P,且满足。 ( 2 )在图( 4 )四边形 ABCD 中画出一个半等角点P,保留画图痕迹(不需写出画法) . ( 3 )若四边形 ABCD 有两个半等角点P1 、P2(如图( 2 ) ) ,证明线段P1 P2上任一点也是它的半等角点 。 第23题图 济南市200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27(本题9分) 如图1,已知中,过点作,且,连接

2、交于点 (1)求的长; (2)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试判断与是否相切,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过点作,垂足为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若和的大小是可变化的,并且在变化过程中保持和相切,且使点在的内部,点在的外部,求和的变化范围 江西省南昌市2006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25问题背景;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 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 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 然后运用类似的思

3、想提出了如下命题: 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 任务要求 (1)请你从,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说明:选做对的得4分,选做对的得3分,选做对的得5分) (2) 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如图4,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 如图5,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还 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

4、请说明理由 (I)我选 证2006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第28题12分)2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为,B(5,0),M为等腰梯形OBCD底边OB上一点,ODBC2,DMCDOB60 求直线CB的解析式; 求点M的坐标; DMC绕点M顺时针旋转 (3060)后,得到D1MC1(点D1,C1依次与点D,C对应),射线MD1交直线DC于点E,射线MC1交直线CB于点F ,设DEm,BFn .求m与 n的函数关系式 2006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24(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FG叠放在一起(点A与点E重合),已知AC8

5、cm,BC6cm,C90,EG4cm,EGF90,O 是EFG斜边上的中点 如图,若整个EFG从图的位置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射线AB方向平移,在EFG 平移的同时,点P从EFG的顶点G出发,以1cm/s 的速度在直角边GF上向点F运动,当点P到达点F时,点P停止运动,EFG也随之停止平移设运动时间为x(s),FG的延长线交 AC于H,四边形OAHP的面积为y(cm2)(不考虑点P与G、F重合的情况) (1)当x为何值时,OPAC ? (2)求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OAHP面积与ABC面积的比为1324?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

6、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1142 12996,1152 13225,1162 13456 或4.42 19.36,4.52 20.25,4.62 21.16) 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经过点A(-2,0)和点B(0,),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l1与l2相交于点PC是一个动圆,圆心C在直线l1上运动,设圆心C的横坐标是a过点C作CMx轴,垂足是点M (1) 填空:直线l1的函数表达式是 ,交点P的坐标是 ,FPB的度数是: (2) 当C和直线l2相切时,请证明点P到直线CM的距离等于C的半径R,并写出R=时a的值. (3) 当C和

7、直线l2不相离时,已知C的半径R=,记四边形NMOB的面积为S(其中点N是直线CM与l2的交点)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盐城市二六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 30(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如图,A(0,1)是y轴上一定点,B是x轴上一动点,以AB为边,在OAB的外部作BAEOAB ,过B作BCAB,交AE于点C. (1)当B点的横坐标为时,求线段AC的长; (2)当点B在x轴上运动时,设点C的纵、横坐标分别为y、x,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点B运动到O点时,点C也与O点重合); (3)设过点P(0,-1)的直线l与(2)中所求函数的图象有两

8、个公共点M1(x1,y1)、M2(x2,y2),且x12+x226(x1+x2)=8,求直线l的解析式常州市二00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28(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2为半径画O,P是O上一动点,且P在第一象限内,过点P作O的切线与轴相交于点A,与轴相交于点B。 (1)点P在运动时,线段AB的长度页在发生变化,请写出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 (2)在O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Q、O、A、P为顶点的四边形时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2(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平

9、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N分别从点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N作NPBC,交AC于点P,连结MP,当两动点运动了t秒时。 (1)P点的坐标为( ,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记MPA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0t4); (3)当t= 秒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 ; (4)若点Q在y轴上,当S有最大值且QAN为等腰三角形是,求直线AQ的解析式。 南京市2OO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八、(本题9分) 28.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

10、,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 (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与点F、G(如图1),求DE的长; (2)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与点F、G(如图2),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 求折痕FG的长 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26已知一次函数y=+m(Om1)的图象为直线,直线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直线,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B(,-1)、C(O,2) (1)直线AC的解析式为_,直线的解析式为_ (可以含m); (2)如图,、分别与ABC的两边交于E、F、G、H,当m在其范围内变化时,判断四边形EFGH中有哪些量不随m的变化而

11、变化?并简要说明理由; (3)将(2)中四边形EFGH的面积记为S,试求m与S的关系式,并求S的变化范围; (4)若m=1,当ABC分别沿直线y=x与y=x平移时,判断ABC介于直线,之间部分的面积是否改变?若不变请指出来若改变请写出面积变化的范围(不必说明理由) 江苏省连云港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px2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C,点D坐标为(0,2),ABD为直角三角形,l为过点D且平行于x轴的一条直线。 (1)求p的值; (2)若Q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以Q为圆心,QO为半径的圆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

12、过点D的直线,使该直线被抛物线所截得得线段是点D到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间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如果存在,请求出直线解析式;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200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29(本题8分)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B(5,0),动点P从B点出发沿BO向终点O运动,动点O从A点出发沿AB向终点B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设从出发起运动了s (1)Q点的坐标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当x为何值时,APQ是一个以A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3)记PQ的中点为G请你探求点G随点P,Q运动所形成的图形,并说明理由. 江苏省宿迁市2006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13、 27(本题满分12分) 设边长为2a的正方形的中心A在直线l上,它的一组对边垂直于直线l,半径为r的O的圆心O在直线l上运动,点A、O间距离为d (1)如图,当ra时,根据d与a、r之间关系,将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填入下表: d、a、r之间关系 公共点的个数 dar dar ardar dar dar 所以,当ra时,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的个数可能有 个; (2)如图,当ra时,根据d与a、r之间关系,将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填入下表: d、a、r之间关系 公共点的个数 dar dar adar da 所以,当ra时,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可能有 个; (3)如图,当O与正方形有5个公共点时

14、,试说明ra; (4)就ra的情形,请你仿照“当时,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可能有 个”的形式,至少给出一个关于“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的正确结论 (注:第(4)小题若多给出一个正确结论,则可多得2分,但本大题得分总和不得超过12分) 泰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29.将一矩形纸片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C在轴上,OA=6,OC=10. 如图,在OA上取一点E,将EOC沿EC折叠,使O点落在AB边上的D点,求E点的坐标; 如图,在OA、OC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F,将EOF沿EF折叠,使O点落在AB边上的D点,过D作DGAO交EF于T点,交OC于G点,求证:TG=AE 在的条件下,设T(,)探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指出变量的取值范围. 如图,如果将矩形OABC变为平行四边形OA”B”C”,使O C”=10,O C”边上的高等于6,其它条件均不变,探求:这时T(,)的坐标与之间是否仍然满足中所得的函数关系,若满足,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写出你认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 2006年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30(本小题满分9分)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B8cm,CD2cm,AD6cm点P从点A出发,以2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