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练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27667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虚词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虚词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虚词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言文虚词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言文虚词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虚词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之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 夸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 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 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 有? ”唐僧曰:“汝之 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 君将骄而笑之(9)乎?”有一个和尚想去南海,就问唐僧,唐僧没有回答他,过了很久,这个僧人借助盛饭吃的箪和舀水喝的瓢的帮助到了南海,就像唐僧夸夸其谈说:“这又有什么难的? ”唐僧说:“你百折不挠 的精神实在是让人钦

2、佩,但你的话也说的太过了,你会因为骄傲而被人耻笑的2、其人言,蔺相如徒以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 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其仅 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其予之。”焉敢如此?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 如则言:“先国家之争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其皆出于此乎? 故吾以为,汝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其一二。其是耶,其非耶?其若是,则 虽见霰雪纷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3、以“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若以

3、己美于潘安,贝U出无伤;否则,以如吾之容现于 当衢,贝U恐惊人。故自当以书卷为伴,效“挟泰山以超北海”之豪,慕“拥火以 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一冕之故而弃心 神之逸?吾虽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权贵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 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之叹。4、者李白者,诗仙也。为当国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 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 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不可胜计, 遂就其万世英名。5、

4、而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 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 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6、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 如此,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则天下名扬。当世之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赶至河边,贝I已在舟中矣, 足见其性情之笃。7、且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 声歌,且委政非人。则李唐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涟矣,尚可,朝中人 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 用?&因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其常因人不备,袭 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 亦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因众人至前拜祭。 其量非常人可比。按照一个人才能的大小授予他官职,不因为门第高低来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袭旧的规定,这就是曹操 成就伟大事业的原因。曹操常常趁人不备,采用偷袭的办法

6、攻打别人,例如乌巢焚粮一战。这一战役 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于是曹操乘胜追击,攻破了袁绍大军,取得了官渡一战的大捷,这也是凭借许攸的力量而获得的,这一过程犹如由干枯的树木变成茂密的树木一样。 途径袁绍之墓,曹操还让人带路到墓前祭拜,他的度量难道是常人能比的吗9、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 坚与!其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与也,应使众与其事,与 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 我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与?10、于“黄鸟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 于今

7、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昔。 吾乡之美已闻于四方。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是,不亦乐乎?“黄鹂轻轻低飞,小小的翅膀微微震动”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然而对于我们而言, 很久没有见到此景了。自从十年前,我偶然看到过黄鹂鸟,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一直 没有看到过它美丽的姿态。现在扩建树林还原草场,生态渐渐恢复了,也能再看见黄 鹂鸟了,它的鸣叫美丽婉转更胜过以往。我家乡的美丽已经远近闻名了。人们都想在 我的家乡安度晚年,这是很多人对我这样真实对我说的,不是我杜撰的。所以我们欢 畅地喝酒抒发心中的情怀,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当中,难道还不快乐吗?11、也“师道之不传也

8、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 ”“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汝之言, 金玉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12、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乎是,然 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而王胡为乎如此好乐?若恢恢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 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乎? 13、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故致大败。于是 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 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山上大石纷落,但

9、大呼“且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1、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2、兼词,“于” + “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3、兼词,“于” + “何”,可译为在哪里4、句末语气助词,不译5、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6、句末语助,可译为呢7、代词,可译为他们崤山战役,秦军通过崤山山谷,只见山势陡峭,山谷狭窄,没有料到在此竟有埋伏,山上的大石纷纷落下,他们只是大叫着“土石是放在哪儿的啊”,没有别的办法,因而导致大败。在这 件事上我有些感慨,骄傲轻敌,怎能不败呢?像这样,即使有万千兵马又能跟他们改变啥呢?单

10、单是他们的骄纵,要是要斥责的话,他们必然没有脸面再活在世上了。14、所“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钦。 以其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所言非伪饰耳。与 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 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教人向上者也。“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当前的利益放在个人恩怨之后啊”,蔺相如这些话,足以 让天下人钦佩。像他那样官居显位,能做到这样,怎么是其他的人比得上的呢?分析 他的言语,观察他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话并非是小人之作装样而已。就像是作 为伯仲之位的信陵君,平日和众人坐在一起(引申为与

11、民为伍),从来不过分摆架子,前去拜访屠夫朱亥,这样的气度岂是平常人做能比的?因此 这两个人都是用实际行动人使人道德高尚的人啊。15、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 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 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6、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 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龙之一爪也。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 抑之情,绝矣。17、乃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王师北

12、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 句,大为感佩,其真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 之以理,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2、我曾经听说陆放翁的志气与节操,都体现在示儿中,于是阅读它。读到“(省略)”这一句(的时候),(我)心中大为感动与佩服,(陆游)真的是忠贞的义士啊!但是也有人(表示)鄙视,于是说:“他只是沽名钓誉罢了。”大家(听了)都来质问他原因,那人无言以对,于是不得不道歉 18、何“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 其所据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 耶?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如?19、然太祖至赤壁,欲平孙、刘。刘备闻之,大戚,汪然出涕曰:“何以拒之? ”诸葛 亮对曰:“主公以仁义行天下,然而不胜者,未之有也。待吾说东吴共拒曹操, 主公以为何如?”备曰:“然”于是至柴桑,面见孙权。孙权曰:“汝所言即是,然刘豫州新败,安能抗此难乎?” 诸葛亮云:“吾主虽败,实力尚存,且吾主乃汉室之胄,视操若鸡犬然,安能惧操? 其势必取胜,此乃英雄气概使之然也。”权曰:“先生之言是也。然则吾两家将何 策以应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