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经济学思考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52602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经济学思考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经济学思考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经济学思考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经济学思考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经济学思考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经济学思考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顾中国学术期刊洌wwv/ 论文发表专家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 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且对缓解目前就业压力、以教育扶 贫、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有重大作用。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 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 因。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 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 力资源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经济增长的影响往 往大于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造

2、成企业注重 劳动力价格而忽视劳动力素质,甚至企业在减员增效过程 中,为了减少支出,出现减技术工用普通工,减高工资用低 工资现象。“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喊了多年却难 以真正执行、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我 国是典型的先进工业部门与落后的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 济结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具有无限倾向。无限劳 动力供给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卒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引 起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结果。同时,人口过剩,国有 论文发表专家一企业职工下岗和机构改革,也是形成无限劳动供给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现象的长期存在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面临苛刻的外部环境。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受“

3、学而优则仕” 等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庭往往把读书当作子女出人头地的 主要途径,并不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就业的手段。中等职业教 育则是培养有一技或数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这 种读书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 中也不愿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原因。就当前社会用工情况 而言,部分企业用工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大学本专科生干 一些中专生也能干的工作。2.不合理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 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 就,但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教育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 得到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教育资源不足本身并不 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

4、教育资源配置不当。在1997年按年龄段(该年龄段一般来说学生已经高中毕业)小学毕业生占28.6%,初中毕业生占51.5%,即80.1%的人没有受到 任何形式的职业培训就进入了就业岗位。在我国这种重学历 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教育结构环境下,一旦整个教育从计划体 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必然处于不利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教育结构应是在普九义务教育基 论文发表专家一础上的高等教育注重学术教育,质重于量;职业教育应侧重 技能教育,使之成为多数人就业的手段。从社会全面发展角 度来看,培养人才应注重大部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而不 是仅仅把有限资金完全用来为培养高级学术人才作准备。、中等职业

5、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给自己正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为课堂。以市场 作为检验质量的唯一标准,根据社会需要组织教学,构建中 等职业教育新体系。1.中等职业教育要成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基地。从经济角度看,失业会造成资源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 社会角度看,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把 制约经济发展的失业人员转变为新型的人力资源。解决失业 问题不仅仅是从创造就业岗位入手,更重要的是利用现有教 育资源,从培养失业者技能入手,实行“开放式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性失业(劳动技能不适应经济结构特 别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所产生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永久的市场。我们应学习德国 的经验.把失业救济与转业、转岗结合起来,失业人员必须 经过培训,否则不能给予失业救济与补贴。中等职业教育要 面向农村大市场。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