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2535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梅综改办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梅县综改办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介绍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近年来,黄梅县紧跟党的步伐,积极推进美丽乡村项目的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长期目标到2017年实现“三个全覆盖”:

2、村庄规划全覆盖、垃圾治理全覆盖、“四通五化一建”(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建村规民约)全覆盖,30%村达到美丽乡村达标村建设标准,10%村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20个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到2020年,100%村达到美丽乡村达标村建设标准 ,30%村到达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40个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建成沿路、沿山、沿湖等不同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带。2.年度目标2016年,黄梅县计划启动156个行政村的创建,完成3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19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5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点上重点建设2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带上重点建设大别山

3、旅游公路沿线的旅游文化长廊,在面上80%的行政村开展垃圾治理工作,努力构建村有出彩靓点、带有黄梅特色、面能洁美全域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1.项目实施情况美丽乡村建设依据县政府审批文件,按照“基本情况、目标任务、建设内容、投资概算、资金来源、完成时间、保障措施”等内容,规范制定年度建设实施方案。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程序和合同管理,由村民委员会与施工单位签订正式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村级成立领导专班、理财小组、监督小组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以确保项目建设按规划实施。建设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村组织进行决算,随后进行乡镇验收、县级验收。黄梅县2016年度启动156个行政村的创建,完成洪

4、楼村、塔畈村、养马村等3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项桥村、郭湾村等19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5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黄梅县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涉及资金共计3600万元。截止到2016年12月底,各级财政资金及整合资金已全额拨付到位并使用完毕,用于全县22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其中洪楼村、塔畈村、养马村等3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共安排资金1400万,项桥村、郭湾村等19个县级美丽乡村共安排资金2200万。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详见下表:序号乡镇乡村金额1 黄梅镇蒋花园100 2 孔垄镇张塘100 3 小池镇长列200 4 下新镇宛大100 5 大河镇吴祥200

5、 6 天门100 7 永安100 8 停前镇童寨100 9 五祖镇白羊100 11 濯港镇胡牌100 12 蔡山镇项桥100 13 新开镇四房墩100 14 独山镇界子墩100 15 分路镇郭湾100 17 老铺200 18 柳林100 19 杉木乡藕塘100 21 刘佐乡宏星100 22 五祖景区四祖100 合计3600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通过评价项目的推进情况和实际效益,查找项目及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管理和资金的后续使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绩效评价方法及抽样说明1.评价方法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目标比较法、实地调

6、研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抽样说明抽样情况如下表所示:美丽乡村现场核查详情表乡镇乡村项目数金额(万元)蔡山镇项桥5100大河镇天门3100大河镇吴祥10200大河镇永安5100柳林乡老铺3200柳林乡塔畈17500柳林乡柳林8100停前镇童寨5100五祖镇白羊3100五祖镇洪楼13500小池镇长列7200合计11792200 现场核查资金占比表乡村数量项目个数资金量(万元)现场核查情况11792200项目整体情况221513600占比50%52%61%(四)绩效评价评分结果与分析1.投入部分项目立项和资金落实指标分别得分为7、8,得分率分别为70%、100%。项目立项程序较完整规范

7、,不仅建立了项目库,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但绩效目标的制定工作,急需加强和完善。2.过程部分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2个指标分别得分为12分、8分。得分率分别为92.3%、88.9%。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较为健全,同时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制度推进和落实。但项目验收和资金监控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3.产出部分项目产出得分为30分,得分率为100%。该项目完成情况良好,数量、质量、时效等方面均达到了当年目标。4.效果部分效果指标中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满意度指标得分分别为5、15、5、4.1,得分率除满意度为82%、其余三项指标均为100%。该项目资金的使用有力地推动美丽乡

8、村项目的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5.项目整体情况经综合评价打分,黄梅县2016年度美丽乡村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4.1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分别得分为15分、20分、30分、29.1分,得分率分别为83.33%、90.90%、100%、97%,整体评价等级为“优”。综合来看,黄梅县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整体情况良好。该项目合乎民意、关乎民生,充分发挥了此项资金的效应。黄梅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综合得分 黄梅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综合得分情况 目标值扣分得分得分率投入1831583.33%过程2222090.90%产出30030100%效果300.929.197%综合1005

9、.194.194.10%三、项目的经验和做法1.广泛开展“部门联村”活动,增强美丽乡村创建合力。将“三万”活动、精准扶贫等工作与美丽乡村创建结合起来,动员全县机关部门和广大干部深入美丽乡村创建的第一线,切实为村民办实事、解民困,集聚美丽乡村推进的合力,将对部门的考核与部门联村创建美丽乡村的成效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部门帮扶驻点村的责任和力度。2.创建宣传动员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各部门积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地各部门及时宣传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作法、好经验,加强工作交流,提高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水平。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有

10、力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使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3.充分利用各村优势,探索多种发展模式。黄梅县在创建美丽乡村进程中,引导鼓励乡镇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探索适合于县情、乡情和村情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在破解筹资难题、传承历史文化、培育村级产业、激发农村活力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涌现出文化传承性、自力更生性、扶贫开发性、旅游兴业性和城郊社区性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创建模式。四、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建议问题一:绩效目标设定不明,绩效管理意识欠缺。缺乏明确的绩效目标。执行、管理实际情况与绩效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偏差,项目单位预算绩

11、效管理意识急需加强,绩效目标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有待提升。建议: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落实绩效管理工作。一方面财务部门和各业务主管部门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培训和学习,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财务部门需确立项目立项标准,可建立绩效管理评比制度。问题二:投入方式较为单一,尚未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和优势。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民间资本的优势,这就造成很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由于缺乏资金保证,进展缓慢,标准不高,而且存在的一定的缺口。建议:吸引社会投资,增加资金来源。一是要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二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活力,在保证

12、村民和集体利益的同时,可通过引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以项目为拉动和载体,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三: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没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致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养成“等靠要”思想,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建议: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在建设过程中继续宣传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老党员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健康的乡村文化与生活方式,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千方百计调

13、动和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凝聚人心,合力推进美丽乡村持续发展。问题四:重建轻管,日常管护难以落到实处。一方面村级经费紧张有限,资金主要用于建设而导致管护资金极度缺乏。另一方面管护制度未落到实处,虽然制定了美丽乡村管护制度,但思想上并未意识到管护的重要性。建议: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建设成果。首先,要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可划分公共责任区和农户责任区,公共责任区由乡镇、村(居)委会承担保洁责任,村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由农户包干负责。其次,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加大环卫产业经费投入,以保证农村环卫工作及配套设施建设的经费来源。最后,要加强宣传,向农村干部群众普及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