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2518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富贵不能淫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富贵不能淫教案备课组:初二年级语文组 执笔:赵艳菊备课时间:2017.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过程与方法: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教学难点: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教学方法: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

2、障碍。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教学重难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教学方法: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教学环节:一、 德育专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报告还强调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的面貌、国家面貌、军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心凝聚了,军心振奋了,民心昂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3、: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板书:“富贵不能淫”)2、明确目标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扫清生字词。(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课文大意。(二)合作探究3、布置任务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1)分享作者的资料,圈画文中生字词。(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能结合工具书或课下注释翻译课文。4、小组探究 组长分工,按任务要求小组讨论。(三)释义解惑5、(教师)检查指导。6、(师生)释疑解惑。(四)梳理归纳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

4、点)。(1).A、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

5、长于论辩。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B、字词正音:公孙衍(yn)丈夫之冠(gun)女家(r)富贵不能淫(yn)(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焉:怎么,哪里。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命:教导、训诲。戒之:告诫。女家:指夫家。夫子:指丈夫。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淫:惑乱,迷惑。 移:动摇。 屈:使屈服。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

6、必敬必戒:谨慎谓此之谓大丈夫:称得上,叫做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 太守谓谁:为,是古今异义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通假字 女家:女同“汝”,你。(3)、结合工具书或者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五)讨论巩固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教师稍作朗读指导,然后学生齐读课文。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六)目标检测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出示检测题: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

7、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10、讲解点评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七)总结评价11、课堂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上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的内容,12、布置作业:

8、熟读并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焉:怎么,哪里。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命:教导、训诲。戒之:告诫。女家:指夫家。夫子:指丈夫。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淫:惑乱,迷惑。 移:动摇。 屈:使屈服。课后反思:富贵不能淫(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教学方法: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

9、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教学环节:一、 德育专题: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报告用了“五个是”作了精辟概括。一是,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意思的掌握情况。2、明确目标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0、:(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2)、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二、合作探究3、布置任务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2)、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3)、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4、小组探究 组长分工,按任务要求小组讨论。三、释义解惑5、(教师)检查指导。6、(师生)释疑解惑。四、梳理归纳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11、,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3)、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五、讨论巩固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 只是顺从秦王的意;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

12、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举例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六、目标检测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出示检测题: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用书中原话回答: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1

13、0、讲解点评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七、总结评价11、课堂小结:孟子关于“大丈夫”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布置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复习课)初二语文年级组 执笔人:赵艳菊备课时间:2017、11复习目标

14、:巩固基础,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课时:一课时复习方法:提问式 听写德育专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高扬的旗帜上,“人民”的底色光彩如初、分外耀眼“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分)“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妾妇之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