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智不再孤单了教育随笔文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2456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智不再孤单了教育随笔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阿智不再孤单了教育随笔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智不再孤单了教育随笔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智不再孤单了教育随笔文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智不再孤单了-教育随笔-文案- 案例: 四岁的的阿智,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也因此成了小朋友们的被告。在集体活动中,阿智常会在座位上吵闹,打断老师的话,对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班里另外一些家长为了不使孩子吃亏,就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阿智玩。为此,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游戏,阿智很孤单。分析: 1、妈妈的“防卫理论。阿智的妈妈非常溺爱孩子,平时总担忧阿智被人欺负,时常向他灌输自己的“防卫理论:谁要打你,你就打他,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假设犯我,我必犯人,属于“正当防卫。由于妈妈的这种观念和思想教渗透,养成了阿智“惟我独

2、尊的性格。 2、自控能力不强。四岁的孩子,其行为常会被情绪制约,多为无意的习惯性行为。阿智“打人已成习惯,尽管已经知道不对了,他还是时不时地无意地做出攻击性行为。 3、被“冷落后寻求“关注。阿智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他已习惯于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旦别人不注意他,他就会感觉被无视,就会做出一些过激反馈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同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常常出于胆怯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对策: 1、做思想工作,取得家园教育观念的一致。.造成阿智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长所谓的“正当防卫论的影响,因此,老师

3、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我首先和家出息行了交流,指出他们的“正当防卫论在幼儿园是不合适的。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拟合适的办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有些幼儿不太会用语言叙述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许多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列举了许多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让家长非常信服地接受了我们的观点。我还让家长了解到教师与家长矛盾的教育观念在比拟敏感的远远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和家长应尽可能在教育观念上到达共识,使阿智接受一致的要求,防止形成双重人格。另外,我们同班的老师也注意及时交流

4、有关的阿智的日常情况,共同分析阿智的行为动机及其需要,制定适合他个体开展的目标、要求,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尽可能减少矛盾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负作用。 2转移关注点,放大和激励进步。阿智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时机,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过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予以褒扬、激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 3.改善搭档关系,逐渐改掉不良习惯。改善搭档关系,能减少阿智的焦虑情绪,也有利于他的进步。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有意识地树立他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如当他带来一件新奇的玩具时,我就专门请他介绍、演示玩法并指导同伴玩;当他从家中带来图书时,我就立即把放在书架上。通过种种方法,使他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释放焦虑的情绪,感受到集体生活的高兴。有了游戏的搭档,阿智打人的坏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