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524068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 27页)(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样板)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材料选择1四、平台构造要求2五、特殊部位处理4六、布置图4七、搭设与拆除6八、操作平台安全要求7九、卸料平台验收要求7十、卸料平台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8十一、卸料平台堆放材料换算表9十二、应急救援预案9十三、卸料平台计算书13一、编制依据1、xx工程建筑施工图2、xx工程结构施工图3、施工手册第五版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

2、1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建制(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9、中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图册(2014版)10、二局施工现场设施与安全防护标准化图集(2012版)11、品茗/PKPM安全计算软件12、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工程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2、工程的建筑、结构概况;3、对卸料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例如根据施工现场各栋楼塔吊附墙、施工电梯的因素影响,1#、2#、3#楼每层设置两个卸料平台,4#、7#、8#楼每层设置3个卸料平台,5#、6#楼每层设置4个卸料平台。三、材料选

3、择1、主梁采用不低于16#工字钢或18#槽钢、次梁采用工字钢或槽钢,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2、钢材采用Q265镇静钢,焊条采用E50型。3、吊环采用直径为20(需经过计算)的一级圆钢,主梁压环采用U型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6mm(需经过计算)。4、木枋采用4090mm的杉木;铺板为15/18厚胶合模板,涂刷红白相间油漆;围护栏杆为48(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钢管,涂刷红白相间油漆。5、斜拉钢丝绳为619,直径为20mm的钢丝绳。(需经过计算)四、平台构造要求1、平台尺寸要求平台宽度不小于2500mm,长度不小于3000mm,平

4、台栏板高度不小于1200mm。2、主梁搭设要求平台采用两根主梁搭设,主梁采用型钢制作,型钢型号不得低于16#工字钢或18#槽钢,总长度不得小于6m,悬挑钢梁的锚固段长度不小于2000m;钢梁刷红色或蓝色油漆。卸料平台主次梁工字钢之间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3、钢丝绳每根钢梁分别设置前后两道斜拉钢丝绳,前后钢丝绳分别固定在上两层及上层梁板位置,钢丝绳吊环必须采用一级圆钢制作,吊环必须提前预埋,钢丝绳末端穿过吊环后用4个绳卡夹紧。卸料平台钢丝绳吊环大样3、防护栏杆搭设要求平台周边搭设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大于2000mm,上道水平杆高度为1200mm,中间水平杆高度为600mm,底部设置挡脚板,挡脚板高

5、度为200mm,栏杆及挡脚板表面刷红白警示色。防护栏杆内侧铺设硬质防护(模板或钢丝网)。围护栏杆与工字钢之间连接采用焊接连接,栏杆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4、平台上图牌设置平台围挡内右侧挂卸料平台告示牌、限载牌,左侧悬挂验收牌。(注意站人个数需要标示出来,并考虑人员总量)五、特殊部位处理对设置在特殊部位或者特殊情况做相应的说明及配图。六、搭设与拆除1、本工程卸料平台以结构梁板为拉结端点。2、本工程卸料平台以塔吊为垂直、水平、固定的搭设工具和拆除工具,并应有传呼系统统一指挥。3、搭设程序(1)在结构梁板施工时按施工方案在卸料平台定位图的相应处预埋A20的U型钢筋和U型螺栓。(2)搭设时应安排专人

6、指挥、看护,并划定警戒区,拉好警戒线,设置警示牌,非卸料平台搭设人员禁止进入施工区域。(3)搭设当天必须天气良好,视线清晰,风力不得大于6级。(4)卸料平台由塔吊吊装就位,穿过U型螺栓压环后拧紧螺栓,并将悬端部抬高36cm。(5)拉力钢丝绳两端达到拉伸极限时,再固定两端,并要求每根钢丝绳在端部用4只绳卡扣拧紧。(6)做好外端二根钢丝绳固定后,再用同样做法固定内端二根钢丝绳。(7)操作完毕抽查平整度是否翘角,必须保证同一水平面平整,外端悬挑根部应比内端适当抬高36cm。(8)应保持每天抽查一遍,是否有下坠和扣件松动,应及时处理。(9)对施工人员应技术交底,不准超过吨重量的限载。4、拆除程序(1)

7、先用塔吊提升,塔吊刹车。(2)先松掉内端拉绳及绳卡扣。(3)再松掉外端拉绳及绳卡扣。(4)塔吊启动上升至上一层安装。(5)以上操作,必须应传呼通讯统一指挥。(6)拆除工序容易出现机械失灵及人为而造成的事故,特别重审,统一指挥,安全施工。七、操作平台安全要求1、卸料平台的上部拉结点,必须拉结到混凝土结构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2、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建筑物锐角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补软垫物,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3、卸料平台与建筑物结构之间的外架空隙处稳定牢固可靠地满铺脚手板作为运输过道,并在此处过道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并在确保工人运输材料时的安全。4、卸料平

8、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5、操作平台上应在显著位置标明容许荷载,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配专人监督。7、在施工过程中,荷载不超过吨,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倒塌,不允许刚架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等现象,以确保安全。根据现场主要材料运输换算容许堆码数量。8、卸料平台安装完成后由技术部、质检部、安全部联合验收后方可进行使用。9、卸料平台上同时最多站两人,并设置限荷标示牌。八、卸料平台验收要求 1、必须由持有效上岗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搭设;2、进行分段验收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迅速整改,并追究责任;3、安装完成后,由技术部、

9、安全部一同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九、卸料平台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1、质量保障措施 (1)操作人员作业前必须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 (2)技术人员在卸料平台搭设、拆除前必须给作业人员下达安全技术交底,并传达至所有操作人员。(3)卸料平台必须严格依据本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搭设时,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搭设情况,保证搭设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卸料平台搭设完毕,依据施工方案与单项作业验收表对卸料平台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处,必须限时或立即整改。 2、安全保障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登高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2)卸料平台在搭设(拆卸)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不得从卸料平台上掉落工具、物品;同

10、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高空作业需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施工。 (3)在卸料平台上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中应注意自身安全,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4)雨天及六级以上大风等天气严禁进行卸料平台搭设、拆除工作。 (5)应设专人负责对卸料平台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A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卸料平台进行检查| a 在六级大风和大雨后 b 停用超过二个月,复工前。 B 检查保修项目 a 平台位置、钢丝绳、卡扣等构件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b 卸料平台卡扣是否松动、钢丝绳是否完好; c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搭拆卸料平台期间,地面应设置

11、围栏和警戒标志,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7)搭设时用起重机械吊装到相应位置后,将平台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滑动,将钢丝绳与平台连接平稳后方可撤出其中机械。(8)平台每天使用前必须对平台的钢丝绳,吊环辅设的脚手板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9)平台上装料不得超过荷载并限载1吨,不得超长超过平台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过防护栏杆。(10)平台上的防护栏杆不得任意拆除。(11)起吊时必须设专人指挥,扶平稳不能碰撞平台,其他人员不得在平台上逗留。(12)放物料时必须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长短分开,不得混吊,并且不得在平台上组装和清理模板。(13)不得从上一层向下一层平台上乱抛物料。(14)

12、夜间施工平台上必须保持足够的照明。十、卸料平台堆放材料换算表材料类型主要材料容许堆码吨换算密度容许堆载数量钢管m3m钢管390m/3m=130根扣件个1027个木枋600700Kg/m32m长40*90mm木枋:297347根顶托5 Kg/个300个模板700800 Kg/m3 m31830*915*18mm模板:6271张十一、应急救援预案1、 应急准备机构一旦发生架体移位、坍塌安全事故,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理,按照既定预案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应急救援小组职责和任务:序 号职 责姓 名1组 长2副组长3通讯联络组4技术支持组5保卫组6抢险抢修组7医疗救护组

13、8后勤保障组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1) 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2) 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3) 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4)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3、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1) 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2) 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尽快控制险情蔓

14、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3) 事故发生时,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指挥安排。(4) 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的损失。(5) 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6) 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

15、真实性和时效性。4、 应急救援措施(1)物体打击急救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