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2289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灵台一中高一地理备课组主备人:杨广辉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位的含义;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农业地域的概念、 类型。过程与方法: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2 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理解农业生产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难点通过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分析,培养读图能力。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 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读

2、图读教材第42页图3.1和图3.2,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区位”。一、区位的含义学生讨论: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两地的农业景观不同,主要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所造成的。这也说明两者的区位不同。图中信息引申信息经营方式湄南河平原湄南河平原地区人力耕种的水 稻田、地势低平、红色土壤;气候湿热、机械化 程度低。人力耕种的水 稻田澳大利亚牧场澳大利亚牧场上放养的羊群、 草茂密,远处有树林;地势平坦,降水较 图3. 1地区少。牧场教师归纳: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

3、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图3. 3)。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呢?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指导学生读图根据教材第42页图3.3,思考以下问题: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 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地的科技情况等等对农民自身决策都是有影响的。教师评价: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4、就是这六点。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教学反馈根据刚讲的农业区位因素完成第43页“活动题”。学生讨论回答:略活动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点拨:1 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 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 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

5、式?点拨:2 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山区耕作很容易发生水土流 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岀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地形 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一甘蔗地一鱼塘一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 迁,你知道为什么吗?候均温是指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点拨:3 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 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

6、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 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岀口,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 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上我们既从产品种植的本身条件考虑,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地价、产值、投入成本、市场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那么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都是一成不变的吗?我们来阅读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并完成相应的活动题。提示:案例1的第一自然段,按两个线索展开:一是地中海气候区农业产品种类以及消费 地的变化;二是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其中包含人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因素。第

7、二自然段体现了区域比较的思想方法,给出了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主要的农业区位差异,提出了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活动1.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历史中,分析如下问题。(1) 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点拨(1)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 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 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2) 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岀建议吗?点拨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

8、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法国比,西班牙具有 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 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 品为主2 以你的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点拨此匕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任意发挥,进行讨论。总结根据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某个区位因素 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

9、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三、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指在一定的 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 阶段,在 社会、经济、科技、文化 和自然条件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 条件、结构、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2形成一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 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为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的案例。案例1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1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2澳大

10、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 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活动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2 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提示通过阅读案例完成活动 1的内容。根据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图,确定小麦一牧羊带在澳大利亚 降水分布图、气温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上的位置,结合地图册中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图,分析说明澳大利 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地区有利的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完成活动 中题2的要求。参考

11、答案1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等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2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澳大利亚早期移民传统的生 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早期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羊业逐渐演化为小麦一一牧 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有关区位和农业地域形成的基本知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

12、济因素。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板书设计3.1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区位的含义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 .气候 2、地形 3、土壤 4、市场 5、交通运输 6、政策三、农业地域的形成1 概念:2形成一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四、混合农业1 概念: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第#页 共4页2典型地区: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课后作业:分析影响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 古巴的甘蔗、 我国的河西走廊 粮棉、黑龙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鱼塘、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参考答案:古巴的甘蔗一一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河西走廊一一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黑龙江大豆一一夏季高温,肥沃黑土。珠江三角洲的鱼塘一一河网密布,地势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一一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 郊有利上海市场。第 4页 共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