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52287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及守恒关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化学小专题复习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及守恒关系学案+练习一、弱电解质证明方法()(2019.10)18.为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A.测定0.1molL7醋酸溶液的pHB.测定0.1molL1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C.比较浓度均为0.1molL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D.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时消耗两溶液的体积()(2019.4)18.室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3H2。为弱电解质的是1A.0.1mol-INH3H2O的pH小于131B.0.1mol-NH4Cl溶放的pH小于71C.相同条件下,侬度均为0.1mol-LNa

2、OH溶椒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1D.0.1mol-LNH3H2O能使无色酚酗:试放变红色【反思】证明某电解质是弱电解质的途径有哪些?1、电离角度:2、水解角度:二、强、弱电解质的比较()(2019.10)18.关于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的pH小于盐酸B.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斗H+C.c(CH3COOH)+c(CH3COO=c(Cl)D.0.1molL的醋酸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c(H+)c(OK)()(2019.04)18.常温下,关于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

3、l)c(CH3COOH)B.c(Cl)=c(CH3COO)C.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盐酸产生的H2多D.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盐酸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多()(2019.11)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HV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B.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c(OH-)相等C.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c(Cl)=c(CH3COO)D.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c(Cl)=c(NH4+),则溶液呈中性()(2019.04)18.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的比较,下列

4、说法正确的是A.pH相等的两溶液中:c(CH3COO)=c(Cl)B.分别中和pH相等、体积相等的两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C.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金属镁反应,反应速率相同D.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固体反应后呈中性的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H3COO)=c(Cl)【总结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对比(大小关系):比较项目pH水电离c(H+)恰好中和时消耗n(NaOH)中和至中性消耗n(NaOH)与Zn反应起始速率足量金属反应生n(H2)稀释相同倍数后pH稀释至pH相同加水的量HClCH3COOH总结2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对比(大小

5、关系):比较项目浓度水电离c(H+)恰好中和消耗n(NaOH)中和至中性消耗n(NaOH)与Zn反应起始速率足量金属反应生n(H?稀释相同倍数后pH稀释至pH相同加水的量HClCH3COOH【迁移】同温下pH=5、体积相同的盐酸和NH4C1溶液对比:1、溶质浓度:;2、稀释至pH相同所加水的体积:3、水电离出的H+浓度:;4、升高相同温度(溶质不挥发)溶液的pH:【巩固练习】()1.常温下pH=1的乙酸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的小B.乙酸溶液中c(CH3COOH)大于NaOH溶液中c(Na+)C.若两溶液混合后pH=7,则

6、有:c(Na*)=c(CH3COOH)+c(CH3COO)D.分别稀释10倍,两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0.10mol1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j)c(OH)变大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D.V1L与V2L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V2()4.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酸HXHYHZ电罔常数K9X107-69X10-21X10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C.相同温度下,0

7、.1molL11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一.,_.、.1、,*,_*1D.相同温度下,1molLHX溶放的电离常数大于0.1molL-HX三、结合曲线图判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守恒关系例1.【2019年4月】23.在常温下,向10mL浓度土匀为0.1mol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盐酸,溶液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的溶液中,c(Na+)c(CO2)c(Cl)c(OHc(H+)B.在b点的溶液中,2n(CO2)+n(HCO3JV0.001molV/mLL -的 NaOH 和 Na2CO3 pH随盐酸加入体积的 )C.在c点的溶液pHc(Y )V(N

8、aOH)=10 .00 mL 时,c(X )c(Na )c(HX) c(H )c(OH )C.D.V(NaOH)=20 .00 mL 时, pH=7时,两份溶液中,c(OH )c(H )c(Na )c(X c(X 尸c(Na+)=c(Y )a)例2.【2019年11月】23. 25c时,在“她一HA-T”的水溶液体系中,H2A、HA一和A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固体, “(HA 一)一定增大B.将等物质的量的 NaHA和Na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2 XHA )= (A2 )C. NaHA溶液中,HA的

9、水解能力小于D,在含H2A、HA一和A”的溶液中,若:c(H 2A) + 2c(A 2 ) + c(OH ) = c(H +),则HA-的电离能力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H2A)和(HA )一定相等2、酸式盐(NaHA)中H2A浓度与A浓度取决于2、大小关系难以判断时,可借助电荷守恒关系式。3、电荷守恒关系式的特征是什么?常见的错误是什么?4、物料守恒关系式的特征是什么?常见的错误是什么?5、如何书写质子守恒关系式?质子守恒关系式的特征是什么?6、表观看不出是何种守恒关系式时,注意等量代换思想的运用。【总结41pH-微粒分布系数类曲线解读步骤:1、曲线是如何绘制的?利用电荷守恒关系式时需注

10、意哪些问题?2、各曲线代表的粒子分别是什么?3、曲线的交点有何意义?4、曲线2最高点的意义是什么?5、曲线1与2交点、2与3的交点所表示的溶液是如何得到的?【练习1】25c时,在含CH3COOH和CHfeCOO/j溶液中,CHCOOH和CH3COO二者中各自所占的pH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4.76的溶液中,c(CH3COO)与6(01)之和可大于c(H+)D.在pH=4.76的溶液中加盐酸,4CH3COOH疗”(CKCOO)之和保持不变(练习2H2c2。4为二元弱酸,Kai(H2C2O4)=5.4M0-2,Ka2(H2c2O4)=5.4M

11、0-5,设H2c2O4溶液中c(总产c(H2c2O4)+c(HC2O4)+c(C2O42-)。室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H2c2O4溶液至终点。滴定过程得到的下列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0.1000molL-1H2c2O4溶液:c(H+)=0.1000molL-1+c(c2O42-)+c(OH-)-c(H2c2O4)B. c(Na+)=c(总)的溶液:c(Na+)c(H2c2O4)QO42-)c(H+)c.pH=7的溶液:c(Na+)=0.1000molL-1+c(c2O42-)-c(H2c2O4)D.c(Na+)=2c(总)的溶液:c(OH-

12、)-c(H+)=c(H2c2O4)+c(Hc2O4-)()【练习3】常温下用0.1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cN和cf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和点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c(H+)D.点溶液中:c(OH-)+c(cH3cOO-)=c(H+)+c(cH3cOOH)()【练习4】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d点所示溶液中:2c(NH4)=c(S04)B. c点所示溶液中:c(H+)-c(OH)=2c(NH3H2O)“皿卜Li猫c.V=40D.c点溶液中NH3H2。的浓度为5X106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