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52221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地成因及对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2013 届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论文(设计)课题名称:国有企业负债过度的成因与对策学生: 芳 指导教师:小娴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5年4月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姓 名 芳校外学习中心 人才2学 号913330457证 件 号4批 次201507层 次 专升本专 业 会计学指导教师小娴课题名称国有企业负债过度的成因与对策第稿指导教师评 语 终 稿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 摘 要对现代企业而言,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的负债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适度的负债不仅能解决企业一时的燃眉之急,加速资金周转,还有助于企业不断改良技术,提高总资本报酬率。 然而负债

2、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又极易降低企业的运营能力,甚至迫使企业清算、改组。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同时存在着高负债问题。沉重的债务链,严重地羁绊和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直接影响着正常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因此,寻找剥离和化解过度负债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国企改革中的一项关键任务。本文将从企业的负债原因入手,进而讨论如何解决企业负债,增强其竞争力。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负债;对策AbstractCorporate debt is a hot topic in todays economy and society, corporate debt will make

3、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bt because of enterprise, and then discuss how to solve the enterprise debt, enhance its petitiveness. For modern enterprises, reasonable structure, proper proportions of debt is norma

4、l, is also required. Moderate debt can not only solve enterprises immediate concern, accelerate the capital turnover, can also help panies continuously improve technology, improve the total return on capital. However, debt managemen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ce formed a heavy debt burden, and to r

5、educe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ability, and even force the enterprise liquidation, reorg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mon los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high debt problem. A heavy debt chain, seriously fetters and restricts the reform process of st

6、ate-owned enterprises, directly affects the norm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order. Therefore, looking for stripping and the effective ways to resolve excessive debt, has bee a key task in the current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Keywords:state-ownedenterprises;Capitalstructure;Liabilities;counte

7、rmeasur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一、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1一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即过渡负债1二存在着大量不良债务1二、我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危害2一过度负债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盈利水平下降2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2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给主要债权人银行带来了严重后果3四企业负债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失当3三、我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原因分析4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影响4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影响5三企业制度问题5四企业非经济性职能挤占的影响6五金融制度的影响7六资本市场的影响7四、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对策9一建立健全投资体制9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9三完善社

8、会保障制度10四采取多元化的资产重组方式11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1结 论12参考文献13一、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现状,比拟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即过渡负债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2008年为68.5,2009年为67.3,2010年为65.5。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保持着低负债。改革初期企业负债水平缓慢提高,拔改贷,全面实施之后负债率不断攀升。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不仅表现为总体水平居高不下,而且还伴以诸多结构性矛盾,越是企业规模小,越是行业前景暗淡,企业负债率反而越高。这种状况不仅使过度负债企业自身的

9、偿债能力变得十分虚弱。经营活动难以正常运转,同时也因由此而引起的“三角债将更多原本健康的企业拖进高负债的怪圈,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正为高负债所拖累。二存在着大量不良债务 从不良债务的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0.2万户国有企业进展清产核资的结果,30.2万户工业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在100%以上的有5.1 万户,而在负债率低于100%的企业中,有6.1万户企业的损失挂帐大于所有者权益,处于实际上的资不抵债状态。这样一来,两者合计共有11.2万户企业实际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占总户数的37.2%。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与这些资不抵债企业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债权方(也包括国有银行),存在着大量的不良债权和潜亏

10、因素,从而也会大大影响这些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不良债务循环圈。前几年影响比拟突出的“三角债问题,就是这一影响的真实写照。二、我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危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不仅直接危与国有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开展而且也对国有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开展都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一过度负债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国有企业过多的负债必然导致企业利息支出的增加、产品本钱的提高,以与偿债能力的降低和盈利水平的下降。企业绝大局部的利润被银行贷款所吞噬,几乎无利润可言。这必然会影响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企业扭亏为盈的难度,削弱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之中的地位;同时也使国有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为

11、继。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在缺乏其他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要么拖欠相关企业的货款,要么继续寻求银行的贷款,以新的贷款来还旧贷款。长此以往,国有企业的行为就处于一种扭曲的状态,国有企业的债务包袱犹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国有企业就会在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中逐步丧失市场竞争能力,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而难以自拔。与这种困境相伴而生的另一个恶果是企业信用观念的淡薄和“赖帐机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商业意识根底造成了不良的冲击。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负债使企业效益出现杠杆效应。过度负债形成硬性财务约束,负债利率高于资产盈利率时,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包袱。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大,亏就亏在债务费用

12、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是资本注入不足的表现。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利率在12左右,相对可以达到的资产盈利率已经偏高,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很低甚至为负。只是由于大局部国有企业作为根底性的工业企业享受不到涨价的好处,却要承当巨额利息负担,因而经营非常困难。许多国有企业也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给主要债权人银行带来了严重后果本来借贷只对企业资金营运起调剂作用。但由于国有企业资金注入不足,相当一局部贷款成了企业营运的铺底性资金,银行不能按期收回周转,不能流动。信贷资金系经济运行的血液,不能正常周转,是国民经济病态运行的表现。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主要靠负债经

13、营,资本很少甚至没有的企业经营效益不佳,连年亏损,一局部信贷资产已被明亏暗损吞食掉了。我国专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之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四企业负债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失当企业负债超过适当规模后,风险加大、借贷变得困难、借贷本钱上升。由于过度负债,企业不断增长的必要的资金需求得不到充分补充,致使企业已经形成的资产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率。我国国有企业因为更新改造、经营转向、规模扩大,加上物价上涨,所需要增加补充的资金没有资本注入来源,主要靠借贷。在企业负债已经过度的情况下,即便政府干预,银行也难以充分与时满足。国有企业经常在“饥饿状态下运行,无法创造最优效益。一些企业把流动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增加固定资产

14、以迫使银行增加贷款,更进一步加剧了全社会资金的紧。另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因为债务过高,缺乏自负盈亏的压力,借贷上的财务软约束突出,缺乏搞好经营的积极性。而政府为保稳定还要求银行为这些企业注入资金,造成资源低效益配置。我国经济资源配置失当有更多的原因,但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造成的影响不容无视三、我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原因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成因比拟复杂,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机制上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下文试从六大方面进展简要分析: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影响1、投资体制方面1983年和1985年国家先后将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由原先无偿使用的财政拨款制改变为由企业还本付息

15、的银行贷款制,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道的“拨改贷;1993年税制改革后,又取消了从销售收入中提取1%补充流动资金和税前还贷的政策。这些改革措施实施后,财政就不再向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和补充流动资金,一些新建的企业甚至没有国家的一分钱资本投入。这样一来,经过十多年的运营之后,国有资本在企业总体资本中的比重就越来越小,而对银行负债局部的比重相对越来越大。由于财政力量的削弱,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说情或行政命令的方式让银行给企业放贷、缓收贷款甚至停息挂帐,将政府的责任转移给了银行承当;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还直接干预企业的投资决策,要求企业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大大超出自有资本的承受能力。这些政府投资体制方面的原因直接造成了企业无力偿债,形成大量不良债务的现象。2、融资体制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