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1871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X年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五)基层组织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全村共计党员3名,村级班子设有支书、主任、副支书、文书、纪检小组长,县上下派了林业局何卓刚为第一支书,乡上下派了大学生村官曾珂为村副主任。村级活动场地建设比较完备,村级办公经费全部兑现到位,每年5万元的公共维护经费全部用于水管维护、铁索桥维护、危岩处理、垃圾转运等。村两委比较团结,村组干部的群众威信较高,但文化素质底,致富发展作用不强,因此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完成乡上交办的目标任务上作用发挥良好,但是在引领发展上作用较差。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政策宣传。严格遵守县上规定

2、的两公告一公示,共计公示到组次并结合两项测评户户见面把贫困户的识别要求、程序要求逐户的进行宣传讲解。 (二)严格选贫程序。坚持乡上监督、村上引导、组上组织、群众做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户长会确定初选名单,再将初选名单汇总到村,村上召集全体干部和群众代表排序再公示,县上指标公布后以贫困程度的排序取舍,在集中全乡名单在乡场镇公示。目前全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6人,脱贫户147人,预脱贫6户23人,未脱贫42户193人。 (三)强化督导检查。月12日至22日乡纪委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抽查,督查共计2户、其中识别对象45户,知晓率高达00%、公开反响良好。 (四)充实扶贫手册。结合沙腔实际制作

3、了贫困户调查表补充到扶贫手册中去,增加了户口数和实际人口数,耕地林地荒地资源普查,七通七有核查、四因三缺一差分析,已享受的惠民政策,现阶段帮扶计划,种养殖和务工创收台账等。 (五)初步归类分析。全村338户,因病8户、占27,因残38户、占11.2%,因学53户、占15%,土地流转缺生产资料的16户、占7%,缺种养殖技术和务工培训的4户、占3%,超生家庭负担重的11户、占328,有干 劲需要资金帮扶的84户、占249,交通住房条件差的9户、占5%,酒疯子贪懒好吃的35户、占10.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客观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条件艰苦。核桃坪村地形为两山夹一沟,山多地少

4、,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低,加上村民居住分散,耕地少且土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灾害高发区、高寒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五是是陈规陋习致贫,该村是纯彝族聚居村,由于受彝族传统习俗的影响,薄养、好攀比。六是医疗条件落后,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久而久之,小病就变成重病,从而影响自身发展

5、。 (二)主观原因。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和精准扶贫政策不配套。202X年以来两边一川一区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沙腔乡完成量和完成率均居全县第一累计达1400余人。但当时承诺的是户口转变村民享受的惠农政策一律不变,但现阶段的计生、民政、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却没有执行这一承诺,在群众中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县级部门抽查方式有待转变。沙腔乡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为家庭户主的达到了80多人,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登记的电话号码均为户主电话,工作开展中大量的宣传和接待干部入户以在家妇女为主,单纯的电话抽查无法全面反映沙腔乡的工作开展情况。三是脱贫人口存在一刀切。今年县上给沙腔乡已脱贫数量是根据去年上报已享受惠农政策人数,

6、已享受惠农政策不代表已脱贫,导致沙腔乡现在已脱贫数量基数过大。 四、发展意见 (一)开展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托底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 (二)推进产业化扶贫。一是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组织推动力度,积极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带动造林,并或者造林政策性帮扶。二是采取规模化、示范户、散养户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开展林下养殖,壮大本地山羊规模,力争各户均年出栏10头山羊。 (三)加大智力扶贫。突出智力扶贫作用,发挥技术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扩大务工输出。一是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尤其是年轻闲散人员的外出创收,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