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51794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

2、,全员参与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

3、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

4、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2

5、、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由冯校长负责。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模板(二)(二)一、指导思想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

6、为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_,扎实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开设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开发研究背景: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开设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学校具有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的专业特长师资,学生普遍都很感兴趣,家长也一致认为这些课程有利于学生思维、体格、美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三、校本课程目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把尊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目标。1、学生

7、通过校本课程,亲身参与、积极体验,具有初步的训练和美感熏陶。2、促进学生主动_社会,_文化体育事业。了解我国古今文化、文明礼仪、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利于学校课程实施的多样化、特色化,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科研改革的能力。四、校本课程内容:我校现开设阅读技巧、校园文化、文明礼仪教育、长跑等校本课程。五、校本课程的实施:1、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核心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帮助学生去体验、实践,从中体验愉悦。坚持让学生体验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发现自我和社会和文化、体育的内在联系,促进全面发展。成立_机构,采用实践开发反思改进的循环开发模式,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实施开发、规划、指导、评估等。组长:田小冬副组长:_中秋、伍建清组员:语文、体育教研组教师及政教处教导员六、校本课程评价:1、评价内容全面化。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学分的给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给予一定的分值。二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