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517576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形成性简答题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会计简答题1.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答: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核算和监督反映和控制(反映和控制也行)。核算职能:(1)具有可比性(2)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3)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监督职能:(1) 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具有适合性、连续性和全面性(3)具有综合性。2.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会计确认:是指对某项经营行为时候可以进入会计系统所作的认可,如果认可,则要确认将其在何时或何种条件吓记入何种会计要素项下。会计的计量: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确认对象的

2、数量化和价值化。会计的分录:是指通过簿记系统对经过确认、计量的会计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加工。会计报告:是指在会计日常记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一步将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过程。3.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答: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七种方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的过程中要运用复式记账、成本计算的方法,按照会计科目分类记录;编制报表前要进行财产清查。这就是各种会计之间的关系。4.什么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有哪些?答:通常我们把会计的具体对象称为“会计要素”。有六项会计要素,即资产、

3、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5.什么是资产?其特征既确认条件有哪些?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6.什么是负债?其特征既确认条件有哪些?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特征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载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4、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7.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其特征有哪些?如何确认?答: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责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股东权益。特征一般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但是如果出现依法毽子、清算等特殊情况时,所有者权益需要偿还。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的证明文件能够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是伴随着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而进行的。8.什么是收入?其特征有哪些?如何确认?答: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曾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

5、度资产使用权收入等。特征收入是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极爱哦一或者事项中产生的。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曾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曾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确认: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和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曾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9.什么是费用?其特征有哪些?如何确认?答: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特征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可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者是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有之。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

6、减少。确认: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10.什么是利润?利润是适合确认的?答: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金额的确认和计量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确认和计量。11.什么是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如何表达?答:会计等式是用数学等式的原理来描述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2.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二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就是根

7、据会计特纳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二者相同点是它们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指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是在进行会计核算前事先确认的对经济业务分类可算的项目。13.什么是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有什么优缺点?答: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优点: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账户体系设置完整,可以将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全面地、系统地进行记录,可以反映经济业务的来

8、龙去脉。缺点:记账手续相对单式记账法复杂。1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其基本特征及记账规则是什么?答: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特征: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账户,一个记借方,一个记贷方。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5.什么是账户对应关系?账户对应关系及对应账户在会计核算中有何意义?答:是指复式记账法下,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之间的关系。意义:通过账户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内容及其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情况。通过账户对应关系,可以检查账务处理是否合理合法,可以发现对经济业

9、务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经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16.什么是会计分录?什么是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分录与复合会计分录有何关系?答: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账户、金额和记账方向(即借方或贷方)的记录,称为会计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称为“简单会计分录”,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称为“复合会计分录”。一个复合会计分录应当能够分割两个或几个简单会计分录。17简述收付实现制。答:收付实现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应以收入和费用的实收实付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凡是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出的费用,即使应

10、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收付为标准,所以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18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答: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基础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完成情况。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 (3)加强会计监督,控制经济运行。 种类: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19会计账簿的含义及其作用?有哪些种类?答:所谓会计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由具有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记账凭证为依据,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综合地记

11、录企业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各单位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把分散在会计凭证上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集中和归类整理,生成有用的会计信息,从而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主要依据。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全面、系统地记载和提供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加强经济核算,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1)通过登记会计账簿,可以把会计凭证所提供的资料归类汇总,形成集中的、系统的、全面的会计核算资料。这样,就可以通过账簿资料了解资金总体情况和各个方面的变动情况,以便对各项资源的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2)会行账簿是反映、监督经济活动,

12、考核各部门经济责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账簿资料的检查和分析,能够考核企业资金,成本,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3)会计账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主要的数据资料。种类:会计账簿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会计账簿所登记的内容及登记的方法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种类繁多的会计账簿进行分类。(1)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2)会计账簿按其形式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3)会计账簿按其账页格式分为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和数量金额式账簿等。20.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及区别?答: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

13、两类账户。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 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作用不同。2)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为了使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之间能起到统驭、控制与辅助、补充的作用,便于账户核对,确保核算资料的正确、完整,必须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登记总分类账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21.平行登记的概念及其要点?答:平行登记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在所属的总分类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户进行详细登记。通过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期末

14、进行相互核对,可以及时发现错账,予以更正,以保证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平行登记的要点:(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相同(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方向一致(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金额相等22.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概念、区别及其各自适用范围。答:权责发生制亦称为应收应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收入已经实现,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收付实现制是一种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各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区别:概念不同,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的。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

15、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缺点是不科学,对盈亏计算不准确。 使用范围不同: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2012年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也开始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我国的行政单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23.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概念、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答:1)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

16、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发出数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实地盘存制的优点是可以简化日常核算工作。主要缺点有两点:一是不能通过账簿随时反映和监督各项存货的增加、减少和结余情况;二是到挤出的销售成本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可能包括一部分损失或差错,因而不利于发挥账簿记录对存货的控制作用,不利于加强存货的管理和保护财产的安全。因此,实地盘存制一般只适用于一些价值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材料物资。其他存货一般不宜采用实地盘存制。2)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存货的增加和减少,平时都要在账簿中连续加以记录,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可以随时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