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513907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下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12分,每小题3分)A.枪(触、碰)榆防B.酒馔(饭食)C.形影相吊(安慰)D.只顾将(拿)来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门衰祚 ( 福分 )薄夙婴( 缠绕) 疾病不矜( 自夸) 名节丰稔(庄稼成熟)锱铢(很小的重量单位)必较得鱼忘筌(捕鱼的竹器)穷(囊中羞涩)且益坚命途多舛(不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A.这是一个脏、舌L、差的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不负责任,小区内非常混乱,闲杂人员随便出入,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业主们怨声载道。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

2、畔萍水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别提多高兴了。C.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可能是自有记载以来最强的,预计将在圣诞节前后达到顶峰,并延续到2016年的一至二季度。澳洲气象官员上午10:00举行发布会,各路媒体记者在大厅里严阵以待。D.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所以,能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B. 我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

3、码制度,以后,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账号。C.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园区文化中心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原因之一是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保温板问题监管不力。D.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底望去0A.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覆盖了周围的山坡,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B.错落有

4、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的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C.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覆盖了周围的山坡D.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的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二、古诗文阅读(42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5-7题(9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黑,臣侍汤药,未曾废

5、离。逮奉圣朝,沐浴消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使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撑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称逋慢,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

6、远。5 .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 衅:罪过C.终鲜兄弟鲜:少,这里是没有D.辞不就职B.慈父见背 背:背离、抛弃就:接受)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常以身翼蔽沛公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7 .下列与文段相关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第一段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为下文的愿乞终养彳故了铺垫。B.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身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特下切峻则臣”“催臣”一系列词语的运用,说明李密不顾

7、自身安危,也要坚守封建士大夫忠臣不事二主”的人生信条。C.文章第三段进一步阐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关系,目的是想让晋武帝能被自己的遭遇所感动。D.选文中李密反复的推辞赴命,客观原因确实是祖母体弱多病,无人服侍,主观上也有李密对前朝的忠心,但为了免遭杀身之祸,李密在文中大量的运用贬低自己的话,实属无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8分)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郢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准尝

8、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赎,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

9、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释,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节选自宋史?寇准传,有删改)【注】官府征调的敕命文书。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0、3分)A.至道元中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8 .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C.至道元中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D.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三传

11、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都是编年体史书。B.进士是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也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C.淳化是宋太宗时期的一个年号。历代帝王遇“天降祥瑞”或内让外忧等大事,要改年号。D.社稷原分别称土神和谷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文中用“社稷”代指祭祀。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A.寇准才智过人,年少得志。担任地方官员,施政有方。作为近臣,屡进忠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皇上所倚重,被认为是魏征那样的人才。B.当太宗就大旱一事向近臣询问自己治国的过失时,寇准认为大旱由刑罚不公引起。他这样讲,不单是为祖吉申屈,更是为

12、了揭露朝中奸佞。C.寇准被问及立储人选时,建议皇帝不要听信身边的妇人和近臣的意见,可能是因为她(他)们会有私心,而要选择心系王室的皇子作储君。D.当太宗因为皇太子很得民心而担心自己的地位时,寇准宽慰了太宗。寇准因为在立储问题上的深谋远虑得到太宗的赏识,陪太宗一起喝酒。11把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2)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3) 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三)古代诗歌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5分)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秋宿湘江遇

13、雨谭用之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释:1 谭用之:唐末五代时人。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1) 这首诗第一句“湘上阴云锁梦魂”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诗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2) 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3分)(3) 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3 .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1)逍遥游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气馁的句子是:。(2)送

14、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古人写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以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的句子是:。(4)韩愈在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从师的标准,其中表明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6)劝学中以雕刻为喻,运用对比手法强调学习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一组句子是:0三、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7分)(一)课内阅读部分(1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1)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

15、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话说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人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了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吃一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2)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