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1227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要点、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宴要:开L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检测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9、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想,通“诉”,控诉、控告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中为陷害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12、放辟邪侈,无不

2、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二、古今异义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三、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7、幼吾幼,以及人之

3、幼: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12、朝至噬朝,使动,使来朝见13、然则小周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6、然后从而刑之:开L名词作动词,处罚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

4、,张开罗网捕捉,引中为陷害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四、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5、是罔民也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省略句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2、将以(之)衅钟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4、及(其)陷于罪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宾语前置句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

5、词,去、往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量”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存而,之,起提宾作用状语后置句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五、一词多义1、道(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6、者(谈论)(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4)道芷阳问行(取道)(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2、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2)牛何之(去、往)(3)臣闻之胡跪日(助词,无意义)3、舍(1) sh6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2) shE舍之!吾不忍其毅解(释放)(3) sh6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4) sh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5) sh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4、诚(1)诚有百姓者(的确)(2)是诚何心也(真的)(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