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08035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培训试题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题一、填空题(30空,15分)1. 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2. 超限倍数(EL)是指对于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小时PC-TWA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PC-TWA的倍数值。3. 高频辐射的频率范围为100kHz30MHz。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超高频辐射的频率范围为30MHz300MHz。4. 判断工作场所是否为高温作业时,需根据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分级、W

2、BGT数值和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综合考虑。5. 气溶胶态化学物质常用的釆样方法有滤料釆样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法。6. 釆集金属性烟尘首选的滤料是微孔滤膜,釆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釆集粉尘选用过氯乙烯滤膜。7. 标准釆样体积是指在气温为20X,大气压为101.3kPa下,釆集空气样品的体积。8. 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Q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粉尘分散度测定有滤膜溶解涂片法和自然沉降法两种方法选用。9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不大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不小于40dB(A)的噪声称为脉冲噪声。10. 石墨炉原

3、子化器加热过程包括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除残)四个阶段。二、判断题(15题,15分)1.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釆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2. 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任意一次接触均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错)3.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根据化学物质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对)4. 解吸效率是衡量解吸程度的指标,指被解吸下来的待测物量占固体吸附剂上吸附的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对)5.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有高气温、或伴有强烈的热辐

4、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情况下,WBGT指数超过25C的作业。(错)6. 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吸附非极性和弱极性的有机气体和蒸气,吸附容量大,吸附力强。(对)7. 釆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对)8呼吸性粉尘的釆样曲线有两种,我国釆用的是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B曲线。(对)9冲击式吸收管在釆集在釆集气态或蒸气态样品时,应釆用3.0L/min釆样流量。(错)10. 进行个体釆样时,应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个体釆样对象(错)11. 在校正空气釆样器的釆样流量时,必须串联与釆样相同的釆样介质。(对)12. 苯的PC-TWA为6mg/m3,PC

5、-STEL为10mg/m3测得某工作场所苯CTWA为的检测,可将该工作场所苯的浓度判断为不符合限值要求。8mg/m3,未进行CSTEL对)13. 在生产环境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或者因生产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工作地点操作,且接触热强度大小不一致时,应釆用最大WBGT指数计算(错)14. 个体粉尘采样器既可以采集总粉尘,也可以采集呼吸性粉尘。(对)15. 穿透容量是指当通过固体吸附剂管的空气中待测物量达到原空气中待测物量的10%时,固体吸附剂所吸附的待测物量。(错)三、单项选择题(10题,10分)1.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大于等于(B)的作业,即为噪声作业A、75dB(A)

6、B、80dB(A)C、85dB(A)D、88dB(A)2预防职业中毒的根本是:(A)A、无毒代替有毒B、加强通风C、降低毒物浓度D、釆取综合措施3在工作场所空气中,下列哪种毒物呈气溶胶态存在(A)A、铅B、一氧化碳C、甲苯D、1,3-丁二烯4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为(A)A、5kV/mB、3kV/mC、10kV/mD、8kV/m5在空气釆样时,要带样品空白,其做法是(D)A、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釆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釆样器,只需将空气收集器自然平放在釆样现场,收集和样品釆集相同时间内的自然沉降或自然吸附的化合物本底外,其余操作通样品B、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釆样点,除与空气釆样器连接但不打开空气釆样

7、器外,其余操作同样品C、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釆样点,除不打开空气收集器外,其余操作同样品D、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釆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釆样器釆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6当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C)米设置1个釆样点。A、5B、7C、10D、157用40mm直径测尘滤膜釆样、感量为O.lmg分析天平称量时,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为(D)A. 0.55mgB. 0.510mgC. 15mgD. 110mg8测量作业人员超高频辐射的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分别取(B)A、1.2m1.5m、1.1m1.3m、0.7m0.9m;B、1.5m1.7m、1.

8、1m1.3m、0.7m0.9m;C、1.1m1.3m、0.8m1.0m、0.5m0.7m;D、1.5m1.7m、1.0m1.2m、0.4m0.5m。9. 作业现场激光的测量参数不包括:(A)A、激光波长;B、照射时间;C、照射量;D、辐照度。10根据数值修规则将0.350、0.455、0.654、1.149修约成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A)A、0.4、0.5、0.7、1.1;B、0.3、0.4、0.7、1.2;C、0.4、0.5、0.6、1.1;D、0.3、0.4、0.6、1.2;四、不定项选择题(10题,20分)1. 空气样品釆集的质量保证主要包含:(ABDE)A、釆样选点;B、釆样时机及频率

9、;C、釆样目的;D、釆样效率;E、样品空白。2. 下列哪些是影响有机化合物釆样用固体吸附剂穿透容量的因素:(ACD)A、待测物极性;B、大气压力;C、吸附剂的性质;D、釆样流量;E、风向风速。3.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可选择使用(BCE)A、滤膜增重称量法;B、焦磷酸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原子吸收光谱法;E、X线衍射法。4. 现场釆样和现场检测的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ABCDE)A、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B、釆样方式;C、检测时间;D、釆样和检测的地点;E、个体釆样对象及人数;5. 理想的气溶胶釆样用滤料应具备的特性有:(ABCE)A、机械强度好;B、理化性质稳定;C、通气

10、阻力低;D、重量较轻;E空白值低。BCD)6作业现场高温测量时,如果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哪些部位:A、背部;B、头部;C、腹部;D、踝部;E、胸部7.下列哪几项可以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ACDE)A、紫外-可见光检测器;B、电子捕获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E、电化学检测器。8装有微孔滤膜的釆样夹可以釆集下列哪些化合物(ABC)A、铅烟B、铅尘C、三氧化铬D、甲醇E、氯化氢9活性碳管釆集有机物后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哪些(BC)A、洗脱法B、溶剂解吸法C、热解吸法D、微波消解法E、酸消解法10. 在滤膜-相衬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空气中石棉纤维方法中,计数的纤维应符

11、合ACE)A、长度大于5ymB、长度大于10ymC、宽度小于3口mD、宽度小于1口mE、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五、简答题(4题,20分)1. 简述常用的液体吸收管的类型以及使用的釆样流量范围?答:常用的液体吸收管包括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釆样流量大型气泡吸收管一般为0.52.0L/min,小型气泡吸收管0.11.0L/min,多孔玻板吸收管0.11.0L/min,冲击式吸收管为0.52.0L/min,当釆集气溶胶态化合物时为3L/min。2. 简述釆样点的选择原则?答:釆样点的选择原则是: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

12、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釆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釆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釆样;4)釆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3如何对室外、室内WBGT指数进行计算?答:1室外:WBGT=湿球温度(。0x0.7保球温度(C)x0.2+干球温度(C)x0.12室内:WBGT=湿球温度(C)x0.7+黑球温度(C)x0.34.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对加标量有哪些要求?答: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加标量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

13、.52.0倍,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加标量应和样品中所含待测物的测量精密度控制在相同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作如下规定:(1)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并应注意对样品容积的影响;(2)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3)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4)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5)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六、论述题(2题,20分)1. 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4、?答:1)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釆样的要求。2)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釆样的要求。3)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釆样的要求。4)在釆样的同时应做样品空白,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釆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釆样器釆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5)釆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釆样器釆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6)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釆样时,应釆用防爆型空气釆样器。7)釆样过程中应保持釆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釆样时应记录釆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8)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釆样体积,在釆样点温度低于5C和高于35C、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

15、于103.4kPa时,应将釆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釆样体积。9)在样品的釆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10)釆样时,釆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11)釆样时,应在专用的釆样记录表上,边釆样边记录;釆样记录表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被检测单位名称、釆样仪器名称、检测项目、样品唯一性编码标识、釆样地点和日期、环境参数、釆样流量和时间、两名釆样者签字、被检单位陪同人签字等。特别要详细记录釆样时釆样点空气中待测物浓度的状况和劳动者接触状况。2. 如何进行气相色谱仪色谱分离分析条件的选择?答:气相色谱分析的关键是物质的分离问题。两物质要达到完全分离,必须同时满足:第一是两物质的色谱峰的距离足够远;第二是色谱峰必须很窄。为达到上述两个条件,从以下几点进行优化选择: 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载气流速快,分析时间短;流速慢,分析时间增长。检测时,一般都有一个最佳流速,可以使柱子的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