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说课稿 (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506715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小数》说课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循环小数》说课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循环小数》说课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循环小数》说课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循环小数》说课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小数》说课稿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小数说课稿 循环小数是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的教学是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知到除了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自我评价】 上完这节课,我个人认为具备以下优点: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在例题的教学中,先出示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我们班的刘一帆代表我们班参加400米跑步,为了获胜,了解去年的冠军成绩,让学生比较谁跑得快,引入主题。这是学生身边的事物,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了学生真实的感受,让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在比较以后发现刘一帆的速度快,提醒学生

2、要热爱体育锻炼,体验到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为班级争光。二、注重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 竖式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新知”,但是它们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不可缺少的形象生动的模型,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进行计算,同时引导学生做到哪一步就可以了?为什么?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发现规律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使学生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十分自然的状态下逐步进入“角色”,让学生经历竖式计算-循环小数的概念-判断-循环节有限和无限小数的过程,真正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三、结合新旧教材,通过新理念灵

3、活处理教材。教学前,我认真的学习了新旧教材,发现旧教材把循环节概念的教学放在补充知识栏里,而新教材是把它作为新授课的内容,我认为教材的这样改是为了突出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渗透符号化思想,让学生明白简洁明了的符号是数学的普遍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学生认识循环小数概念之后,接着让学生学习循环节的知识,从而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了方便。四、重视点拨生成,关注评价激励本节课中,为了增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我充分注意对学生各个环节回答问题的点拨引导,当学生的思路遇到阻碍时,我总是想办法用精炼简短,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加以巧妙点拨,使他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在例9的教学中,通过计算

4、得出两道算式的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比较发现第一小题是从小数的十分位起,数字5不断重复出现,第二小题从小数部分的百分位起,数字45不断重复出现,正是由于相同余数的重复出现,导致了商的相同数字重复出现。而当他们的回答出现错误、偏差时的时候,我也不会轻率否定,而是用充满激励性的语言给予鼓励。对于学生正确或出彩的答案,我也尽量用不同形式的语言给予热情肯定。【问题反思】回顾本节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需要认真反思,深入研究。一、课时容量过大,教学任务偏重为了尽可能地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本节课安排了较多的内容,如: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简写法及读法等内容概念较多,又比

5、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从导入新课入手,一直到讲授完全部内容,所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有的环节就不够扎实,学生练习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学生体验感悟肤浅,一些内容挖掘不够深刻。二、过程不尽完善,环节略显粗糙由于时间紧张,只有两个小时,所以,我对教材的解读虽然能做到新旧教材结合,但也只是匆匆地读上一两遍,对教参的学习也有点浮光掠影,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考虑不够周全,设计教案时也属于粗线条,一些值得揣摩体会的细节被忽略了。比如引入不够出彩,创设了找规律111、222、333、111、222、333 美洋洋、喜洋洋、懒洋洋、美洋洋、喜洋洋、懒洋洋、 这样的情景,感觉这个情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

6、,并且两道题是一样的类型,没有变化。练习题的设计也比较单一,只有两组判断题和让学生说出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没有结合本节数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变式练习题,也是因为容量较大,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三、媒体使用过简,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受到比赛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制作了简易的PPT演示文稿,但都比较粗糙简单。因为不能连接网络,所以演示文稿素材就非常有限,基本上就是一些纯文本的东西,缺乏图片、声音、视频等丰富的信息。制作技巧上也不够完善,一方面缘于自己对PPT软件操作还不够熟练,另一方面缺乏认真细致地设计布局,背景单调,文字颜色、字体方面还可以再加以装饰,达到美化视觉效果的目的。

7、【课堂重建】如果能够有幸再给我一次机会,重新执教本课,我将在深刻反思总结自己本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不足之处做以下改进策略和设想。一、充分准备材料,优化课堂引入。为了让情景引入更具魅力,尽量把枯燥的数学计算结合有趣的生活实际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设计一个故事情景,学生在自己讲故事中体会到不断重复的现象说出:依次不断重复、永远讲不完等循环小数意义中的关键性词语,为后来的学习的重点作了必要的铺垫。二、锤炼课堂语言,优化探究环节 因为没有深入地打磨,教学语言显得有些生涩,衔接过渡不够自然,而一些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言也不够精炼,今后,将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克服课堂语言的缺陷。本节课学生的自主

8、探究活动较多,教师既要全局把握,又要顺其自然,不能为了多完成几道练习,而主管裁断时间安排。如,学生在自主探究循环小数概念时,应充分让学生先算一算,再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得出概念,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三、合理设置练习,优化变式过程。为了练习的合理性,再次重建时,我准备采用各个击破,在给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时,出一组判断题,如:32.7272是循环小数。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一改题目:要使32.7272成为循环小数,应怎么改?而不是满足于学生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这样让学生明白在循环小数中省略号的作用。在练习时,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出题,如,一人出循环小数,另一人用循环节表示,在互相出题中使学生牢牢记住,只有那些小数部分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才是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它的循环节。四、学习制作课件,优化课堂效果。在课件的制作上花点功夫,让课件更多地服务于课堂,减少板书的时间。 总之,这次高难度的教学竞赛,不仅锻炼了我的教学能力,更不断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自己的种种不足,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些经验,会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基石,鼓励我不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