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506474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小说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聚会,而阅读教学就是以既成性文本为话题,教师、学生在“思考”这面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围绕话题而展开的聚会。那么,如何找准文本切入点,确立师生共同探究的话题成为这次聚会有无成果的关键。下面就小说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看法。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安排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对于小说阅读教学的设计应考虑三个方面:首先是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明确人物、环境、和情节三要素在文中的体现;其次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出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第三是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积

2、累小说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小说主题的解读,要提倡理解的多样性,以此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在选择探究的切入点时,应充分考虑话题所能涵盖的多维性以及学生认知程度所能达到的层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我设计了一个辩论话题:菲利普夫妇“是否可以躲开于勒”。 正方:绝对不会躲开,因为于勒是菲利普夫妇的亲兄弟;反方:坚决躲开于勒,因为菲利普夫妇有自己的苦衷。于是学生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站在各自立场展开讨论。正方自然根据通常的说法把小说的主题概括为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

3、间的金钱关系。他们认为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之所以变化无常,完全是亲情的缺失,是因为“钱”字作怪;小说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兄弟骨肉,即使近在咫尺,也六亲不认,不就是因为没有钱吗?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反方一个学生发言:“我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是值得同情的。” 我问:“为什么呢?”学生说:“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上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份家产,因为于勒的恶行,菲利普夫妇一家的生活被拖累到贫困中

4、不能自拔。因为贫困,菲利普夫妇的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在船上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该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因此,我说菲利普夫妇无可奈何,他只能对于勒避而远之,其实他们也是很可怜的。”我说:“说得有道理,哪个同学还能谈一谈呢?”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里,菲利普夫妇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们占有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财产。正是因为没有钱,他们全家人不得不忍受贫穷拮据的生活辛酸,正如文中说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有

5、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这样,全家人实际上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去管于勒这样一个浪荡公子呢?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时,我对大家说:“同学们在辩论中的发言都有道理,菲利普夫妇也够可怜的。但是像菲利普夫妇这样,对落难中的亲弟弟置之不理的做法是不对的。除了正方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外,这篇小说还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这就是小说主题的多维性。”通过辩论,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审视,探究出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情感的体验、口语的表达均得以很大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在设计小说阅读教学探究的话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小说文本和学生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特点,选择好小说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让教师和学生在小说阅读教学这一种特殊的聚会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冯为民)编者按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这理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因为如果教学内容出了问题,其教学的价值取向就一定出了问题,教学也就是失败的甚至是危险的。然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却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关注点仍首先聚焦于

7、怎样教,并未首先关注教什么。小说作为纯文学体裁,是作家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形象载体,是作家精心锤炼和建构而以形象世界所呈现的创造产品。面对这样的教学文本,该如何准确确定其教学内容呢?本期我们特别约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冯为民老师来谈谈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小说一旦进入了教学情境,就不是小说仅有的原生价值(传播信息的价值)了,而是成了具有教学价值(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教材,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阅读文本。一篇作为教学文本的小说内容不能简单等同于现成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蕴涵在该小说内容之中的,有时又恰恰是生成的超出该小说之外的内容,这种此言而彼意的收获恰恰是喜出望外的难以预设的重要教学内容

8、。小说作为教学文本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必须通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来达到教学目标。要准确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首先就必须厘清教学内容是什么。简单地说,教学内容是指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课程的要求,是教材的诉求,也是学生的诉求。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固守语文学科本质,又体现文学作品的特质。语文教学自然以语文教材为载体,语文教学内容当然包含语文教材内容,但比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得多,绝不能把语文教材内容直接当做语文教学内容,教语文绝不是教课文。从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的关系来看,

9、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具体的小说为载体,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是语文教师处理作为具体教材的小说的结果,语文教师必须对作为教材的小说内容进行教学化处理。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小说更是如此。这既给语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许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也给语文教师在可以教什么、适宜教什么、实际教什么、教的效果会如何等方面的选择与预测提出了难题。因为如何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应该教什么和不应该教什么是有一定规范的,是有章可循、有范可依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有选择和判断其教学价值和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

10、。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语文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素养与能力。但不管困难有多大,极富艺术张力的小说一旦进入语文教学视野,就具有了其特有的教学价值,其教学内容指向就必须是相对集中的。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有关小说教学的目标为依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小说教学的总目标可概括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具体而言,作为必修课中的小说的教学内容则定位在“了解”和“鉴赏”上。“了解”要求并不高:了解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鉴赏”的要求则相当高:“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

11、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作为选修课中的小说教学,则要求更高: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朗诵小说,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相互交流。这些就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必修或选修小说课时必须清楚的教学内容,教学

12、小说时也只有如此确定教学内容,才能使小说教学上出真正的语文味和文学教育味来。就具体的小说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却是要因文而异的。这里的“因文而异”不是指教学内容的随意和盲目,而是强调四个“关注”:关注编者、关注作者、关注学生、关注教者。从关注编者的角度看,小说一旦成为教材,就一定具有了编者所认可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材层面的小说,有的已明显带有编者对如何确定有效教学内容的暗示、点拨与引导。教材的编写过程既需依据课程标准,又需顾及整体体例,还需立足文本特点,并最大可能地预设其应该承担的教学价值,其中包括可以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用教材教时,便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过程实际已进行了某些教学化处理,如

13、提示、注释、相关链接、练习等,一旦把握好教材编写意图,就能较快地零距离接触到教材的教学层面。不过编者意图有时是显豁的,有时则是相当隐蔽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用慧眼去发现。如编者的模块观、专题观、板块观、单元观、单篇观等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具体小说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语文教师必须用心揣摩。语文教师如果领悟了编者意图,则教学内容就容易确定得多,且从教学进程看,其在“积累整合”“应用拓展”等方面更容易走捷径,更容易见成效。从关注学生的角度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起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可能起点(“学生可能知道什么”),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差异,准确断定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和将要达

14、到的更高目标,即“学生需要什么”和“学生将需要什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更要建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链接。因为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小说文本,实际上就是面对一个陌生世界,其中存有一个“此在”与“彼在”的鸿沟。如何引导学生融进小说文本、整体把握文本是发掘小说文本资源、确定教学内容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消解学生陌生感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以让学生在温故而欲知新的期待中渐入佳境。为学习者确定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差异,以学定教,确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教给学生什么”,还要顾及学生“想学什么”。从关注文本的角

15、度看,语文教材是以文本形式构成的教学内容的载体,语文教材文本资源无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进入教材的具体小说并不就等于是教学内容,而小说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尊重文本,精心解读文本,力求发现文本的艺术本真并在领悟中学会自我构建,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小说文本是小说这类文学作品唯一静态的存在方式,也是小说这类文学作品进入阅读教学视野的唯一起点和中心。小说文本是一种非在场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的文本只有经过解读才能进入鲜活的生命形态,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小说自身所呈现的形象世界,去领略小说所展示的特有的艺术魅力,上出小说教学的特质来,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作为小说文本,在

16、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必须把准四个基本点:一是作者所再现的经验世界,二是作者所构筑的精神世界,三是作者所展示的言语智慧,四是作者所呈现的艺术范式。这四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有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经验世界,也许作者所再现的经验世界是多样的,且经验世界的多样性能折射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世界的绚丽多彩,但教学中绝不可让学生把作者的“经验”经验化;教师可带领学生细腻地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但不能强求让学生“具有”与作者相同的情感;教师可用作者的言语智慧训练学生的言语智慧,但不能要求学生一味地效仿而不顾语境;教师可启发学生领悟艺术范式的妙处,但不可视此范式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总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在小说的领域谈艺术问题,谈文章写法,需要语文教师以鉴赏的姿态带领学生进入优雅的鉴赏氛围,不断地发现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从关注教者的角度看,小说教学内容是蕴涵于小说教材内容之中的,需要语文教师对小说文本作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