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505590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作家 朋友: 初冬时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迎来了参加昭通作家创作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作家朋友。你们的到来是对我们人民的关心和厚爱,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县委、政府以及万各族人民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代表县委、政府将的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县情 ,因曾拥有盐井产盐并设渡口渡汛而得名。古为僰人居住地。年正式设县,定名为盐津。自古为中原入滇要道,是云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门之一,素有“滇川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乡镇。年末,总人口万

2、人。县城座落于关河两岸狭窄的斜坡峭壁地带,海拔米,总人口近万人,分为老县城和黄葛槽XX县区两个片区。X县区占地公顷,XX县区面积公顷。昆水公路、内昆铁路从南至北穿城而过,尤其是内昆铁路在老县城有米隧道,被喻为全国唯一通“地铁”的县城,而今正沿昆水公路在新XX县区之间构建独具特色的“十里长街”。 就全县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县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山势陡峭,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势以高中山为主,呈南高北低状。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立体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湿润、偏暖。年平均气温,降雨量毫米,日照小时,无霜期天。 二是区位交通

3、优势明显。盐津地处滇川结合部,位于云南东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承袭古代文明,盐井渡(今县城)早在清朝时期已发展成为滇东北与四川西南结合部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和物资集散地,历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省道昆水公路纵贯县境乡镇余公里,内昆铁路设有个客货站场,随着盐电公路、麻水公路的改造和普桧公路的修建,周边县区大量的人流、物流将从这里集散。这里还是长江经济带、攀西六盘水经济区的腹心地带,是金沙江流域片区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工程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的前沿,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三是民族文化底蕴厚重。秦开“五尺道”后,盐津随之演变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长久的商贸过往、人员交流,促使中原文

4、化、荆楚文化、夜郎文化、巴蜀文化与滇中文化在此交汇融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川半”文化,文化的沃土孕育出勤劳淳朴、顽强不屈的盐津人民,造就了一批知名度甚高的专家、学者和文人墨客,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饮食文化习惯。厚重的文化底蕴不仅展示着盐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做大文化产业的源泉。 四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铸就了盐津山上有资源、地下有矿藏、沟里有能源,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矿产资源有无烟煤、铁、铜、硫、石灰石、石英砂、方解石等余种,其中无烟煤储量约亿吨,石灰石遍布全境,不仅储量丰富且品位甚高。水资源有大小河流溪沟条,其中常流不断条,水能蕴藏量万千瓦。旅游资源有以唐袁

5、滋题记摩崖、秦开“五尺道”、僰人悬棺、西汉墓群、宋阿杓王墓、三宝山石刻、夷都山遗址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有莲花溶洞、长胜溶洞、三股水倒流瀑布群、白水江漂流、朝天马云霞、老黎山佛光、白老林瑞气、天宁寺钟声以及独特怪异的天生桥、喊泉、活石头等自然景观。森林资源有用材林科种,经济林果以茶叶、蚕桑、五倍子、竹类、黄柏、杜仲、干果为主,特别是在茶叶和五倍子的开发上,“苗岭碧芽”、“摩崖银毫”、“苗岭松针”、“靓颜苦丁茶”等茶叶品牌和“天林”牌系列单宁酸产品已获国内外大奖或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生物资源有乌骨鸡、油菜、蔬菜黄瓜、薇菜等,尤其是盐津乌骨鸡享有“肉之首、药之冠”的美誉,其营养和药用价值均超过江西泰和

6、乌鸡,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产业。 五是生态环境较为良好。优越的气候条件,塑造了盐津较好的生态环境。据年森林资源调查显示,全县有林地万亩,占总面积的,其中原始森林达万亩。通过数年实施长防、中幼林扶育、封山育林、天保、退耕还林等工程,目前全县林地已上升到万亩,植被覆盖率达,森林覆盖率达。 近年来,县委、政府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县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年,实现盐津生产总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个私经济增加值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尤为可喜的是,截止

7、目前与外商签订合作项目个,协议引资近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已超过亿元。 二、战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后,我们围绕中央、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深化县情认识,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营造滇川通道,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工业进程,创建乌鸡之乡,兴建城乡集镇,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后发优势,确定了将盐津建成“交通枢纽县、生态屏障县、能源建材县、乌鸡基地县、过境旅游县”的定位目标。同时,绘就了盐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三步走的发展蓝图:第一步,到年,国民经济以以上的速度递增,实现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第二步,再

8、经过年努力,进一步打牢发展基础,基本消除贫困,县域经济整体势力不断增强;第三步,到年经济发展赶上全省中等县水平,与全市全省同步进入小康。 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走好建设小康盐津的第一步,我们认真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明确提出了本届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提出了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抓发展、调结构、育支柱、攻扶贫、增投资、重引资、促改革、兴科教、强党建、保平安作为任期的主要任务,举全县之力,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实现。 当前,我们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

9、竞争优势。我们认为,第一,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处于金沙江流域片区开发和攀西六盘水经济区的腹心地带,置于“两站”建设的前沿,同时昆水公路和内昆铁路贯穿县境。第二,资源比较丰富。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水能资源蕴藏丰盛,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强劲的竞争优势。第三,发展机遇千载难逢。特别是溪落渡、向家坝两座巨型电站的动工建设,以及水麻高速公路、普桧专用公路的全面修建,必将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上述情况表明,盐津加快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为此,我们从未来五年的战略选择、工作思路和面临机遇出发,着眼于全县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工业基础比较脆弱、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大以

10、及自我发展能力比较低的实际,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农业稳县、工业X县区、三产XX县区、开放活县”四篇文章,全力构建“两站”建设人流、物流集散枢纽和后援服务基地的发展理念,以此为动力,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稳县”这篇文章上。我们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来研究农村经济,不断推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力度,依靠良种良法的推广、耕作技术的改进、复种指数的提高,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粮食

11、产量;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生态农业、培育主导产业作为重点,切实扩大畜牧、蔬菜、干果、油菜等生产规模,继续培育壮大茶叶、蚕桑、五倍子、竹子、乌骨鸡等五大优势农产业;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走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小产品与大效益对接,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与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打造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创造名优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定不移地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机构、合作经济组织

12、、企业、个体户等形式,为生产者、经营者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 在“工业XX县区”这篇文章上。我们在积极构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同时,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切实走好“电矿结合”的工业发展路子,逐步培植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的优势工业企业。从当前实际出发,县委、政府已下定决心抓好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采矿业,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的水电业,以电石、铁合金生产为主的冶炼业,以水泥、页岩砖、砂石料生产为主的建材业,以优势农产品开发为主的加工业。力争通过年的艰苦创业,使原煤生产达到万吨,电力装机达到万千瓦,建成云南最大的电石生产基地,同时使优势农产品加工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形成个产值亿元

13、以上的工业企业,使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以上,创税超过个亿。 在“三产XX县区”这篇文章上。我们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调整现代经济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X县区域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盐津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一方面,我们将通过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用“经营城镇”的理念,加快新XX县区和沿江沿路重点集镇的建设步伐,让更多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各种所有制形式,特别是通过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成为加

14、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开放活县”这篇文章上。我们将在现有对外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树牢“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的观念,着力解决好重招商、轻服务的问题,用“走出去、请进来”办法,不断扩大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借助外力发展自己。重点要对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以及所有第三产业实行全方位开放,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等举措,广泛吸引外商、外资通过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县的资源开发。特别是力求多让一些有影响、势力强、知名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我们县安家落户,成为推

15、动盐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 在“两站”建设这个机缘上。我们借助处于“两站”建设前沿的优势,切实打造“通道、集散、补给、休闲”四大功能,全力构建盐津在“两站”建设中的人流、物流集散枢纽和后援服务基地。一是全力打造通道功能。围绕水麻高速公路、普桧专用公路、盐电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积极支持配合好建设方的工作,切实搞好服务,并借助交通大改造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县、乡、村三级公路改造和出省通道建设的力度,切实提高运载能力和质量,努力缩短通往外部大市场的时间和距离,促使交通大通道尽快在盐津形成。二是全力打造集散功能。抓住交通枢纽逐步形成必然带来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高速增长以及三峡总公司在普洱建

16、设溪洛渡电站专用大型货场等机遇,努力把盐津建成滇川通道上富有活力的物资集散地,同时积极发挥内昆铁路站场的集散作用,促成大物流、大流通、大开放格局在盐津率先形成。三是全力打造补给功能。通过建造“两站”建设最大的生活补给基地,带动电力、煤炭产业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按照远抓林果近抓畜牧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加快优势农产业的开发;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推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强化教育基础,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与“两站”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全力打造休闲功能。充分利用好地缘优势,加强集镇建设,拉动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的设施建设,开发更多的避暑休闲和农家乐度假娱乐场所,实现门类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旅游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