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505241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9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1. 案例题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答案】(1)传授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4)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2. 单选题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组织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做中学,这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问题1选项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活动课看D.学科课程【答案】C【解析】3. 单选题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问

2、题1选项A.课程目标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类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科书的编写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4. 单选题个人因担心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的出现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是()。问题1选项A.抑郁B.愤怒C.狂躁D.焦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压力与心理反应。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过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种。5. 案例题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

3、素。【答案】(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差异。6. 案例题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维持班级的纪律。【答案】错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等各项工作。维持班级纪律只是其中的一项工作。7. 案例题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答案】(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

4、准备。8. 案例题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答案】(1)信息保持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1分钟。(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9. 单选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 )问题1选项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D.初中到高中阶段【答案】A【解析】10. 单选题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种现象说明心境具有( )问题1选项A.稳定性B.弥散性C.广阔性D.暂时性【答案】B【解析】11. 单选题我国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

5、立初期的学制是()。问题1选项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2. 案例题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马老师在“燃烧与灭火”一课的备课中,反思以往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存在的问题,深深认识到“燃烧与灭火”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仅仅通过课本和几个实验,不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完整的体验和认识,难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

6、标。于是,马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除讲解相关的知识外,还通过网络图片、动画、视频材料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燃烧的利与弊”“火灾预防和安全救护”“消防安全标志”“灭火器”“火场逃生”等知识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最后,组织学生对本课主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既掌握了完全的知识和理论,又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安全意识,发展了科学素养。问题请依据教学过程的某些规律或教学原则,对马老师的教学进行评析。【答案】(从依据的教学过程规律出发)马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学生主要是通过间接性经验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其基本步骤是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其中理解是中心

7、环节;任课老师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内容,有较好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2)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马老师既有讲授又有演示,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内容要求展开充分讨论,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或(从依据的教学原则出发)马老师主要贯彻了:(1)直观性原则。教师不仅进行讲解,而且通过网络图片、动画、视频材料等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对“燃烧与灭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与理解。(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讲授“燃烧与灭火”原理的同时,有机结合生活实际,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3)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师

8、还对学生进行了火灾预防和安全救护的教育。体现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13. 单选题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 )问题1选项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学制D.多轨学制【答案】C【解析】14. 案例题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答案】(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規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15. 单选题“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

9、具有( )。问题1选项A.差异性B.社会适应性C.自然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莲出于污泥而不染”正是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16. 单选题杨华最近对学习、娱乐没有兴趣,觉得生活没有价值和意义,常常感到前途悲观,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和无助。他的这种消极情绪属于( )问题1选项A.抑郁B.悲哀C.焦虑D.恐惧【答案】A【解析】17. 案例题人格不具有稳定性。【答案】错误。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

10、人格的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18. 单选题一个叫苏珊的美国小孩,患癌症化疗后头发几乎掉光了。为了遮住秃头,出院后回到教室时,她戴上了帽子。可是,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每个同学和她一样都戴着一顶帽子原来,老师知道苏珊将重返校园,就提前对班上的同学郑重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帽子,大家都要戴自己喜欢的帽子上学。”老师的意图是( )问题1选项A.统一班上同学的仪表B.组织开展对帽子的研究C.通过戴帽子了解学生审美差异D.保护学生自尊心免其受到伤害【答案】D【解析】1

11、9. 案例题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答案】(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20. 单选题我国首次提出“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出自( )问题1选项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200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D.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答案】A【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