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恰当提问与追问技巧的使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0134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恰当提问与追问技巧的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中恰当提问与追问技巧的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中恰当提问与追问技巧的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中恰当提问与追问技巧的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恰当提问与追问技巧的使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中恰当提问与追问技巧的使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员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广为运用,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

2、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我认为在课堂中巧妙应用提问语追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提问与追问,要注重问题的随机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的主动性,而且能

3、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进行一张一弛地学习。选择好提问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员思维共鸣,激发学员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员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其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员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再次,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员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员寻

4、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教学提问课堂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员,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结果。比如在教学与人为善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善行大搜索”,要求学生搜索身边的善行。学生回答异常丰富,有的说:“我生病了,XX同学帮我买药,关心帮助我。XX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去帮孤寡老人洗衣服。我的外语成绩不好, XX同学帮助我学习。”有的说:“XX 同学在路上扶着老人过马路。也有同学说:“上个

5、月,我有事耽误了课程,XX 同学帮我补课。”这时,教师就抓住时机进行现场采访:“这位懒男同学,我想问你,在你的脚扭伤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我当时很懊恼,不知道一个人怎么办。”教师继续追问:“这时候你最希望同学怎么样?又最不希望他们做什么事?”“我希望能得到同学的帮助。我最不希望他们嘲笑我。”学生坦率地回答。“那么,当你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之后,你又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教师穷追不舍。“我很想说:谢谢你们,是你们帮助我度过了难关。”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直到理解变

6、得更加准确、全面、深刻为止。二、追问与提问是有目的,要注重问题的实效性提问与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很多教师认为提问与追问就是多提问题,满堂都是问题,却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提问与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员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员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员的求知心理的效果。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员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

7、此时学员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员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员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如教学在竞争中成长时,在讲到“感受竞争”时,教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参与过竞争吗?刚刚结束的拔河比赛结果呢?”学生齐声回答:“我们输了。”教师又问:“拔河比赛你们总有一场嬴吧?”学生又齐声回答:“没有,我们第一场就输了,被淘汰出局了。”到这里,似乎和教师课前的设想偏离了,此时,教师接着问:“那么,你们就谈谈竞争失败的感受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

8、师继续问:“那你们在其他方面有过成功的经历吗?”“有,语文的美文诵读我们班拿了第一。”一位男生非常自豪地回答。教师还问:“那谁能讲讲这次成功的感受呢?”由此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辨析。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这样才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三、提问与追问是知识的提升,要注重问题的人文性有教育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应该学知识,更应该学做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譬如在在竞争中成长中,教师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有两位同学,一位叫张青,一位叫李樊,两人

9、既是好朋友,又是竞争对手,一直以来张青都没能在考试中超过李樊,非常懊恼,这次期中考试,张青超过了李樊5分,但发现加错了8 分,设问:改还是不改?一时间,在学生中产生了两种意见,争论不休,这时,教师就要求同学们举手表决,大部分表示赞成改成绩,教师表扬同学们的正直思想。可是这时教师也发现在举手的同学中,有小部分人是迟疑之后才慢慢举起手的,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问:“你的手举得比较慢,你是怎么想的?”一位学生有点难为情地说:“我开始想,张青好不容易才能超过李樊,不能让这种胜利就这么快改变吧。可我后来看大家都赞成改成绩,我想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所以我就又举手了。”教师接着问:“那如果是你,你遇到了这种情

10、况,你会怎么做呢?”“我会改回原来的成绩。”“为什么?”教师继续问。“因为成绩不真实,很不安。”学生比较直白地回答。教师接着还问:“那你改回成绩之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那会觉得很坦然。”教师要利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通过对身边相关的生活案例的追问和分析,让学生懂得人生的道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人,从而作为自己今后行为的一种借鉴,一种指导。四、提问与追问要放大思维矛盾点,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考,由于学生思维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利用学生思维的冲突点,辨证思考之后实现情感教学目标。在与人为善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两段

11、质文字资料,是2008 年5月汶川地震之后各地的赈灾情况。一段是一位名叫张祥青的企业家,他在赈灾中捐款1.1 亿元;另一段是一名流浪老汉,名叫许超,他在赈灾捐款中分两次捐出他所有的积蓄,一共105 元。教师提问:“这两人的善举谁让你更感动?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前者,但更多的学生认为是后者,因为流浪老汉是倾囊而出的。教师紧接着问:“那是不是说流浪老汉更善呢?”学生陷入了思考,在讨论之后,学生一致认为:两者都善,虽然两人所捐赠的金钱有天壤之别,但无论是谁,在捐赠时他们都是全心全意的,不计回报的,因为善不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的。一个提问与追问,让同学们从对他人的评价和辨析中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生活处处都有善,生活中处处都能表现善,善不在于金钱多少,在于爱心。“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教师应当致力于实施有效的教学,使这支火炬烧得更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提问与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在有效的提问与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