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0129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次篇: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2004-12-0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对产品的要求是式样新、价格低、质量高。产品质量的凹凸,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据中国商报1999年8月9日报道,有关部门对全国69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的调查,1998年干脆质量损失占工业增加的2.12%,仅据此推算,199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20046亿元,质量损失达425亿元。所以,核算产品的质量成本,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留意。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ul,TQC)。在适时生产系统下,要求原材料、半成品刚好运达下一生产过程

2、,使尽量做到“零缺陷”。若出现废品,则会导致生产系统的混乱,引起连销反映造成较大的损失。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放在操作工人而不是专业检验人员上面。在这种方式下,在每一道工序上实行自我质量监控,发觉问题马上实行措施加以改进,进而实现缺陷在生产第一线上瞬时的自动限制,不允许让任何一件有缺陷的零部件从上一生产工序转移到下一生产工序。一、 质量成本的内容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费用。质量成本按其核算内容的宽窄,可分为广义的质量成本和狭义的质量成本两类。广义质量成本是指干脆或间接用于质量方面的全部费用,如从产品投产前的市场调查直到产品售出后的市场信

3、息反馈等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所谓狭义质量成本是指那些干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费用。我们这里所说的质量成本,是指狭义的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按其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等4类。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如生产工序质量限制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费、参观费等。鉴定成本是指对于从外部企业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所进行的质量检验,及对本企业完工产品和零部件所进行的一次合格检验所发生的费用,如各种检验工具的购置费、修理费、检验部门的管理费用等。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从投入生产到出厂前由于质量问题而发生的费用,它包括废品损失、

4、返修费用、因质量问题而本工序停产所发生的损失等。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售出后及客户在运用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如产品的三包损失、派遣人员赴外地检修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降价损失等。上述质量成本是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为了明确经济责任,考核各单位、部门质量成本的支出状况,还要按质量成本具体发生的地点进行分类,以便考核其质量成本指标的完成状况。依据这个标记,可将质量成本分为生产部门、销售部门、检验部门、全面质量管理部门等部门的质量成本。对于发生的质量成本按上述责任单位进行归集,责任明确,费用归集便利,能更好贯彻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一般状况下,预防成本可由全面质量管理部门、

5、检验部门和供应部门负责;鉴定成本可由检验部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可由生产车间负责;外部损失成本可由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负责。二、 质量成本的核算体系质量成本同产品成本既有联系也有区分,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支出,而质量成本的大部分费用都包括在产品成本中,只是质量成本还包括销售费用的一部分。因此,质量成本的很多数据可以从现行成本核算的账簿中获得,不须要重新设立独立的质量核算体系,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在核算时,应对现有的账表格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核算质量成本的须要。质量成本的核算程序可分述如下:1 宣扬打算广泛宣扬核算质量成本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的重要作用,并对有关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对质量成本的概念、内容、计算方法有全面的了解。2 组织落实凡是与核算产品质量成本有关的部门,都应指定特地的或兼职的成本核算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登记有关质量成本的开支,使全厂形成一个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保证质量成本核算的精确性。3 编制质量成本安排质量成本安排的制定,应本着先进合理的原则,使各部门能在质量成本安排的指导下,不断降低质量成本。4 制定各部门质量成本的具体的组成内容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前,那些费用是属于质量成本的内容,应由那个部门负责,应做一个统一的规定。其基本原则是:凡是干脆同产品质量有关的费用,就应计入质量成本,否则,就不应计入。在各

7、部门归集质量成本时,要按质量成本的经济内容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4个部分归集,以便于厂部会计部门汇总和分析。5 日常会计核算日常的会计核算时,应对现行成本核算的账表格式进行必要的修改,对于各职能科室发生的质量成本,可在费用明细账中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因而,就可以在“废品损失明细账”中进行核算。6 质量成本报告月末时,为了总括反映质量成本的状况,各部门应编制“质量成本报告表”,以便具体反映各部门质量成本的状况。“质量成本报告表”的格式如下: 车间(部门)质量成本报告表单位 年 月 日项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合计小计小计小计小计合计7 编制质量成本汇

8、总表有末时,厂部财会部门应依据各单位报送的质量成本报告表,汇总编制质量成本汇总表,其格式如下: 质量成本汇总表 年 月 日部 门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合 计合 计三、 质量成本的分析核算质量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应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质量成本的分析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 按质量成本各组成项目进行分析在一般状况下,假如企业产品质量降低,其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就会增大;假如产品质量提高,则其预防成本和鉴别成本就会渐渐提高。如何找出它们之间的最佳比例关系呢?我们一般把质量成本划分为三个区域,其划分标

9、准如下:改进区域最佳区域十全十美区域损失成本70%损失成本为50%鉴别成本超过损失成本事故成本40%预防成本10%预防成本为10%鉴别成本50%在改进区域里,损失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大,因而应探讨改进的措施,削减成本的发生;在最佳区域,质量成本各项目的比例还是较为合理的,所以,要力争保持在这个水平上;在十全十美区域里,则应努力削减不必要的、重复的鉴别费用,如消退重叠的、不必要的检验机构和检验程序等。2开展质量成本的对比分析利用质量成本的安排资料、本企业上年实际资料、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资料与本企业、本年、本月的实际资料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提出改进的措施。3开展各部门内部质量成本分析将本部门本期发生的

10、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具体地分析,看看那些费用是不必要的开支,那些费用开支标准过高,对于分析出来的问题,应作为今后改进的重点。4质量成本限制的重点在进行质量成本限制时,应将重点放在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上。因为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企业进行生产、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所必需发生的费用,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则不然,它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活动中失误所造成的,假如我们工作做的好,是完全可以将其限制在较低水平上的。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应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尽可能地达到IS9002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通过IS9002质量认证体系的过程,就是企业练内功的过程。该认证体系只是供应了一个基本准则,企业发展到肯定的阶段须要规范化管理,引入IS9002质量认证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规范化的机制。该认证体系是一个封闭循环管理系统,事事有记录,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要追究那个环节的责任。该制度就是以制度管人。要保证IS9002质量认证体系的水平,只有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