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座谈会交流演讲稿材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9949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座谈会交流演讲稿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经座谈会交流演讲稿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经座谈会交流演讲稿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座谈会交流演讲稿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座谈会交流演讲稿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座谈会交流演讲稿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刚刚听了几位专家的发言,受益良多。这也更加坚决了我对诗经研究的信念。作为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的校长,我想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就“诗经与诗性教育”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粗浅认识与工作中的理论作法,恳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一、对“诗性教育”的认识当今社会是一个急躁的社会,是一个迷茫的社会,人的灵魂一直在漂泊,人性的迷失,文化价值的失落使得整个社会充满功利之心和急躁不安的情绪。中华文明经历了近代的衰落,出现了崩溃式的坍塌,面对现代文明的带来的无奈与沉重代价,我们开场反思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文化复兴之梦。在这样的背景下,

2、我们学校提出“诗性教育”,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让诗性在成长的过程中飞扬,让诗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诗性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以“诗意”浸润我们的心灵,温润我们的生活,以“诗性”使人性回归,使灵魂重塑。二、对诗经的认识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我们有着悠久的诗学传统和灿烂的诗学文化。诗经就是其中最可引以为傲的,是我们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曼妙而深婉,悠扬而深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还以“经学”的身份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开展。而我们地区,在诗经时代,就是诗的文化繁盛之地,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于斯,歌于斯,劳作于斯。我们对诗经是有别样的感觉的,是诗家情怀,也是教育理想。孔老夫子周游列国

3、十四年,居卫十年,期间以诗书礼乐,开广阔教化之门,是诗经施行在教育中的先师,做出了很大奉献。所以他发出“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感慨。关于孔子和诗的阐述,最可靠的是论语,里面关于诗的最多,有十八条,而关于书的阐述那么只有四条,礼的三条,乐的六条,总说的三条。可见孔子是以诗书来教学,原有的礼乐也用来教学。诗经是我们文学的头,诗歌创作的渊薮;它为我们描绘了西周时期五百多年的社会各层的风俗画卷,是研究上古社会难得的史料;赋诗言志是当时社会贵族阶层以及各诸侯国之间交际应答的重要局部,是作为贵族王侯的一个身份与体面。所以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4、,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它在当今社会的意义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如今读诗经,研诗经在我们已成为一种读书时尚。而我们市诗经研究会就是开风气者,它为广阔诗经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三、关于“诗经与诗性教育”在工作中的作法诗经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早在诗序中就说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其中“正得失”是伦理道德功能,“动天地,感鬼神”是情感移化功能。作为一名诗经爱好者和一所学校校长的我,在施行“诗性教育”中,很重视对于诗经的学习。在如何把诗经与诗性教育相结合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第一、倡导在师生之间开展读诗经、背诗经

5、的活动。把学习诗经日常化,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组成局部,成为成长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当成任务去完成。第二、打造“诗经文化诗廊”,重视环境熏陶的潜移默化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固有设施,把我们的花廊打造成诗廊。花廊的外围是以诗经为主题的诗廊,而内侧那么是我们师生的诗句。第三、组建读书协会,组织老师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成立“诗经论坛”,定期让读书协会的老师展示自我。如今论坛教室正在建立之中,不久将投入使用。第四、开设“诗经讲堂”,安排专门的老师,在诗教教室面向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诗经赏析课。第五、创办校刊,开拓“诗经论坛”专栏,发表我们学校老师学习诗经,研读诗经的论文随笔,也欢送大家积极投稿,支持我们的工作

6、。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欢送大家多多指导!四、一点考虑我们作为“诗经时代”的重要地区,如今又是“中华诗词之市”,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和广泛的社会根底的。但,作为中华诗词文化的重镇校园诗教,目前还很薄弱,亟待开发。首先,怎样把诗经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资、怎样在校园有效开展相关的读书和研究活动,是我们今后应该致力的地方。其次,目前的阅读研究活动还处在碎片化状态,只靠我们每月一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这些转化成成果。最后,在普及诗经阅读和文化方面,还有好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些开拓工作。诗意是一种感觉,诗性是一种生命形式。学校是塑造灵魂的地方,少以一些功利之心,让美在不经意间浸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诗经与诗性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