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9823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一、单选题 1.法律体现的是()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 C.最高统治者D.国家 2.维护法律权威的关键是() 。 A.党的领导B.完善法制 C.加强宣传D.依法行政 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的说法有()。 A.完善市场经济秩序B.建立法治政府 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提高各党派执政的水平 4.()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B.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5.狭义的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2、及其工作人员B.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所有的公民和法人 1下列关于法律实施保证力量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B法律意识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道德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纪律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在一个国家里,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宪法B行政法C刑法D程序法 5在法律运行中,()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A刑事执法B民事执

3、法C行政执法D政策调控 6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执行B法律制裁C法律适用D法律监督 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党中央B国务院C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最早规定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法律是() A国家安全法B刑法C国防法D宪法 10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应当坚持()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二、多选题 1.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法是行为规范体系B.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是()。 A.法律制定B

4、.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E.法律破坏 3.我国的依法治国包括()。 A.依法治国主体是党员干部 B.依法治国主体是人民群众 C.在我国依法治国是一项简单的工程 D.在我国,依法治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 4.法律责任分为()。 A.违宪责任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D.行政责任 5.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包括:()。 A.讲证据B.讲程序 C.讲法理D.讲法律 1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有()。 A行政处罚法B高等教育法C行政复议法D公务员法 2下列各法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C城市房地产管理法D仲裁法 3在我国,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有()。 A人民

5、检察院B公安机关C人民政府D人民法院 4下述所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行政执法主体的有()。 A工商部门B公安部门C食品卫生部门D检察院 5一般来说,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D效力上的等价关系三、判断题 1.刑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 2.兵役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3.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刑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就是法律。()6.法体现的全部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7.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

6、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四、材料分析 1.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 某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涉嫌贪污巨额公款,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3条的规定,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但是法院合议庭认为,该劳模有功于国家和社会,因此决定从轻处理,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没收财产。 请运用本章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说明该合议庭的判处是否合适及其理由。 五、简答题 1.简述法的本质。 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4.简述社会主义民

7、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2简述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3简述法律上的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六、论述题 2.大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的法律权利观和法律义务观? 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2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 2.C 3.B 4.B 5.C1A;3B;4A;5C;6C;7C;8D;10D。 二、多选题1.BC 2.ABCD 3.BD 4.ABCD 5.ABCD1ACD;2ABD;3AD;4ABC;5ABC。 三、判断题 1. 2. 3.4. 5. 6. 7

8、.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略五、简答题 答案:略六、论述题 答案:略五材料分析题 11998年,山东省日照市一伙歹徒在街头行凶,110巡警接报后迅速出击,歹徒逃至一刘姓小院,搏斗中,刘家小院的萝卜地被踩得一片狼籍。户主刘崇汉向公安局提出索赔.这一幕被当时跟踪采访的记者手中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来。节目播出后,刘崇汉受到所在单位一系列的处分和惩罚,也遭到了市民的一致谴责。后来,为避免干扰,刘也不得不搬了家。 单位负责人:“索赔萝卜影响了单位的形象,使得公司没有评上当年的市局先进,公司上下引以为耻。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角度,损坏东西要赔偿,可现在是和平时期,就那么几十棵萝卜” 参战巡警:“咳,几十个

9、萝卜.听说那个姓刘的户主挨了单位的处分,我们这心里也过意不去。当时他管我们要萝卜,确实很气愤,可事情已经过去了,总得让人家有一个认识过程吧”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关系 (2)案例中是否存在与法律思维相悖之处? (3)此案例反映出怎样的法制观念水平? 第七章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法的本质是什么? 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2)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简述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10、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简述法律上的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一般来说,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 特征: 首先,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其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 再次,证据要具有关联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

11、用。 4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项: (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4)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5)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6)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四论述题 2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12、的前提。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2)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 五材料分析题(略)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3X超市近来经常失窃。一天中午,女顾客张某

13、到该超市购物,当她离开超市时,保安人员怀疑张某有盗窃行为,责问张某,张某坦然加以否认。保安认为张某态度不老实,责令女服务员对张某进行搜身,但一无所获,保安不得不放张某走。请思考:超市保安对张某的搜身是否合法?为什么?4席某与刘某1997年建立恋爱关系之后不久,于1998年2月登记结婚。婚后,刘某长期不主动找工作,赋闲在家,没有收入来源,席某多次劝说无效。刘某患有妇科疾病,虽经多次治疗仍未根治,因此一直不能生育子女。由于双方婚前不了解,导致了婚后生活的不和谐局面。席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寻求婚外的慰藉,便有了第三者。2004年3月,席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并依法分割共同财产。在庭审过程

14、中,双方对婚前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并无太多争议,刘某的委托代理律师突然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证据,是刘某为 证明席某具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委托私人侦探偷拍制作的光盘资料。原告席某的代理律师对此证据的合法性提出了异议。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是对被告偷拍录像的证据证明力问题。法院认为,证据的基本特征有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对偷拍录像的客观性和关联性均无争议,对于它的合法性则看法不一。所谓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依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的程序而取得的事实材料。它除了要求证据的形式应当合法外,还要求证据的收集、提供甚至审查等环节也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案例中的席某作为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同居,不具有法律规定的值得保护的合法权益。录像虽然涉及第三者隐私,但是其制作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