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9648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根据市委的部署,我们安排农口各部门分析了上半年的情况,研究了下半年的工作,并下去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形势分析 上半年农村经济的 基本估价 : 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启动,结构调整更趋理性,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6 月份,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 33.04 亿元,增长 5.6% (全省为 5%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 1213.84 元,增长 19.3% (全省为 17.9% )。 粮食生产。 有利的一面是,早稻面积增加了 17 万亩。还有 6 月份以前的气候好于往年,播种育

2、秧时 , 气温较高 , 阳光充足 , 使得秧苗素质较高 , 5 月份没有往年长时间的低温阴雨 , 禾苗长势很好。粮食生产不利的一面是 ,6 月份以来 , 发生了 5 次集中强降雨 , 各地上报有 45 万亩的粮食受灾。还有今年的病虫害比往年严重。我们分析正负相抵 , 总产是增加的,单产略有减少。据市农业局分析 , 今年早稻总产将达到 25 亿斤,比去年增加 1.5 亿斤。 从工作来讲,我们突出了 五个重点。 从形势分析来讲,也是 五个特点 。 一、把握宏观环境,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上半年的宏观环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加大了支农惠农的力度,必须通过宣传贯彻,使这

3、些重大利好消息转化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二个是农资价格上涨比较大,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遏制乱涨价的势头,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围绕“调动”和“保护”这两个任务,我们一手抓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了宏观环境的正面作用;另一手抓农资整顿,尽力消除宏观环境的负面影响。 1 、万名干部下乡,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 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从 3 月 1 日开始,我们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声势浩大的“万名干部下农村促发展”活动,将中央一号文件宣传到千家万户,支农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增收计划制定到千家万户,排忧解难办理到千家万户。据市农办统计,共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和相关资料 130 万份,到户率达到了

4、 98% ,帮助农民制定增收计划 110 万份,发展订单农业 350 万亩,调处矛盾纠纷 3600 多起,落实生产资金 1500 多万元。 2 、遏价打假,整顿农资市场。 今年 3 、 4 月份农资价格一路上扬,一度高达 20-30% ,群众反映强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农业、工商、质监、公安、供销、物价等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遏价打假”行动,连续搞了四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解决认识问题。物价部门认为涨价基本合理,农业部门认为涨价基本不合理。我们组织了工作组下去调研,既分析了涨价合理的一面,又抓住了乱涨价的问题,统一了思想认识。第二个回合是解决行动问题。在 3 月份的春耕生产电话会上,我们对

5、“遏价打假”行动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成立了农资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农资打假和农资价格整顿两个办公室,分两条线开展整顿活动。第三个回合是解决典型案件的处理问题。我们及时听取了“遏价打假”行动的工作汇报,筛选了一批由市里直接督办的典型案件,明确了处理办法,交由公安、质监、工商、物价、农业等部门限期处理。第四个回合是解决查漏补缺问题。我们召开了总结会,进行了“回头看”,对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督查,确保处理到位。 通过这次“遏价打假”行动,农资价格上涨势头得到了有效抑制,过高的价格出现了回落,比如大化肥的价格,从每百斤 100 元以上压到了 100 元以下。特别是对假农资进行了重点整治,共查获假种子

6、 2.8 万斤,假化肥 4820 吨,假农药 11200 瓶,集中查处通报了 8 起典型案件,比较突出的是永州金土地化肥有限公司生产伪劣复合肥案、辰溪通达磷肥厂生产假磷肥案、宁远九嶷山太平村制售假种子案、道县仙子脚李庭吾经营毒鼠强案。 前一向有些说法,认为农资价格上涨抵消了政策带来的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下降。这反映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稳定农资价格的迫切愿望。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宏观环境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影响,农民的实际受益是增加的。据市统计局测算,仅农业税免征和粮食补贴两项,农民人平可以得实惠 80 元左右。我们解剖了东安白牙市镇心田村等几个地方,农民反映每亩成本增加 30 多元,我们算帐是 2

7、0 多元。由此可以得出,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环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项目的实施和争取 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农业工作新的切入点,也是农民增收真正的长效机制。上半年,我们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摆上了重要的位置,圆满实施了一批项目,努力争取了一批项目,成效是显著的。全市共向国家和省里申报项目 336 个,其中已落实项目 168 个,到位资金 2.8 亿元。 1 、向土地要生产能力。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最基本的生产能力。上半年,全市争取土地治理和整理项目资金达到了 1.2 亿元,规模 15 万亩。其中,国土部门 10 个项目, 4 万亩,总投资 6680 万

8、元;农业开发部门项目资金 5542 万元, 11 万亩。 对土地治理,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今年有个新的思路,想改变过去资金比较分散、标准比较低的做法,探索集中资金搞高标准的治理,全省两个试点,我们争取一个放到了祁阳,准备用五年的时间建设 10 万亩高标准农田,今年搞 1 万亩,省开发办投资 600 万元,省国土厅投资 320 万元。省里承诺,只要我们实施得好,省财政厅、省农开办明年对点上的投入还要翻番,省国土厅的投入也会翻番。省里还承诺,只要我们工作跟得上,整个项目区投资可以突破 1 个亿。 2 、向水利要生产能力。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上半年我们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病险水库治理

9、。 完成了 213 座小型病险水库的治理,总投资 6000 多万元。我们还抓住国家投资方向调整的重大机遇,及时向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申报了第二批病险水库治理项目 18 个,其中,中型水库 8 座,小一型水库 10 座,国家投资 1.5 亿元。这些项目国家都已批准,资金分两年到位,今年上半年中型水库治理资金已经到位 3320 万元,小型水库治理资金正准备下达。 二是灌区改造。 以往,国家灌区建设资金只安排大型灌区,双牌灌区今年又争取到了国家的投资 800 万元左右。今年开始,国家的投资扩大到了中型灌区,我们上报了 5 万亩以上的中型灌区 5 个,国家投资 2500 万元,目前已通过了省里审查,正在

10、向国家申报。 三是城市防洪工程。 2800 多万美元亚行贷款已经走完了全部程序,其中市本级 1154 万美元的贷款计划即将下达。 四是人畜饮水工程。 去年我们解决了 8 万人,今年又争取到了 20 万人,比去年有了很大的增加。 3 、向科技要生产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上半年在这方面有两个大动作。 一个是开展了水稻单产提升行动。 这个项目省农业厅在全省进行招标,我市东安县中标,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这个项目。这个行动的主要做法,是通过组装实用技术来提高产量。重点是四个技术, 第一项技术 是选择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的水稻主导品种。现在我们的水稻品种多、乱、杂,不便于规范化的栽培管理。经过筛选比较,

11、确定主导品种为:早稻选用株两优 02 、香两优 68 、金优 402 等组合,晚稻选用 T 优 207 、金优 207 、天龙一号等组合。 第二项技术 是增加大田基本苗。我市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是基本苗比较少,早稻一般是 1.7-1.8 万蔸、 3 万根苗,我们要求达到 2.2-2.3 万蔸、 6-8 万根苗;晚稻一般是 1.5-1.6 万蔸、 6 万根苗,我们要求达到 2 万蔸、 10 万根苗。 第三项技术 是测土配方施肥。针对施肥结构不合理,氮肥和钾肥偏多的问题,东安县全面开展了土壤肥力的测定,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施肥方案。鹿马桥四塘村的一个种粮大户跟我们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氮肥用量

12、可以减少一半,钾肥可以减少 1/3 ,每亩可以节约肥料成本 15 元。 第四项技术 是改进病虫害防治方式。我们现在主要是靠农药杀虫,毒性小的农药不起作用,毒性大的农药不安全。通过推广新式诱蛾杀虫灯、稻鸭共生等技术,大大减少了用药量,每亩每季可以减少农药投入 20 元左右。通过这些增产节本技术的组装,每亩单产可以提高 100 斤左右。 要使得这些技术顺利推广,关键是两条,一条是乡镇政府要转变职能,从过去的要钱要粮要人为主,转变到提供服务上来,乡镇干部要进村入户发动群众提高科技水平。第二条是要建立公益性的农技服务队伍,确保农技人员能安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这两条东安县都做得很好,使得单产提升行动进展

13、顺利。 向科技要能力的第二个大动作是 ,筹备国家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国农科院在冷水滩伊塘镇有个研究基地,不少博士生的论文是在这里完成的。该院的副院长屈冬玉博士又是冷水滩人。伊塘镇党委书记陈爱生根据这两个有利条件,提出了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想法,做了不少的前期工作。经过市区镇三级的共同努力,促成中国农科院专家团来伊塘进行了高端考察。屈冬玉副院长带领所属的麻类、蔬菜花卉、柑桔、茶叶、区划等五大研究所的所长,以及湖南农科院院长,进行了现场察看,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对建立示范园的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些人都是全国一流的专家,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理念,传递了新的信息。这次“高峰论坛”,为我们创办示范

14、园打下了基础。 最后,中国农科院考察团同意在这里搞个 6000 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第一期规划 3000 亩。这个项目由他们负责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争取投资 3000 多万元,将南方牧草、柑桔、麻类、茶叶、芋头等方面的新最品种、最新技术放在这里实施。他们还携北京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商一同考察,就销售问题一并进行了讨论。考察团还决定,在国家发改委立项前,由每个研究所先在此建一栋别墅式的专家楼,将项目启动起来,目前资金已陆续到位。 4 、向农机化要生产能力。 农业的出路在机械化。这个工作这几年重新升温。据市农机局介绍,上半年全市用农机犁田耙田的比例达到了 50 以上,不少的地方达到了 80% 。下半年我

15、们要重点推广收割机,过去,由于收割机的价格一般要几万块一台,加上我们的田土不连片,因此推广的速度比较慢。针对这个情况,我们研制了一种价格只有 2000 元左右的小型收割机,获得了国家的专利,农民试用以后,很受欢迎。我们打算以此为契机,把全市收割的机械化搞上去。今年的春耕生产,全市下基层为农民搞服务的农机技术人员有 800 多名,农机维修队达到了 260 个,几千个各类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同时,我们争取国家对农机的补助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去年有 4 个县区争取了国家的农机投入,今年又有 4 个县进行了国家的笼子,我们的国家农机装备县占了全省的 1/4 ;争取的补贴资金占了全省

16、的近 1/7 。 5 、向生态要生产能力。 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到 6 月 20 日止,全市完成各类造林面积 41 万亩,超额完成了计划。 5 月份国家对退耕还林项目进行了复查,我市顺利通过。我们还争取了今冬明春的退耕还林计划 20.1 万亩,在全省排第五位。今年国家开始实施封山育林项目,每亩投资 50 元,我们争取了 8 万亩。 沼气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利措施。去年这个时候,我市的沼气建设才刚刚启动,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全年任务的 45% , 2677 个。同时,我们还向上面申报了三个新的沼气国债项目县,省里已审核同意报到国家去了,可望争取到 2 个。 6 、向农民培训要生产能力。 劳动是财富之父。去年开始,各级政府拿钱实施农民工培训,农民是很欢迎的。今年上半年,我们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少数县区如新田职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