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9628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马家乡一中 王贵枝一、关于基本理念1、高立意,低起点。如活动一的回忆与思考“前面我们学过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这五种运算。那字母之间可以进行什么运算呢?为什么?整式之间呢?”起点虽低,但立意上体现了类比猜想的数学思想。如活动六的做一做,起点低,但立意上体现了不完全归纳、数学建模的思想。2、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过程中,力图通过八个基本活动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体性以及合作交流的社会性,教师成为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力图改变 “教师权威,学生被动”的局面。3、最近学生发展区。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训练,本节课的四个例题学生已见过做过。

2、于是,我以此为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经验基础展开教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落实增长点:学生在老师提供的问题支架下,实现从算式到方程的发展。二、关于内容选取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等知识。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弱化了教材中心地位,整合了教学内容的资源。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习得。节省出来的时间主要是用于解决一些变式题、探究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充分尊重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及其应用进行筛选。如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例7、例8体现出来的用字母表示数、整式加减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关于方法策略通过“试一试”、“说一说

3、”、“想一想”、“ 议一议”、“算一算”、“做一做”、“看一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类比、猜想、归纳、探究等自主活动,通过合作交流、变式训练进行意义建构,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增长,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同时也追求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语境,营造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交往的和谐探究环境,充分体现数学探究及数学应用的基本“精神”。四、 关于过程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整式的加减包括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加减;(2)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方法(1) 通过回顾与思考、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类比、猜想、归纳、探究等自主活动的学习过

4、程; (2)能够比较熟练运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具体问题与数学建模的相互转换。情感态度(1)通过对连续整数、三位数问题的解决,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快乐;(2) 通过合作交流、变式训练,树立意义建构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重点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难点如何在对连续整数、三位数等问题中实现意义建构。关键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解决连续整数、三位数等问题。2、教学过程设计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 回顾与思考前面我们学过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这五种运算。那字母之间可以进行什么运算呢?为什么?整式之间呢?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抽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注意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出

5、现的错误。问题驱动,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通过练习,渗透类比思想。活动二 试一试请你写出23个整式加减运算的式子,然后与同学交换算一算。说一说在你刚才的计算中每步运算的依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后,再与同学合作。教师抽学生代表展示问题及答案,并说出计算中每步运算的依据。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学生已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协作,主动完成练习。活动三 想一想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最近学生发展区。学生根据已有的起点,可自行归纳。活动四 议一议整式的加减运算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6、吗?对此你有何看法?学生将旧知与新知作进一步的识别。提高学生识别能力,让学生对整式的加减有更深刻的认识。活动五 算一算1. 求多项式与的差思考:你们觉得哪种解法有道理?为什么?2.已知,求的值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可与同学交流。教师抽学生代表展示问题及答案。通过巩固性练习,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活动六 做一做用字母表示四个连续整数,把它们相加并求和。通过交流,你会发现什么?教师展示问题,学生叙述和表达。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与同学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从特殊到一般,树立建模意识,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练习的设计参透了从特殊到一般,便于引导学生进行不完全归纳。通过学生

7、的探究活动,实现具体问题与数学建模的相互转换。活动七 看一看1.请用7分钟左右的时间仔细看课本第6769页上的四个例题,看有什么问题。2.(源于例8的一道中考题)火车站和机场为旅客提供打包服务, 现将长、宽、高分别为x、y、z 的箱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打包( 图中红线表示打包所用的绳子) , 如果不考虑绳子打结所需长度, 则图中打包所需绳子之长至少为( ). A. 4x+4y+10z B. x+2y+3z C. 2x+4y+6z D. 6x+8y+6x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适当的思考。教师进行巡视或辅导。教师对于例8有适当的挖掘。学生思考、口述完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能不教的就不教。学会从图形中

8、发现解题信息, 然后再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体现全脑学习。活动八 整理与反思(1)这堂课,我学到了: 知识上:_ 方法上:_(2)这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 (3)这堂课,我还想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_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注意思考答案的共性。这类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但是答案有共性,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每个学生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活动九 合作探究任意写一个三位数,交换它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将这两个数相减,通过交流,你会发现什么?学生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交流完成。设计拓展性练习,让学生体验数学

9、建模思想。五、教学反思本课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基本理念对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教师要提升教学品质,需要对加强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然后应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反思如下: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围绕八个活动,我一直始终渗透类比、归纳、转化、数学建模等思想方法,通过恰当、准确的提问,及时表扬、肯定学生,教学过程中注意的知识起点、思维状态、情感态度和生成状态,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接纳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以学定教”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的点拨激励,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学生积极参与,乐写乐说。既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又有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本节课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多项式的加减都可以转化为单项式的和。有了字母表示数,数是不是可以不要了?在教学策略上,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把控课堂的能力相当强。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既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做到能不教的内容就不教,如课本第6769 页上的四个例题;又尊重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及其应用,完成了活动五的两道题、活动六的四个连续整数问题。体现了创最近发展区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