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49507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201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调研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西省太原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物 理 试 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 共48分)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证号和考试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理学历史上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是在科学家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应用物理学研究方法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在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科学家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想实验和归谬法得出了惯性定律 B伽利略在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论断的怀疑下,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并应用实验现察和逻辑推理,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C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D牛顿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运用严密的

3、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2如图是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 10m/s2sin53=0.8)A360N 480N B480N 360NC450N 800N D800N 450N 3如图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 ( ) A6s后甲和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4s时两车相距一定是10m D若两车在2s时相遇,则两车必定在6s时也相遇4近年

4、来,人类发射的多枚火星探测器已经相继在火星上着陆,正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究,为我们将来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运动的周期为T,则火星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为(k为某个常量)( ) A B C D5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可视为质点),中间分别用原长均为L、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让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2两木块间的距离是( )A BCD6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处以水平速

5、度v0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变为h,此时小球的动能为EK,重力势能为EP(选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小球动能EK势能EP变化规律的是 ( )7如图所示,一直角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右边斜面倾角为60,左边斜面倾角为30,A、B两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置于两斜面上,且位于同高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物体看成质点,不计一切摩擦和滑轮质量,剪断轻绳,让两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速率相等 B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机械能相等 C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重力的功率相等 D两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相等8为了测

6、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一时间(F一t)图象,如图所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可求得运动员在06.9s时间内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10m/s2)( ) A 1.5m Bl.8m C 5.0m D7.2m9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上端与质量为3kg的物块B相连接另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A放在B上先向下压A,然后释放,A、B共同向上运动一段后将分离,分离后A又上升了0.2m到达最高点,此时B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则从A、B分离到A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及弹簧回到

7、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分别是(g=10m/s2)( )A12J 2ms B0 2msC0 0 D4J 2m/s10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m),式中将一质量为lkg的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在点给小环以平行于杆、大小为10 m/s的初速,让小环沿杆向+x方向运动,取g=10m/s2关于小环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杆对小环不做功B小环沿x轴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运动C小环到达金属杆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D小环到达点时的速度为11“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1日上午11时32分,顺利

8、进入高度为100km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已知“嫦娥二号”1100km的轨道上绕月运动的周期约为118分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嫦娥二号”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220,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刷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可估算出地球对“嫦娥二号”绕月运动时的万有引力和此时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A2 B0.2 C2102 D210312游乐场中有一种叫“空中飞椅”的设施,其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的边缘上,绳子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若将人和座椅看成质点,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其中P为处于水平面内的转盘,可绕竖直转轴OO转动,已知绳长为l,质点的

9、质量为m,转盘静止时悬绳与转轴间的距离为d让转盘由静止逐渐加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质点与转盘一起做匀逮圆周运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及绳重,绳子不可伸长,则质点从静止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绳子对质点做的功为( )ABCD第卷(非选择题 共102分)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9题第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6题,共84分)13(6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形金属杆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杆的直径d,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l= cm,d= mm14(15分)某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装

10、置探究“重锤动能变化与重力对它做功的关系”,实验中,让拖着纸带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通过对打下的点进行测量和研究,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1)图2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O点是重物开始下落时打下的起点,该小组在纸带上选取A、B、C、D、E、F、G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计时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起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分别计算B、C、D、E、F五个计数点与O点的速度平方差,请将D点的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数字)计数点BCDEF速度平方差v2/(ms-1)21.382.455.527.50 (2)以v2

11、为纵轴,以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为横轴,在坐标系中作出v2h图象 (3)若不考虑误差,认为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利用作出的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重锤下落过程中一定受到阻力的作用,若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用这一装置测量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的大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文字和符号表示) (5)用测得量和已知量表示F大小的表达式为:F= (用符号表示)15(14分) 国庆60周年阅兵中,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一10”受阅后返回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其在跑道上减速过程可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首先是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

12、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l;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已知飞机在平直跑道土减速滑行的总路程为s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时间 16(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之间用轻绳水平相连)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作用下,以大小为v0 = 4.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剪断轻绳后物块A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取g= 10m/s2,sin37= 0.6)17(6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m= 65kg的选手参加“挑战极限运动”,要在越过宽度s=3m的水沟后跃上高h= 1.8m的平台

13、他采用的方法是:手握长L=3.05m的轻质弹性杆一端,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助跑,至B点时,杆另一端抵在O点的阻挡物上,接着杆发生形变,同时人蹬地后被弹起,到达最高点时杆处于竖直(不弯曲),人的重心恰好位于杆的顶端,此刻人放开杆水平飞出,最终落到平台上(重心恰在平台表面)不计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取g=10m/s2: (1)设人助跑距离xAB=16m,到达B点时速度vB=8m/s,求助跑过程中合力的最大功率; (2)设人跑动过程中重心离地高度H=1.0m,在(1)问的条件下,在B点蹬地弹起瞬间,至少再做多少功?18(19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以一定速度沿水平匀速运动,将质量m= 1.0kg的小物

14、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点,物块运动到A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轨道最低点为O,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 106,圆弧半径R=1.0m,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0m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好能无碰撞地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0.8s时小物块第二次经过D点,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sin53= 0.8,g=l0m/s2,求: (1)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2)小物块经过O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3)斜面上C、D点间的距离,(二)选考题:共18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位置处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选答区域指定位置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9物理选修3-3(18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