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9441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DOC 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与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一、典题示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下列四位置代表的的节气分别是:A_,B_,B_,D_。(2)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最慢的是_。(3)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时,地球公转到_位置附近,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_位置附近。(4)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正午太阳高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_。(5)当地球位于B和C两位置之间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答案:(1)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2)C A (3)A C(4)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5)昼短夜长二、知识点讲解一、地球

2、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南北纬60度约赤道一半。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

3、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黄赤交角:(1)定义: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2)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二分二至。(3)应用: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用曲线图表示,如下图所示: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四、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夜长短相差越大。太阳直射点向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变

4、长夜变短。描述某一天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如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赤道上昼夜平分。五、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描述某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

5、最小值。)三、同步训练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12题。1该实验最能够直观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2图示时间内,P地( )A盛行东北信风B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C当地时间6时日出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1A 根据图可知,该实验演示的地球的自转,地球一面接受太阳照射为白天,另一面没有太阳照射时黑夜,故演示的是昼夜的更替现象。2B根据图中地球光照图可知,此时为冬至日,为北半球的冬季;P地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内,盛行西北风;此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此时南半球

6、昼长夜短,故当地时间6点以前日出;次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逐渐变短。下图为某地房屋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读图,完成34题。3当阳光如图中所示射入窗户时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4当阳光如图中所示射入窗户时,若北京时间为14时,则该地的经度是A90E B160E C105E D150E3D读图,该地在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都从南面照射进屋,所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是夏至日,是二分日,是冬至日。此时恰好 是我国一年中气温最低 的月份。北京是冬半年,正值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北半球纬度越

7、高,白昼越短。4A阳光如图中所示射入窗户时,是二分日,合球各地日出时刻相同。当北京时间是14时,该地地方时为正午,北京时间的经度是120E,可以计算出该地是90E。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右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完成57题。 5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A21时 B15时 C9时 D3时6当北京时间8:00整,长指针指向()AM BN CP DQ7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A逆时针7.5/小时 B顺时针7.5/小时C逆时针15/小时 D顺时针15/小时5.B根据图示经度分布知,该图为

8、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Q为135E,地方时为0时,结合地方时(或区时)计算方法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区时)为15时。6.C当北京时间8:00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8:00,此时中时区为0:00,故长时针指向P。7.D根据长短针意义并结合地方时产生原因可确定长指针做顺时针运动,并确定其转动的角速度为 15/小时。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89题。8此时A点的区时是()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9此时北京时间是()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 D7月7日

9、14时8.C根据与135E经线的角度关系分析,与A点相对的经线为180,那么另一条日期分界线是0时所在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知A点位于0时以东90,从而可确定其地方时为6时,从而结合题干信息即可确定答案。9.B结合上题分析知,A点经度为0,从而结合区时计算方法知北京时间为7月8日14时。下图为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70S,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读图回答1011题。10此刻,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是A10点 B8点 C17点 D15点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6月中旬 B该日,C地从西北方向日落C该季节,珠江口易发生咸潮 D该季节,塔斯

10、马尼岛白昼比马达加斯加岛长10C从图上可以看出,A点位于(70S,150W),B点位于(0,120E),AB为晨昏线一段,晨昏向左倾斜,此时北京处于白昼,说明AB为晨线,根据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6:00可知,此时120E的地方时为6:00,即东八区的区时为6:00,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通过计算可得西五区为17时。11B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处(70S)发生极夜,即太阳直射在20N,再根据C点日出时间越来越早,即昼长越来越长,由此可知此时日期正由夏至过后向秋分日迈进,北半球为夏季,C地位于南半球,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日落方向为西北方向。珠江口易发生咸潮是在冬季,塔斯马尼亚岛所处

11、的纬度比马达加斯加岛,此季节白昼时间较短。读图,回答1213题。12与地相比,地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13当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A5时 B6时C17时 D23时12.C地纬度比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地,角速度与地相同。13.D地位于赤道,日出为6时,地经度为135W为西九区,它与东八区相差17个时区,相差17个小时,东八区在西九区东边;要加上17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3时。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416题。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A甲乙

12、段 B乙丙段C丙丁段 D丁甲段15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北球,向南移动16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14.D地球公转在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在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故丁甲段用时最少,乙丙段用时最多。15.C地球公转至图示位置时位于1月初以后、春分日之前,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16.D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我国处于春分日之后的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

13、扩大。南极考察最佳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为北半球秋季。二、综合题17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ACBNS0306030600太阳光线(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2)A点的地理坐标为_。(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时,北京时间为_时。(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向_(东或西)方飞行,若由B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情况是_。(5)图中C点当地_时日出,_时日落。(6)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答案:(1)夏至(2)60E6634N(3)1216(4)东没有偏向(5)420(6)BA18.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