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94315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练13文言文阅读(三)(时间:40分钟分值:44分)一、(2013广东清远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题。(22分)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 冠进贤冠,带 櫑具剑,佩环玦,盛服至门上谒。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吏白胜之。胜之开 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 胜之-: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

2、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 骇。至昏夜,罢去。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 发觉,收捕,皆伏其辜.。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 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 ”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 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 旐,衣黄襜褕,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公车以闻,

3、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 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 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久之,以病免,终于家。(选自汉书隽不疑传,有删改)注直指使者:又称 “绣衣直指”,汉代设置的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事的官职。军兴:指战时的法令制度。櫑(I 具剑:古代

4、长剑。 7(x)履:趿拉着鞋。旐(zh oo):画有龟蛇的旗子。 襜褕(ch an Q:短衣,非正式朝服。蒯聩(ku d ku )i:卫灵公之子卫庄公。辄:蒯聩之子。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逃,辄即位后拒绝他返卫。积累感悟园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A 治春秋,为郡文学B 收捕,皆伏其辜 C 诣 北阙,自谓卫太子D 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 而不纳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治:研究 辜:罪 诣:到 距:离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 承颜接辞A.A.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故不疑为吏,严而 不残B. B. 蟹六跪而 二螯,非蛇

5、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右将军勒兵阙下,以 备非常C.C.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 待大王来是非未可知,且安之C. 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于楚也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隽不疑“非庸人”的一组是(3分)()治春秋,为郡文学 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 废,威行施之以恩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 先杀青州刺史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A .B .C.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可是,暴 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

6、纳了他的意见。B .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渤海郡的豪杰,想谋反。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 后来,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的官吏百姓都很敬重他。C. 隽不疑巡查郡县时,都会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了母亲的支持。隽不疑处理案件 严厉而不凶暴,与他母亲对他的严格要求有关。D. 皇上和大将军霍光认同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 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上更有声望了。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3 分 )(2) 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4 分 )译文: (3)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

7、当。(3 分 )译文: 答案演练 13 文言文阅读 (三 )1选 D D 项,距:通 “拒 ” ,反对,拒绝。2选C C项,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A项,副词,才/副词,竟然。B项,表转折的连 词,但是 /表并列的连词,并且。 D 项,副词,暂且 /表递进的连词,而且。3选C 说的是暴胜之的穿戴与行为,句说的是刘泽想谋反,均与隽不疑无关。4选A A项“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 ”的说法没有根据。5 (1)有时候没有能释放的,他的母亲就很生气,因此而不吃饭。(得分点: “或”“亡”“为”)(2 )卫太子得罪先帝,逃跑而不接受死刑,现在却自己来到这里,他是罪人啊。 (得分点:即”诣”“此”(3)大

8、将军霍光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隽不疑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得分点:6选 D D 项,谢:认错,道歉,谢罪。7选 A A 项,连词,却,表转折; B 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指示代词,相当于 这”;C项,动词,担任/介词,表被动;D项,介词,在/介词,对于。&选B 说的是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刘备痛 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9. 选C C项,“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 回荆州。10. (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 感到他非常奇异。(2) 现在趁会面的机会,

9、就可以擒住刘璋,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3) 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题。(22分)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 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 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 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 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 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10、”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 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 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

11、:“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饮食自若。先主谓曰: “向者之 论,阿谁为失? ”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 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积累感悟园地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B.大军卒至,一举便疋卒:通“猝”,突然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2、3分)()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又喜将军之去B.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C. C.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于涪大会,置酒作乐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8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 分 )(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并使装束,外作归形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先主痛惜,言则流涕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A .B .C.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二十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 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B 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 计策,由其选择。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 谏刘璋攻打荆州。D 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 原则,不向刘备道歉。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 分)译文(2)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4 分)译文(3 分)(3)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