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492657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 学校心理辅导室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服务的场所,对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辅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心理辅导室的作用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十分重要。根据我省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现状及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必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以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

2、本,立足学生发展,重在指导和服务,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需求,在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地加以建设。 (二)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建立的目的在于为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以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全体教师学会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咨询和服务。 二、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三)心理辅导室必须按照心理辅导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等各功能室建设,还包括内部设施的配备,尤其是专职

3、心理辅导人员的配备更为严格。根据我省实际,我们将按照“统等规划、区域推进、典型引路、分层实施、分段达标”的原则建设各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 第一阶段,从202X年1o目至202X年1月 .所有省、市示范性高中、示范性初中和示范性小学要设置心理辅导室(有23个功能室),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的,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证书者,且有2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或通过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者培训或骨干教师培训,获得省级资格证书者。 2.城市普通高中和1000人以上的初中设置预备心理辅导室(不具备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功能,只可对正常学生做预防性或发展

4、性问题辅导),有1-2个功能室,配备1-2名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由省级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骨干教师担任)。 第二阶段,从02年底至202X年底 1城市60%初中和50%小学要设置预备心理辅导室,配备名以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 2各县5o普通高中、4o%普通初中,30%普通小学要设置预备心理辅导室,配备名以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 3学生人数在0或5人以上的镇(乡)中心学校要设置预备心理辅导室,配备名以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本校师生和所属农村小学师生服等。 三、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功能 (四)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具有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教师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教师心

5、理健康教育能力,协助家长教育子女,为社区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功能。 1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学生。同时负责向学校提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及时提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2对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按专业规范进行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3.能鉴别需要转介到高一级心理辅导或治疗部门的学生,按规定进行转介。 .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心活动,如在辅导室内建有心理松弛区、音乐欣赏区、图书阅览区等,指导学生的自助活动。 5.积极开展升学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

6、能力特点,以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 6.在校内开展教师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一专面承担或指导其他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帮助全校教师学会自我心理保健的方式方法。 7.为家长教育子女,为社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 四、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标准与要求 (五)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要根据本校心理辅导的需要(服务对象多少,服务范围大小等)和实际条件的许可来确定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如果学校条件比较好,可以建立比较完整的、功能较全的心理辅导室,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

7、理活动室、心理阅览室等。 1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室是个别辅导的需要,一方面为来访学生提供咨询,进行行为训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为辅导教师提供记录和整理学生心理个案创造条件。还可以为全体教师和家长提供指导和帮助。 心理咨询室的布置要求: ()要以保密和安静为原则,应当有较好的隔音、隔离设施,在进行咨询时不受外部打扰,也不宜为他人所听到,使当事人有安全感。 (2)为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谐、平静、安全、放松,心理咨询室面积一般不宜过大(18平方米左右),内部设施简洁大方,房间装修尽可能减少硬线条和棱角;采光通风条件要好,光线柔和,室内整洁,有暖色窗帘;房间要以温暖、宁静的色调为主,避免强烈刺激的色彩

8、或过于灰暗的颜色;在适当的地方可放上鲜花或盆景,也可以悬挂一些视野开阔、有生命力的、使人心境平和的书画,但不宜过多。还可以在室内显眼地方写上“保密、放松”的标语。 (3)心理咨询室可以配置两张单人沙发椅、一个茶几、一张办公桌、饮水器具、面巾纸等。咨询时,来访者的座位与辅导教师成90。角为宜(座位也可排成平行式或交叉式),这样避免来访者与辅导教师对视,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 (4)咨询时应有规范的咨询记录卡、学生登记卡、咨询日记、检测记录单等,咨询结束及时存档。 (5)心理咨询室还可配备录音机、采访机、摄像机、cd机、多媒体电脑、电话等设备,以备需要时使用。录音机和摄像机不能随便使用,必须在来访

9、者同意情况下才能录下咨询过程,以备分析研究之用。 2.心理测量室 ()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在需要了解来访者的一般心理状态和问题时,可采用必要的心理量表和问卷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心理测量结果和对来访者的谈话综合鉴定,确定辅导方式;记录和存放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2)学校心理测量室需要备有常规的心理测量量表,如智力量表、个性量表、学习适直性测验、人际交往量表、sl一90心理卫生量表等。心理测量室一般不要和咨询室合在一起,最好有一个安静独立的房间,房间面积不需很大(0平方米左右),以保证心理测量不受干扰,结果准确。 3.心理活动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

10、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室的基础上,另建心理活动室和心理阅览室。 (1)心理活动室的建立,一是为学生进行各种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场所,二是为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提供条件。一般也可以直接使用学生的教室。 (2)心理活动室面积要在30平方米以上,能进行团体活动。活动室的设立可以创设一种心理环境,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并体验角色心理,从而达到心理调适。 (3)心理活动室可根据辅导活动或训练活动的需要,配置一些设备,一般有地毯、学生坐椅、录音机、录音带(心理训练用)、音响、录像设备以及活动道具等。活动室的色调应以温暖舒适为宜。 4.心理阅览室 (1)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其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

11、条件构建,一般至少应容纳2人以上。室内应以安静色调为主,需要配置书柜、阅览架、桌椅、心理方面的图书、报刊和杂志等。 (2)心理阅览室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 (六)心理辅导室地点选择应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尽量设在图书馆或阅览室附近,有利于形成一种很好的文化氛围。 五、中小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岗位要求 (七)心理辅导工作是面向人的心灵的工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要求心理辅导教师要更加自觉和严格地遵守有关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八)中小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岗位要

12、求是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保证,主要由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基本能力四部分组成。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全心全意为来访者服务,平等地对侍每一位来访者;严格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和隐私,给人以亲和力和信任感;与来访者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与同事友好合作;严格执行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职业道德要求等。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验学、咨询心理学和诊断心理学以及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等专业知识。 3.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中小学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

13、,一般要具备四项辅导技能,即接谈的技能(包括倾听、谈话、沉默、撞击、提问、终结等方面);测量的技能(包括施测前的准备、施测过程中误差的控制、施测结果的解释等方面);指导的技能(包括学习技能的传授、生活适应的辅导、职业选择的帮助等方面);矫治的技能(包括鼓励、保证、解释、疏泄、劝慰、暗示、说服、示范等方面)。 4.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与思考的能力、言语表达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个案调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九)中小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守则: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准时上岗;与来访者建立平等友好的辅导关

14、系,辅导中不能建立辅导以外任何亲密关系;不能把自己看作“医生”或者看作处理学生人生问题的专家、权威;也不能把一般的心理症状当作较重心理障碍,恐吓来访者;更不能为追求新奇的辅导效果,违反心理辅导原则,或只顾自我表现,不注意倾听。 六、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使用与管理 (十)学校心理辅导室要在学校主管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管理,制定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计划之中,同时还要接受所在市(地)、县(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部门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十一)为保证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健康发展,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应联合制定学校心理辅导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试行性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十二)心理辅导室

15、的档案建设要规范化管理,遵循保密性原则,对辅导室的咨询记录、咨询日记、图书资料、学生档案、心理信息库的建立要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十三)有条件的学校心理辅导室每天下午或课后时间对学生开放,教师或家长可在其他时间来访;条件有限的学校,心理辅导室每周两个半天对学生开放,一个半天对教师或家长开放。如果校外人员需要咨询辅导,可按有关部门规定收取一定费用。 (十四)条件不具备的学校,暂不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已建起心理辅导室(如预备心理辅导室)的,只能从事非咨询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不能以“辅导室”或“咨询室”冠名,可采用心语室、知心屋、谈心室、聊天室等名称。对于小学心理辅导室,无论是条件具备的,还是预备的,都不要以“辅导室”或“咨询室”命名,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采用亲切、活泼的语言如“温馨小屋”、“快乐方舟”等鲜活的名称。 (十五)对心理辅导室的测量工具、仪器、量表要严格管理,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任何心理测试,并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