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90823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咏华山》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咏华山说课稿小学咏华山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25课咏华山的第二课时。一、说教材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表达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宏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课文语言简洁,构造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的重难点: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宏伟壮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3、学会“间、岁”两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对课文第二自然段诗文的体会领悟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

2、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规律。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1、情境教学法。用画面呈现华山的风光,用语言描绘登山的真情实感,用音乐渲染寇准“咏华山”的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从而感受到华山的宏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另一方面,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创设了让学生动脑找一找“华山的风光”,动手贴一贴“华山的风光”,动口读一读“华山的诗”等学生乐于承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2、朗读感悟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

3、感,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并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比赛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无视的。在课一开场,我先跟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我说“华山可是一座很有名的山呀!你们想去看看吗?我们这节课就跟着小寇准和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顿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的气氛也轻松愉快。二、品读感悟,

4、入情入境一第二自然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本段,既要让学生领悟本段的文,又要让学生把诗和文联络起来,借文悟诗。我做了如下的安排:这一段中的文,无论是写爬山,还是写山顶景观,都紧扣一句话“啊!华山真高啊!”。那该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华山的“高”,读出华山的“高”呢?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描写山顶景观的句子打破这一难点。以问题“站在华山上,小寇准和先生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动脑找一找描写“华山风光”的句子,其间还让学生动手贴一贴“华山的风光”,比方“远远近近的山、太阳、白云”等,在不断的互动下,使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鲜活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

5、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感情的熏陶。因此,我还让学生在以上根底上充分地读,通过抓住【关键词】:p 语“除了、都、远远近近、那么”等品读感悟。然后以问题“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跑到自己的脚下,白云也跑到山下面了,太阳公公离我们那么近?”自然而然的引出关键句“啊!华山真高啊!”,接着以个人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欣赏体味,入其境,悟其情,真切地体会到华山的“高”并读出华山的“高”。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爬这么高的山,容易吗?”从而引出句子“他们沿着山路困难地爬上山顶。”体会登山的困难。通过上一局部“文”的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

6、到华山的“高”。我抓住寇准的冲动、惊讶的心情展开追问“小寇准看到这幅美景心情怎么样?”让学生想象寇准的心理。随后我说“小寇准的心里非常冲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诗咏华山。”通过借助学生的内心体验,自然的引出了古诗。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欣赏和评价才能,阅读教学不应以老师的分析p 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论。本着这条原那么,我在教学古诗时安排了这样的流程: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得流利,读得有节奏。第二步:要求学生能读懂。让学生找一找第二自然段中哪两句话就是诗意。并稍加点拨“齐、举、回首”的意思。第三步:要求学生读得有韵味,有感情。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读

7、”字,瞄准一个“悟”字,让学生在一读、二读、三读中尽情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二第三、四自然段等学生读好古诗后,我也入情入境地学先生的样子“好诗!好诗!”,抓住【关键词】:p “好诗、连连点头、称赞”读好第三自然段,明白先生为什么要称赞寇准。接着,我问“这么好的诗,寇准几岁就写出来了?”让学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才华。三、总结深化,升华情感我回到课题指出:用诗来赞美华山就叫咏华山。然后配乐让学生齐读全文。新课标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络性。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最后,我简介华山的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升华了情感。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在教学生字时,应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通过让学生“读生字,记字形和笔顺,学偏旁,看范写,动手写一写,评议你我他”这几个过程来教生字“间和岁”。但凡学生能说、能讲、能懂的,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四、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课文精华的表达。针对课文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我通过在黑板上描绘美丽的画面展现咏华山这首古诗的情境,旁边呈现重点句“啊!华山真高啊!”。这样的板书既表达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