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和狐狸教学案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8984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蝉和狐狸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蝉和狐狸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蝉和狐狸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蝉和狐狸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蝉和狐狸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和狐狸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蝉和狐狸教学案例南小恒盛 彭洋洋一、 引言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内容,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蝉和狐狸一文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二、案例分析教学片断:1、 过渡:请同学们回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说一说与蝉和狐狸有什么相同点。2、 生:狐狸为了表达不可告人的秘密说奉承话。 师:那个词说明狐狸说假话?生:圈套师:什么意思?生:阴谋诡计、计谋、骗人的手段师:请联系上下文解释意思。生:狐狸想把蝉从书上骗下来吃掉它所用的计谋。师

2、:他用的是什么计谋呢?生:用甜言蜜语来打动蝉。师:找出狐狸说的话,用“_”画出来,读出狐狸赞美的语气,生练习读文。生默读第三节,看这是一只怎样的蝉,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交流:生1:这只蝉太聪明了,他识破了蝉的嘴脸。生2:这只蝉真是绝顶的聪明,他识破了蝉的计谋,先用一片树叶来试探他。生3:通过读这一段话,我体会到坏人说好听的话,是因为他急于做坏事,急于想得到结果,太低估了对手的能力。师:那么,你是说坏人要隐藏险恶用心还得沉住气吗?生:不是,我是说可以利用坏人急于求成的心态,稍微动点心思,便可以识破他的阴谋。师:蝉是怎么察觉其中有诈的呢?生1:我从这句话看出来“你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3、?”蝉在树上唱歌,狐狸也能听见,不需要下来。生2 :狐狸说“你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我们都知道蝉总是“知知”叫,非常难听,只有黄莺、百灵鸟等才有美妙的歌喉。生3:我联系上下文,看到最后一段的“自从看到你的分辨力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就对你怀有戒心了”,说明蝉新新观察,善于分析问题。三、案例反思:1、进入高年级了,要改变词语教学的方式,既要让学生预习时通过查字典弄清词语的意思,又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试着理解词语,因为这是阅读理解题目中常常要考察学生的。如:“圈套”一词,我先让学生解释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解释,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能力。2、预设加生成是学生思维解放的保证,是课堂精彩的源泉,课堂问题的作用一是过渡,一是引导,而引导性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如:“蝉是怎么察觉其中有诈呢?”这一问题的设计,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能够从狐狸说的话入手找破绽,如:“不需要下来唱歌、蝉唱歌不好听”等,还会联系下文,找到蝉从狐狸的粪便中看到同类翅膀便洞悉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