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89347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 儿童本位是当代儿童教育的基础标准和立场,其思想基础是以“人学”为前提的,强调儿童是教育过程中主动的、主动的、创新的主体,不是单纯的被塑造者,也不是被动地接收灌输。儿童本位的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又以儿童的成长作为归宿的。在儿童本位视域下,幼儿园家园活动作为儿童教育的方法之一,亦应以儿童为出发点,以儿童的成长作为归宿。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指的是幼儿园和家庭以儿童出发,以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方面发展为关键,双方主动主动相互配合而开展的家园活动。它和传统的家园活动在理念和操作方面有较大区分。一、传统家园活动的不足在传统的家园活动中,老师是关键提议者,常以本身

2、的发觉和思索来设计开展活动,操作步骤比较简化:老师确定专题通知家长参加倾听老师讲解交流活动感受。仔细分析,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缺乏系统计划。活动过程中,老师没有把儿童及家长作为活动主体,忽略引导家长和老师共同观察、了解、研究儿童,没有系统地、聚焦家园活动专题设计家园活动,来促进儿童发展和家园协作,这么的家园活动目标性不强,意义也不大。二是缺乏需求评定。这么的家园活动中,老师缺乏活动前期对家庭和幼儿需求的调查和了解,较少考虑家庭需要什么,而一致要求家长应该怎么做,所以不能有的放矢,从而造成活动有效性不足。三是缺乏双向互动。长久以来,家长被动接收老师的专业理念和提议,缺乏主动参加;配合幼儿园完成教

3、育工作,缺乏交流互动的双向性。四是忽略评价反馈的作用。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家长口头交谈活动感受,未将零碎的信息搜集起来做相关评析,为下一次活动积累经验。在思想上重视家长的意见不足,缺乏家园活动的有效反馈评定。二、家园活动转型的必须性1新发展时期的需要。站在新的发展时期,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长能够从多种渠道学习了解到教育儿童的信息和观念,家园活动要给家长什么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很关键。2新时代父母的需要。新时代的父母对儿童发展关注强烈,渴望经过家园活动获取部分化、细致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且家长参加教育的意识及本身的教育能力普遍提升。新时代的父母呼叫新型的家园活动模式。3新家园关系的需要。家园活

4、动应成为家长直接参加、老师主动引导的双边活动,需要我们去考虑儿童、家长的需求,建构新的家园关系。总的说来,传统的家园活动已不能满足家长对教育的需求,由此家园活动需向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转型。三、儿童本位视域下家园活动的实践模式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在儿童本位视域下,我们确定了基于需求评定的家园操作模式,其逻辑起点是确定专题。在一个循环的操作步骤中包含:确定专题识别需求制订方案一一实施方案评定反馈。每一个步骤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存在逻辑性和次序性。每次活动的评定反馈,将直接指向下一次活动的开展,为活动实施提供依据。本实践模式克服了传统家园活动的弊端,让家园活动更含有互动性、创新性、专业性的特

5、点。确定专题家园活动的专题对于实践模式来讲很主要。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一样的儿童、家长在不一样的时间段,所反应出来的需求全部有所不一样。专题儿童发展的某方面,既要符合儿童现阶段的需要,又要有利于儿童的全方面发展;既要突出专业性,又要浅显易懂易于家长接收。如一次家园教育沙龙活动,我们关注儿童的爱好发展和引导,围绕家长们关心的热点话题,选择“爱好班,你的孩子上了吗”作为专题,一同探讨儿童教育的良策。这个专题确实定从儿童发展出发,又源于家长需要,有话可说,不失为一个好的专题。识别需求在确定家园活动专题后,我们通常会针对专题确定的内容采取问卷调查、和家长访谈等方法了解家长的现有水平和经验:有关专题内容

6、有什么样的认识;认识的程度怎么样;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需求;需求的关键是什么经过一系列调查和访谈,深入识别家长真正的疑虑和不足。家长沙龙专题“爱好班,你的孩子上了吗”确定后,我们经过部分家长访谈、查阅家长文章,了解到,孩子上爱好班好还是不上好、上哪些爱好班、该怎样为儿童选择等是家长们很关心和感到迷惑的问题。我们拟发“学龄前儿童参与课外爱好班情况问卷调查表”,经过10道封闭式题目,深入了解家长对爱好班的诉求。内容包括对参加爱好班学习的态度、爱好班内容的选择、内容选择考虑的原因及检测爱好班效果的方法等。对全园各年纪段家长随机采样100份,经过分析,明确家长对爱好班的疑虑关键在于更深层

7、次地引导儿童爱好发展的方法上。制订方案详细来讲,制订方案包含专题和内容、活动目标、形式方法、评定和反馈四个部分。活动目标要针对需求评定的结果而设定。活动方法采取适合成人的学习方法。在制订方案时我们通常以老师群体合作为主,确保方案可行。由此,基于需求评定的结果,我们设计了家园教育沙龙活动:爱好班,你的孩子上了吗并和家长共同商议,思索采取家长代表现身说法、看法采择、案例分享和老师和教授组提议等形式,帮助家长澄清认识,理性看待儿童上爱好班。实施方案确定方案以后,我们会遵照“公布信息家长准备实施计划评定监控”的步骤推进计划的实施。家长在得悉专题信息后,有目标地带着自己的思索和看法参与活动。同时实施过程

8、中,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要对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定监控和指导。家园教育沙龙正式开启,经过家长自由谈、互动交流谈、教授引领谈,充足展现她们对儿童上爱好班的不一样见解和认识。有家长认为儿童的爱好培养应考虑“发掘引导、关键培养、持之以恒”,有家长认为应陪孩子上她喜爱的爱好班,有家长不愿花钱培养儿童的弱项,有家长认为爱好班应去功利性等,带给全场家长以启思,搭建了家长、老师、教授共同思索、交流、对话的平台,让教育真正延伸至家庭。沙龙活动全程,行政管理人员参加评定,立即对沙龙探讨的专题关键要素进行把握,并给点拨引导,表现其专业性。评定反馈我们还重视后续活动的开展及家园双方的评定反馈,其目标在于发觉问题以更

9、加好地改善,提升家园活动质量。针对家长的评定内容包含:家长参加度;围绕专题取得的方法和经验。针对老师的评定内容包含:对家长的需求评定是否正确;是否和家长有深度、有效的沟通。通常我们会采取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搜集双方反馈信息,同时以自评、她评、管理者评相结合的方法汇总反馈信息,得出结论。家园沙龙后,我们全方面搜集家长、老师对活动的反馈信息,并分类整理活动举行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沙龙活动积累经验和征集话题。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五步操作步骤”,适宜于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等多个家园活动。有了规范化的操作步骤,能让家长资源有效介入儿童的学习,深度参加教育过程,从而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提升家园共育的整体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