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观:卜算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48638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观:卜算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王观:卜算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王观:卜算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王观:卜算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王观:卜算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观:卜算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观:卜算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算子王观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注释1. 词律以为调 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 疏桐等。3.浙东:今浙江东 南部。6.眉眼盈盈处:喻 指山水秀丽的地方。评析此词以新巧的构思 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 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 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 “一双瞳人剪秋水”。)而

2、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 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 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 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 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过片后“才始送春归” 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 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 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3、作者介绍字通叟,如皋(今 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宋仁宗朝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神宗时官至翰林 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古文论今,韵味 无穷】精炼的语言,就是 指用小量的文字就能表达出深层的意思。篇二:语文课文笔记整理-王观卜算子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文学常识3、词是合乐可歌, 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有词牌名,还可以有词的题目,比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为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为词的题目。词 一般分上下两片(或两阙)。按字数来分,有小令(W58字),中调(59W字数W90),长调 (三91字)。按派别来分,基本分为豪放派和婉

4、约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 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尘卜算子为 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二、字词注释1、鲍浩然:作者的 朋友2、浙东:浙江东南 部3、之:到去 三、阅读理解上阕:“水是眼波横,山 是眉峰聚”:以“眼波”比喻水,以“眉峰”比喻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水的流动,青山 的延绵。句中一“横”一“聚”化静为动,引人不由地想象山水的美景。下阕:“才始送春归,又 送君归去”:这两句紧扣题中的“送”,点明的送别的时间;篇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卜算 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 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

5、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2)宋人王灼碧 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答: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解析】宋词的上片往往是写景,下片往往是抒情。一种思绪如“愁”在艺术创造中如何表现?中国古典诗人发挥自己春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有时又想像成滚滚东去的江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清照则想象愁也有重量:“只恐双 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贺铸更把愁想像成一幅组合图像:“试问闲愁都几 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相思也是一种抽象都是情感,王维将这种抽象的情 感化

6、为具体的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东)。篇四: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把祝 福写上风帆卜算子送鲍浩然 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 眉峰聚。才始送春归,又送 君归去。江南,浣纱女让美 人鱼自惭形秽的江南,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西施的江南。江南,白居易梦绕 魂牵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 江南,王摩诘写满遍地相思诗种下 遍地相思豆撷取万斛相思豆的江南。你留不住江北的春天,多少有点落寞;你没能留住友人南行的脚步,却并不伤感,因为朋友在美好的江南,在 春天的江南有一场美好的约会。相爱的人永远与春天同住,热恋的人儿永远不会老,就是你临别的赠语。 朋友缓缓地起锚,轻轻地解开

7、缆绳,升起了你为他写满祝福的的风帆。因为有了你的卜 算子,友人鲍浩然的归程没有了寂寞!篇五:2014 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五单元(附答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公输盘诎 ( ) (2)死亦我所恶 () (3)惠子相梁 () (4)非醴泉不饮 ( ) a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丛草为林b. 胡不见我于 王c. 固不知子矣d .或谓惠子 曰 . 庄子往见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太守谓谁 .a被列为世界十大 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解放战争是一场 空前广泛深

8、入的人民战争,共产党人得道多助,人民军队深受拥戴、无坚不摧c学校合唱团的同 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 . .d木兰诗情节 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 .让世界的“木兰迷” 倍加赞赏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韩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近年来,韩国学习修改:修改: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鱼我所欲也)(王观卜算子送 鲍浩然之浙东)(4)古代文人常用 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6在“我所了解的 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译文:能施行仁政 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孟子的治国思想:我选择的名言:

9、传统美德:现实意 义 : 二、阅读理解(40 分)(选自鱼我所欲 也)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选自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a万钟则/不辩礼 义/而受之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为之() (2)困于心衡于虑(1)今为宫室之美10选自孟子的这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甲】鱼,我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

10、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 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选自鱼我所欲 也)乎?必不为。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选自墨子)1)故患有所不辟2)非独贤者有是3)何故4)万事莫贵于义1)如使人之所欲2)予子天下,而注: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也( )心也( )( )也(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杀子之身,子为之乎?15【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

11、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4分)虞虢相救,非相 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节选自韩非子) 注:垂棘:一座 山的名称,盛产玉石。虞(yd):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虢(guo):周朝诸侯国名, 在今河南。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德:恩德。17.这则故事告诉 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三、写作(40分)也许,你在家里, 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 师的办公室里,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站在 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路途;也许?

12、要求:文体不限 (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参考答案1.答案:(1)q口通 “屈”理屈 (2) wu厌恶 (3) xiang做宰相 (4) 11甜美的泉水3答案:c解析: c项,“严阵以待”是指作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4答案:修改: 韩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5. 答案:(1)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 (2)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3)眉眼盈盈处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6. 答案:(1)仁政(施仁政、以民为本)。(2)示例: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美德:热情好客; 现实意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美德:谦虚

13、好学; 现实意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答案:7. d解析: a项的朗读节奏应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项的朗读节奏应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8.(1)为了 (2)通“横”,阻塞,不顺10人的尊严(骨 气) 逆境造就人才11示例:不失“本 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答案:12(1)祸患, 灾难 (2)这、这样 (3)缘故、原因 (4)没有13(1)如果人们 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 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14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

14、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15“义”是正义, 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答案示例:(1)唇 亡齿寒,即事物之间密切相关、利害相关。(2)贪图小利,牺牲别人,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因 小失大,自取灭亡。18答案:写作提示 题目中的“阳光”比喻给人带来光明、温暖、力量的精神慰藉,可以是父爱、母爱、师爱, 可以是某一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还可以是同学的友谊,一首歌的鼓舞等,要选择你最有感 触的一个方面来写。参考例文: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 光“啊,多么灿烂, 多么辉煌,暴风雨过去后?”耳畔响起了我的太阳的美妙歌声。老师,您的形象又一次 出现在我的眼前。光明与温暖洒进了 我的心底!您还记得那次晨读

15、 的情景吧?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认真真地读书,感冒刚好的我无精打采地靠在后面的课桌 上读书。忽然,我感觉有个身影在我的课桌旁经过,一抬头,我的桌子上出现了一瓶牛奶, 再朝那个身影望去只见您乌黑的秀发飘在肩后。我感到生活的醇香,您爱的阳光瞬间照亮了我灰暗的生活!您还记得那次午休 的事情吗?同学们都伏在课桌上睡觉,后来,外面下起了雨,阵阵凉凉的风吹进了教室,吹 乱了您的头发,也吹乱了同学们的头发。您坐在讲台旁,正想起身做点什么,突然,您又好 像想起了什么,您坐下来噢!您脱下了您的高跟鞋,轻轻地,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把每 一扇窗户都关好了。这一切,都被刚刚醒来的我看在眼里。您还记得那个炎热 的夏日吗?那天,我们在楼梯口相遇,我说了一句“老师好!”您微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