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8613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在学生用书中,此内客单独咸环基础达标1 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 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lT+ 2e_ =CuD.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解析:选 Ao A.铜离子应移向阴极,则 a为负极。B.CuCI 2发生电 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完成的,并非通电才能发生。C.反应Cu2+ 2e=Cu应在阴极上发生,阳极上发生的反应应为 2C一 2e =Cb To D.通电一段时间后,应在阳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2.已知铜或银做电解池的阳极时,能被氧化为金属离

2、子。下图中装置分别通电一段时 间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BC解析:选Do A、B项中石墨做电极材料,溶液质量只会减小; 溶液中析出的铜的质量相等; 溶液质量增加,故正确。3.用石墨做电极电解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D项中2 mol Ag失电子进入溶液,DC项中进入溶液的铜与从1 mol Cu从溶液中析出,CuSO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B. H2OA. CuSQC. CuOD. CuSO 5H2O解析:选 G用石墨做电极电解 CuSO溶液的电解方程式是 2CuSQ+ 2H2O通电,2H2SQ+ 2Cu+ QT,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想使电解液恢复原状,应加入Cu

3、O C项正确。4. 如图所示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 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64 g某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池是b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 c极上析出某金属B. 甲池是a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 d极上析出某金属C. 某盐溶液可能是 CuSO溶液D. 某盐溶液可能是 Mg(NO) 2溶液解析:选G甲池a极是阴极,析出金属银,乙池c极是阴极,析出某金属。某盐溶液如果是Mg(NO)2溶液,不可能析出金属,由关系式2Ag+2eCu2+可知,某盐为可溶性铜盐。5. 如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11旖液滴有酣哉试陆的NMI解很A. X是负极,Y是正极B. Pt是阴极,Cu是阳极C. CuSQ溶液的酸性增强D. CuSO溶液的酸碱性不变解析:选Co b电极附近呈红色,溶液显碱性,b极是阴极,Y是负极,X是正极,则Pt是阳极,电解CuSO溶液时,阳极OHT放电,阴极Cu2+放电,溶液中有H2SQ生成,酸性增强。6电镀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镀锌、镀铜、镀金等。如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将铜牌摇身一变为银牌,即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B. 银条与电源负极相连C. 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 e - =AgD. 当电镀一段时间后,

5、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解析:选 C铜牌上镀银,银为阳极,Ag+向阴极移动,阴极反应为 Ag+ e - =Ag由于实验中镀层不可能非常均匀致密,所以将电源反接,阳极上Cu、Ag均能溶解,铜牌不可能恢复如初。7 .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下表中的()X Y选项a极板b极板X电极Z溶液A锌石墨负极CuSQB石墨石墨:负极P NaQHC银铁正极AgNQD铜石墨r负极P CuCb解析:选A。由a极板质量增加知,溶液中阳离子在a极板生成金属析出,则a为阴极, X为负极;因B项中a极板不析出金属,C项中X为正极可知,B

6、 C两项均错误;又由b极 板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可知 D项错误。&如图所示,甲、乙为相互串联的两个电解池。!乙(1) 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a电极名称为 极,电极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质溶液可以是(2) 乙池中铁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在乙池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开始电解一段时间后,铁极附近呈 色。(3) 若乙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 2和MgCb溶液,分阶段写出乙池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在一条电路中串联两个电解池,往往对阴、阳极的判断容易受到干扰,在分 析甲池时,把乙池视为一段导线,反之,分析乙池时,把甲池视为一段导线。 据此分析得出:

7、a为阴极,b为阳极,Fe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又根据工业上电解精炼铜的原理判断a电极材料应为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 + 2e-=Cu电解质溶液用含 Cu2+的溶液(如CuSQ溶液)。(2) 乙池中是用惰性电极电解 NaCI溶液(阴极材料是否为活泼金属对电解无影响),铁极反应式为2H + 2e_=Hf,由于水提供的 H放电,铁极附近溶液中0H越来越多,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3) 电解多种电解质的混合溶液,分析电解反应的方法步骤为分析电解质溶液中所有 离子,分为阴、阳两组(包括水电离出的 和0H):将阴、阳离子分别按放电先后顺序进 行排列;写出阴、阳两极上的反应式和电解的总反应式并据此判断反应现

8、象或进行计算。答案: 阴 纯铜 Cu2+ + 2e=Cu含Cu2 +的溶液(如CuSQ溶液)(2)2H + + 2e =H f 红(3)第一阶段:CuCl2通电,Cu + CI2T,第二阶段:2HQ通电,2H2 + Qf能力提升9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I和H2SQ,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 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阴极只析出HbB. 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QC. 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D. 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 7解析:选D。电解质溶液中,n(Na ) : n(CI ) : n(H ) : n(SQ ) = 3 :

9、3 : 2 : 1,开始电 解产生H2和Cl2,同时生成 QH中和HSQ,且生成QH多,最后相当于电解水,因而pH 7,阴极只生成H2。三个阶段分别为电解 HCI、NaCI、HQ。.2+一10.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它可由反应2Cu + 4I =2Cul+ I 2而得到。现以 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这个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阴极:2H+ + 2e一 =Hf 使OH H + 阳极:2Cu 4e + 4I =2Cul+ 12, 12遇淀粉变蓝 阳极:Cu 2e_=cU* ,

10、Cu显蓝色 阳极:2I 2e =l2,碘遇淀粉变蓝A.B.C.D.解析:选A。由于阳极材料是 Cu,故电极反应为 Cu 2e =Cij+,但是由于 CiT与I 一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Cu2+ + 4I =2Cul+ I 2,阳极反应由上述两反应相加得 2Cu 4e + 4I =2CuI+ I 2,其蓝色是由淀粉遇 12所致,故A项符合题意。1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Cu不能发生反应:CuI 2H2O=Cu(QH)+ H2 f。但选择恰 当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进行电解, 这个反应就能变为现实。 下列四组电极和电解液中, 能实现 该反应最为恰当的是()选项ABCD阳极石墨棒CuCuCu阴

11、极石墨棒石墨棒FePt电解液CuSQ溶液NaSQ溶液H2SQ溶液H2Q解析:选B。本题考查一些不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条件,可以用电解方法,2 丰_LCu做阳极时,自身失电子,电极反应为Cu 2e =Cu,阴极反应为 2H + 2e =Hf。C项,电解液 HSQ会与生成的Cu(OH)2中和,实际上不会生成 Cu(OH)2; D项,H2O导电能力不 强;B项,NqSQ溶液起增强导电性作用,电解总反应式为Cu+ 2H2O通电,Cu(OH)2+ H2 f。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12.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通电时

12、为使氯气被完全吸收, 分判断正确的是(A.B.C.D.a为正极,a为负极,a为阳极,a为阴极,b为负极;b为正极;b为阴极;b为阳极;NaCIO 和 NaCI NaCIO 和 NaCI HCIO 和 NaCI HCIO 和 NaCI消毒液发生器的下端应接电源的正极,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氯解析:选B。NaCIO和 NaCI。极连接。气在上升过程中与阴极产生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13.1 .(1)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 _(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n .尿素CO(N“)2是首个由无机

13、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cm讥H3Ml辭蔽歳子交换膜NaCJ-尿盍Nad 濬酒 o _.A Y自淹电鐸电源的负极为(填“A”或“ B”)。(2)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3)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 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 g(忽略气体的溶解)。解析:I .(1)电镀时,镀层金属做电解池的阳极,镀件做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2)镀铜是将Cu2+变成Cu,需要加入还原剂与之反应。n .(1)图示中产生氢气的电极为阴极,与阴极相连的电极为负极。(2)根据图示信息,阳极上先产生

14、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尿素中的氮原子为-3价,具有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阴极室:2H+ + 2e=Hf。阳极室产生的 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从而使阴极室 浓度保持不变。pH与电解前相比不变。13.44 L两极共收集到的气体 n(气体)=r = 0.6 mol22.4 L mol阳极阴极(N2+CO2)3 血佻CCKNHAVj5 mol60 g0. 6 molmC0(N)260 g x 0.6 molmCO(NH)2=丽oi= 7.2 g。答案:I .负 (2)还原剂n .(1)B(2)2Cl一 2e一 =Cl2TCO(NHh+ H2O+ 3Cl2=N + CO + 6HCl (3)不变7.214.电解原理常应用于工业生产。(1) 火法炼铜得到的粗铜中含多种杂质(如锌、金、银等),其性能远不能达到电气工业的要求,工业上常使用电解精炼法将粗铜提纯。在电解精炼时,粗铜接电源极,电极反应为;纯铜做极,电极反应为 。(2)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得烧碱、氯气、氢气。电解时,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