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案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485134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安全教育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教育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教育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教育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教育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安全教育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安全教育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学院网络安全教育案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速度迅速 提高。然而,遗憾的是,有些人不能够正确使用网络,甚至天真的以 为可以在网上随意自我发挥,发表任何言论而不会受到惩罚!从某种 角度说,这是一种法律意识淡薄的行为。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世界, 但更是一个真实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我们上网的每个人都是真实地 存在于网络这个平台,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因 此,网络应该成为广大学生交流思想,获取知识的园地,成为校园文 明建设的阵地,而决不能让它变成加速人们精神家园荒芜的毒剂!正 确合理的使用网络是每一位重邮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我们搜集整理了我院及其他高校的

2、部分网络违纪典型案 例,将其编制成网络安全教育警示案例。希望全体同学能从中吸取经 验教训,并引以为戒,共同倡导文明上网,共建网络健康家园。校内案例案例一:李某因公布学校还未公布的新生名单被全院通报批评处分2002年8月25日,暑期留校的xx学院李xx因为心情烦闷,用 一软件搜索校园网允许匿名登录FTP主机,结果在某一主机上(经查 为学校招生办公室主机)发现了未经公开的2002级新生名单,出于好 奇该生将此名单下载,并在未经仔细思考的情况下将此信息公布到了 学校BBS快讯版并开了服务器.事后约半小时,李意识到了名单的保 密性,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行为已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于是立即关闭 服务器,想阻止

3、名单的流传,但是此时已有十多人从该生处下载了名 单,并有人上传到了软件中心,还有部分名单粘贴到了 BBS,造成了学 校招生录取工作信息的泄露,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李xx的行为违反了学院关于学生网上违纪行为处理的规定 (试行)第十四条的规定.该同学的行为对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造成 了不良影响,但鉴于其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老师的教育和帮 助下能够认真反省并作出了深刻的检讨.经研究,根据学院关于学 生网上违纪行为处理的规定(试行)第十四条之规定,现给予李xxxx 学院通报批评处分.【点评】大学生应加强校规校纪的学习,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更 要提高法律意识,避免犯下不必要的错误,以此警醒同学们,

4、在网络 上发布消息时,应注意发布内容获取的合法性,应认识到其内容是否 属于泄露机密,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案例二:万某因扭曲有关“非典”的事实受严重警告处分2003年5月4日下午,xx学院万xx同学在校园网BBS上看到有 关“非典”问题的讨论,对有关道听途说的谣传,不但不制止,反而 不加思考妄加评论,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造成不良影响。事后,经 老师的教育和帮助,该同学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作出深刻检查。根据学院关于学生网上违纪行为处理的规定(试行第七条之 规定,给予万xx同学警告处分。【点评】真实性是信息的关键,凭空捏造、散播与事实相悖的消息性 质十分恶劣。在“非典”肆虐全国这一特殊时期,随

5、意捏造、散播谣 言极易引起全民恐慌,不利于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更不利于国民经济 的发展。警醒同学们:做一名懂文明、懂礼仪、有道德、有素养的当 代大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 负责,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及其带来的后果,每个大学生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案例三:费某、喻某两同学造谣双碑特钢厂暴动被全院通报批评2005年10月8日晚,xx学院费x接到其同学的短信称:双碑特 钢厂有暴动发生,还有人死亡。于是在我校BBS论坛Chungking版 发了标题为:“双碑特钢厂暴动”的帖子。喻x听到同学说在网上看 到有关重钢厂暴动的帖子,喻x没有经过证实,便在我校BBS论坛 In

6、terNews版发了题为“重钢惨案”的帖子。费x、喻x两位同学在 BBS上散发不实言论,引起骚动事件。事后两名同学认错态度端正, 写出了较深刻的书面检查。针对以上事件,为了严肃校规校纪,教育本人及广大学生,根据学院学生纪律处分实施办法第二章第二十六条对网络违纪处分规定第一条,经学院研究决定给予费X、喻x两名同学全院通报批评处 分。【点评】当下网络是网友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由于网络的方便性、 快捷性、广泛性,各种虚假信息能够在短时间被迅速、广泛传播,产 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警醒同学们:无中生有、传播虚假信息,不仅会 对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更是对自己言行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引 以为戒。案例四:黄

7、某等四名学生因网上冲突引发打架斗殴被处分2006年12月28日晚,xx学院学生黄x与 学院学生丁 xx在 网络对战游戏中发生口角,在网上对骂过程中,黄x从丁 xx处获知 丁所在寝室,随即冲到丁 xx所在的25栋429室与其理论,双方言语 不合,发生扭打。这时黄x的同学黄XX、员X、刘x在黄x走后也先 后赶到25栋429寝室准备劝架,见状后员X、黄xx上前强行将丁 xx 拉开。在拉开的过程中,黄xx、员x也对丁 xx动了手脚。校保卫处 接到报警后,立即前往现场调查处理,并将丁 xx送往重医附一院检 查、治疗,用去医药费1400余元。校保卫处调查后认为,此次事件,黄x负主要过错责任,丁 XX 负次

8、要过错责任,黄XX、员X也有一定过错。鉴于事发后经教育, 黄X等人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赔偿了丁 XX医药费1400元, 营养费1100元,共计2500元。为严肃校规校纪,教育本人及广大学 生,根据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之规定,经 学校研究决定:给予黄X同学记过处分;给予黄XX、员X、丁 XX三名同学严重 警告处分。【点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由于认知不同、观点不同,产生意见和 矛盾是很常见的,但是一旦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化解矛盾,反而使矛 盾激化和升级,就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警醒同学们:遇事切勿浮 躁、激动,要冷静、理智的处理问题,方法总比问题多,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在网

9、络交流中一定要注意文明用语。案例五:周某等三名同学对同学进行网上侮辱性评价2007年5月30日19: 00 20: 40左右,周x,宋x,牟x三名 同学在培训中心2号机房上网络数据库技术实验课。在本校红岩 博客用户为”八月未央”留言版中,上述三名同学对本班的赵x同学 进行了跟贴侮辱性评价。其中,周x发表了侮辱性言论近十条,并提 供了受害者的真实姓名及电话号码,宋x和牟x某同学明知周x的行 为,不但未予制止,宋x还向周x提供了受害者的电话号码牟x提示 可以用受害者的名字留言。三名同学的行为损害了受害者同学的名 誉,对其造成了一定的身心伤害。上述三名同学的行为违反了校级校规,也不符合高等学校学生

10、行为准则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本应严肃处理,鉴于三位同学在老 师的教育帮助下,能认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受害者当面道歉,以实 际行动减轻合消除不良影响。为规范网络秩序,教育本人及广大学生, 经学校研究决定:给予周x同学警告处分;给予宋X,牟xx同学全 校通报批评。【点评】:同学、同窗之间本该相互关爱,相互扶持,但是由于言语 不和,在网上进行言语侮辱,进行人生攻击,伤害他人,造成了不良 影响,与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形象严重不符。案例六:张某因发布军训虚假信息受记过处分xx学院学生张某在2011年7月参加军训期间,于7月3日在天 涯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大学军训期间死了三个了的不实帖子,严重 扰乱

11、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该生利用网络发 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的行为违反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相关规定,属 于严重违纪。事后,该生如实陈述违纪事实,积极配合调查,对所犯错误认识 深刻。为严肃校规校纪,教育本人及广大学生,根据大学学生违纪 处分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学校决定,给予张xx同 学记过处分。【点评】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爱校、护校、荣校。捏造事实,胡乱散 布谣言,严重损害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是极不负责、极不道德的行为, 属于严重违纪,望同学们引以为戒。校外案例案例七:大学生贾某网上造地震谣言被判18个月犯罪嫌疑人贾某,家住山东, 案发前是西安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大 四学生。

12、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 贾某于5月29日20时30分许,抱 着恶作剧的心态,利用所学的计算 机知识,进入省地震局网站信息发 布页面,编造并发布了标题为今 晚23: 30陕西等地会有强烈地震发生!的虚假恐怖信息,这条虚 假恐怖信息发布后,10分钟内有700余人次点击,引起上百名群众 恐慌,群众纷纷拨打陕西省地震局电话询问,案发后,西安警方将犯 罪嫌疑人贾某抓获,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后认定, 贾某对陕西省地震局网站进行黑客攻击并故意传播虚假恐怖地震信 息,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点评】网络是交流观点、发表看法、交流感情、认识世界、探索未 来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合理合法地

13、利用网络资源,严谨制造谣言。 案例中贾同学已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倡导广大同学做一 个文明发帖、文明回帖的优秀网民。案例八:女大学生方某倒卖四六级成绩单被判刑在网上看到有人出售英语四六 级成绩单后,某高校女大学生方某竟 然想到倒卖挣钱的主意,贴出小广告 向学生叫卖成绩单。事后,方芳和同 伙张某在法院受审,两人自愿认罪, 并积极退缴非法所得,被判犯有买卖 国家机关证件罪,方某被判剥夺政治权利1年,张某被判拘役5个月。【点评】大学生应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守信为荣、 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传承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君子爱 财、取之有道”,方某铤而走险,法律意识薄弱,自毁前程

14、。案例九:暨南大学硕士赵某网上发帖称要炸火车站被判一年只因春节买不到火车票回家, 33岁的硕士工程师赵某,同学口中 的“好人”,竟然在网上发帖扬言 要炸火车站,因编造、故意传播虚 假恐怖信息罪被广州铁路运输法院 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法律不仅存在 于现实社会,也同样存在于虚拟网【点评】“炸火车站”这种危害人民生命、危害人民财产的言论,一 经传播,绝不能以“玩笑”二字一笑了之,政府、警方更不能等闲视 之,必须及时快速地出动大量警力,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赵 某这种行为造成了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引起了广大民 众的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受到法律的制裁。案例十:广东雷某发布“人吃人”帖子

15、被判刑两年2009年7月,雷某在打工期间,经 常到网吧上网,为了增加其注册的Q Q空间的点击量,竟然在自己的空间 里撰了一篇题为“阳春市松柏镇惊现 人吃人事件”的帖子,导致该帖子在 互联网上被迅速大量传播,至案发时 止,共有148个转贴,165260人点击 浏览,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阳春当地也引起了恐慌,引起 了广东省政府和阳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经过核查,确认雷 某的帖子纯属虚构,公安机关将其抓获,随后阳春市法院经审理后对 雷某作出判决,被当地法院以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判处二年有期 徒刑。【点评】网络不是虚拟而是真实存在的信息交流平台,看似个人、私 人的“空间”,却是开放、公

16、开的信息网络场所,任何网络行为都会 留下痕迹,雷某任意散播虚假信息的行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引起了恐慌,获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案例十一:大学生章某校园网上传“黄毒”2004年7月30日,成都市公安 局网监处在工作中发现,某高校的校 园网上一个人的主页非法链接有境外 的淫秽色情网站,经查,该网站为成 都某大学校园网免费个人主页,建立 人系该校2002级学生章某,他在网站 主页“X-Rate色情”栏目中提供境外“激情电影下载”、“激情电影 与图片”、“电影自动搜索软件”、“色猫网”、“色情综合”、“寻找美女” 等淫秽色情链接内容,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案侦民警依法对章某进行 了传唤,据章某交待,他利用学校分配给自己的校园网免费个人空间 建立了个人主页,并在教育网一论坛上获取了相关境外淫秽色情网站 的网址,然后链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成都市公安局依据治安管 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