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82093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当前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 返校工作平稳有序,疫情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 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和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 作领导小组关于切实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精神,扎实推进常 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防控疫情防控之弦当前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已较好地实现人员稳控、阵地稳固、校园稳定的目 标。但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输入,境外输入,聚集性传播等风险依然存在;全面 复产复学对防控工作

2、带来新的问题;随着夏季到来,新冠肺炎叠加传染病和食品安 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不断增加;返校人数增多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 的挑战。防控工作任务没有丝毫减轻,而是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院系、各部门、各 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底线思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认真开展防控工作“回头看”,全面排查学生返校复学以来的风险隐 患,加固薄弱环节,补齐漏洞短板,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节点、重点 事,优化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到组织协调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二、完善工作方案,严格日常管理,精准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措施1.健全常态化防控

3、工作方案。各院系要制定并完善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明 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将防控工作深入年级、班级,织密“学校、院系、班 级、教职工、学生”五级防控工作网。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院系防控工作第 一责任人,辅导员为本班级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责 完善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2.严格师生信息排查。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准确掌握师生动态, 坚持做好“钉钉”打卡工作,依托“钉钉”打卡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做好返校师生 健康审查,认真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杜绝师生带病返校。要认真开展第 1 页 共 9 页返校学生晨午晚检,加强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做好缺课、缺勤、早退学

4、生和教职 员工追访和上报,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对于出现发热 症状的师生,以及近 14 天省外返的师生一律进行核酸检测。3.原则上不再安排学生返校,确有特殊需要的要严格审批。对于因特殊情况 需要返校学生,要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学校防控工作要求等内容准确及时传达给 学生,要求学生自觉服从管理,如实填报返校申请,按需提供核酸检测证明,妥善 安排个人行程,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平安有序返校复学。对尚在境外的外籍师生, 要求其在未接到学校通知前不返华、不返校、不报到,妥善解决留学人员的实际困 难。4.加强返校学生教育管理。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按照学校规 定进行学习和生活,

5、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行踪去向,规范学生日常管理,严格执行 “六个一律”工作要求。建立联系沟通机制,积极做好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学生服 务和帮助工作。在学生中广泛普及宣传传染病、常见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培养健 康的生活习惯,严格落实人员聚集区域的戴口罩和保持 1 米距离的要求。加强体 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合理安排饮食,拒绝校外外卖,提高机体免疫力。5.妥善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按照学校教育教学总体安排,合理调整教育教学 方式,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衔接,合理开展实习、实验、实训、毕业活动、学生课外活动等各项教育教 学活动。对于毕业班学生就业要积极拓展“空中就业市场”,优化就业信息服务, 开展就业“

6、暖心行动”,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热心 细致的就业服务,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完成原定就业率目标,稳妥开展毕业生文明 离校工作。6.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防控工作。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公共 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组织开展爱国 卫生运动,加强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浴室、体育馆、实验室等重点场所 的通风换气与消毒,配备必要的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建立卫生保洁和消毒 常态化防控机制。原则上各单位内部环境清洁与消杀由本单位负责。第 2 页 共 9 页7.严防食品安全风险。相关部门要严格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制。针对夏

7、季传染病多发的特点,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完善供餐方案和应急 预案;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健康体检和每日晨午晚检工作;严格食品原材料 管理,做好食品的清洗、加工、留样管理等各个关节,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三、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1.关心关爱师生身心健康。各院系对于师生因病(或医学隔离)等原因缺课、缺勤,要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必要时安排专人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对于病愈且隔离 期满提交复学申请的学生,要指导他们提供医学证明,在报请校医院查验后按有关 规定办理复学复课。要深入了解和精准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风险问题清 单,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学校心理咨询

8、中心和本院(系)二级心理工作站, 做好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心理援助服务,消除师生心理恐慌和焦虑情绪。要加强与 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及时提供指 导和帮助,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2.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上好学生爱国教育 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做好教职工卫生防疫、疫情防控、应 急心理辅导等工作培训;依托校园网、微信、微博、 空间等媒体阵地,引导师生及 时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关注学校防控工作各项措施,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及时妥善做 好回应。对影响较大、

9、易引发网络舆情或群体性事件的决定,要做好风险评 估。要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和舆情管控,对可能出现影响安全稳定的,及时 做好排查,做好调解化解,严防矛盾激化,引发炒作。3.妥善处置疫情突发事件。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校内外沟通联 系,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落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医护人员和 师生教育培训,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发生疫情突发事件,所属院系、部门或单 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妥善处置,及时报告,积极配合学校和 属地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疫情控制和病人救治工作,依法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调 查、采集样本、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预防接种等防控措施。第 3

10、页 共 9 页四、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工作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防输入、防反 弹、防突发、防松懈”的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常态化管理,本着对广大 师生员工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预判、预警、预防、预演”,严格落实落细 各项防控工作举措,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防控工作要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 场。疫情防控工作要纳入各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内容。对防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予 以褒奖和表彰;对违反学校规定、工作不力、玩忽职守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人 员,学校将严肃追责。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防控

11、 形势依然严峻。各工业企业将陆续进入复工期,为做好我市企业的防控,制定如下 工作方案。一、企业做好准备工作(一)进行企业复工备案登记。企业有复工意愿的,必须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规定提出复工的申请备案,审验 批准后方可复工。(二)成立防控领导小组。按照法人负责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企业对本企业疫情 防控负主体责任,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 控和复工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应急 处置等内容,每项工作必须明确专人负责。(三)制订应急处置措施。制订应对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有条件 的企业要配备

12、有独立通风系统的隔离房间以及防疫应急车辆。要与附近的医院建立 沟通,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送医就诊和住院治疗。(四)备齐疫情防控物资。复工前要做好充足的消杀物资准备,包括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红 外体温计、杀菌洗手液、消毒液、消杀喷雾器等。第 4 页 共 9 页(五)提前对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消毒防护。(六)加强复产安全管控加强节后复产安全管控,做好重要设备复产方案,排查事故风险,及时消除 隐患。二、督促员工做好返程及上下班防护(一)进行人员核准。企业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提前掌握返岗返工人员情况,提前做好疫情重点 区域人员的疏导劝返工作,对 14 天内有湖北等重点区域旅行史、生活史、与当地 人接

13、触史或与其他区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律劝其暂时不要返岗。(二)指导工人做好返程防护。对于返岗员工,倡导员工错峰返程,分批、有序出行。需全程佩戴口罩,乘 坐火车、公交、地铁时,可以用携带的消毒用品(比如消毒液、消毒湿巾),对扶 手、座椅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 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 洗洗手液。(三)优化上下班方式。提倡员工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交叉感染,优选步行、骑行 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 中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抵达公

14、司或居住地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或含酒 精的洗手液洗手。下班后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不去影院、商场等人群密集场 所。三、严格人员管控(一)严格执行员工排摸、登记,做好人员隔离及医学观察工作。严格执行员工摸排、登记,按照“一人一档”做好建档筛查工作。对于来自 重点地区不能劝返的员工必须严格执行集中隔离 14 天的要求;隔离期结束后,如无 感染症状,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阴性后,方可正常上班。从其他地区返岗的员工必 须严格执行居家隔离 14 天的要求,如无感染症状,方可正常上班。一旦发现员工第 5 页 共 9 页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立即报告并督促其到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发热 门诊就诊,同时做好信息

15、上报和随访。(二)加强消毒、安保人员防疫。大厅接待、门岗检查等对外部接触人员,需注意自身防护安全,佩戴一次性 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帽子、隔离衣,防止交叉感染,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消 毒。(三)严格执行出入人员体温检测制度。企业应在单位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严格执行出入人员体温检测制度,体温 正常方可进入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指导其就诊。(四)严格落实员工戴口罩上岗工作制度。确保员工防护到位,严格落实职工戴口罩上岗工作制度,职工开展协作工 作、公共作业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员工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 科口罩;在存在化学毒物或粉尘的作业场所作业时,员工应根据接触浓度佩戴相应 的防毒、防尘口罩或面罩。(五)建立员工病假记录制度。员工每天开展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或腹泻等呼吸道症状,应劝 其尽早到附近发热门诊就诊。(六)严把企业工作区域入口关。四、加强公共区域防护(一)每日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每日开始工作前,安排人员对门厅、通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 更衣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 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区、扶手、会议室的话筒、桌面等,可用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