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8136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际经济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际经济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际经济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际经济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试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B、汇率决定C、 国际收支平衡 D、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配置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 A.重商主义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3、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4、生产者剩余是指( )A.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2、 5.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企业 B.个人 C.政府D.国家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在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 ) A、不变 B、递增 C、为零 D、递减 2、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交换比价和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B、 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 C、 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好处就相等D、 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整理

3、为word格式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 3、下列哪个理论不是建立在比较利益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D、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贸易原因的新贸易理论 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5、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 ) A.国际比价线 B.提供曲线 C.生产可能性边界 D.相互需求曲线 6、在绝对成本说与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分别是( )A递增、递增 B不变、不

4、变 C递减、递增 D递增、递减 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8、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魁奈 9、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生产要素成本的差异10、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 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魁奈 11、“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句话可以直接说明

5、哪种理论的基本思想( ) A. 绝对优势理论 B. 相对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理论 D.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的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 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B、 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C、 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D、 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2、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真正原因( ) A、 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 B、 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 C、 运输成本的存在整理为word

6、格式D、 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3、根据斯托泊萨谬尔森定理,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有( )A、 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B、 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C、 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D、 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4、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 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5、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影响 6、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

7、中,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 )A. 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B. 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 C. 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D. 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7、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 )方面的差别。 A.技术B.要素禀赋 C.规模经济D.产品差异化8、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9、一个部门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

8、价格水平(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没有影响 10、指出并论证国际贸易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趋向均等化的经济学家是( ) A、 斯托尔珀和萨缪尔逊 B、 赫克歇尔和奥林 C、 汉密尔顿和李斯特 D、 大卫?李嘉图11、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 ) A、 要素比例学说整理为word格式B、 斯托尔伯萨谬尔森定理 C、 悲剧的增长理论 D、 罗伯津斯基定理12、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为主导力量的是(

9、 ) A、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13、在下述条件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将不能成立( )A.要素不会在各产业间流动B.要素在不同国家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率 C.各国均建立贸易壁垒以阻止自由贸易 D.上述所有3项14、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 A. 成本绝对差异 B. 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C. 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D. 规模经济效益递增15、1953年,经济学家在用投入一产出法分析美国出口品与进口竞争品的要素含量时,得出了一个与生产要素禀赋论相悖的结论,这就是( ) A.里昂惕夫之谜 B.吉芬难题C.特里芬难题 D.阿罗

10、不可能性定理16、生产要素密集度发生变化的直接推动力量是( )A.生产技术的变化B.生产结构的变化C.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 D.新品价格的变化 17、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的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获报酬下降。这一理论是( )A、 斯托尔伯萨谬尔森定理 B、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C、 雷布任斯基定理 D、 HO理论18、关于要素禀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则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B. 若一国劳动的相对价格较另一国低,则说该国是劳动丰富的C. 若一国的人均资本存量大于另一国,则说该国是资本丰富的D. 美国是资

11、本丰富的国家19、关于要素密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器设备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B. 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C.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国家而言的整理为word格式D. 汽车和小麦相比,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小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20、根据斯托珀萨谬尔森定理,下面推论正确的是( )A. 尽管土地无法在国家间流动,国际贸易也可以使两国的地租相同B. 国际贸易可以降低本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C. 国际贸易会提高本国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D. 国际贸易提高一国整体福利水平,并且对每一个人都有利21、对于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后人从很多角度做出了解释,其中人们并没有从下面哪个

12、角度进行解释( ) A. 需求逆转 B. 要素密集度逆转 C. H-O理论本身的正确性 D. 人力资本22、关于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下列说法正确是( )A. 长期内国际贸易提高进口部门所有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B. 长期内国际贸易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对另一种要素所有者实际收入的影响不确定C.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D.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共同使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对于生产中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当一种要素投入量不变,而另一种要素投入量持续增加时,

13、投入量不变的那种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将(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和规模经济相违背的是(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边际成本递减3、当机会成本不变时,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呈什么形状( )A.直线 B.内凸 C.外凸 D.先内凸后外凸 4、下面哪种情况不能表明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后福利水平提高( )A. 该国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外移动 B. 该国消费者剩余增加C. 该国所能消费的两种产品数量都有所提高 D. 该国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内移动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整理为word格式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是( ) A产品差异

14、理论 B重叠需求理论 C相互倾销理论 D嗜好理论2、不属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 ) A. 重叠需求理论 B. 要素比例理论 C. 规模经济理论 D. 垄断竞争理论3、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暗含的基本命题是( ) A. 市场充分竞争 B. 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市场 C. 机会成本递增 D. 市场是不完全的4、提出雁形模式的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 弗农 B.赤松要 C.小岛清 D. 俄林 5、下列哪个贸易理论是直接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有(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重叠需求理论 C.相互倾销理论 D.新贸易理论 6、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 ) A.新贸易

15、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偏好不同产生国际贸易的理论7、 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8、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是(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9、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现代化大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相互矛盾,其解决途径是( )A、国际投资 B、国际技术转让 C、国际融资 D、国际贸易 10、根据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容易产生于( )A.产业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 B.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C.投资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