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4802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有感于“有效课堂同题异构课堂研讨”窦桂梅前言:得到教科所“有效课堂”课题研究组主持人张干萍的邀请,参加这个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讨,既感动又高兴。这次研讨的形式是“同题异构”。是三位教师上同一课题的课,课后让我点评。三堂课的课题都是五年级教材中的成吉思汗和鹰(“汗”应读二声。事先听课时还和老师强调,没想到自己评课的时候却依然读四声。这里写出来以示纠正。)既来之则“安”之。作为“同道人”,不要过多的客气话,张老师让我来,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为她们的研究课提供另一种“可能”。我想,既然是研究课,而非引路课或示范课,如果我按照“教研”的样子,说说这几位老师相同的环节和不同的地方,

2、然后就细节问题作一个点评,就没劲了。“教科所”的课题,不追求教研中的“必然”,而重视“科研”中的“虽然”。因此,我的发言应该引起一种思考,或者说,要提供一种让大家觉得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以啊”的感觉。正因如此,在评课的时候,我谈到了该课题带给我的启发、这篇教材给我的阅读思考以及如何教授这堂课的假设。建议:鉴于个人理解能力有限,以及个人的智慧永远无法与课题组团队的能力相比,以下思考难免有些“一叶障目”。不过,既然已经当场点评过了,我还是凭着回忆,记录了自己的听课经历,算作生命旅途上的一次“拾贝”。一、什么是“有效课堂”?目力所及,现在最热的话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个人以为,当今的课堂大多还停

3、留在“少慢差费”的无效性上:教育性大于教学性,盲目性大于计划性,随意性大于规定性。该教研活动,就是针对这种现状而开展的课题研究。说心里话,我也不赞成课堂“有效性”的提法。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是功利主义的产物,似乎认为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课才是有效的课。比如,有些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法,是在把语言看作“工具学习”的基础上,看到“训练的明显痕迹”或者非要“一课一练”,才表明有所收获,等等。闲暇出智慧,也就是说,教学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尤其是语文课的“模糊性”让我们感受语文更多的朦胧,感到语文并不一定完全立竿见影。当然,怎样在保护儿童精神发展的前提下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是应该进一步思考

4、的问题。目前情况下,高年级的语文课一周只有五节,堂堂母语在被认为已经会说话了的前提下,被阉割得只剩下骨架了。不过,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说,单位时间里还要想办法提高效率。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开始思考“有效性”的实现。平时,我在听课时总是和老师们强调:教学要注意全面性与过程性,来完成正确的目标落实;同时,一定要考虑单位时间内的成本,即目标落实所花的时间。实现“目标”,绝不是弄一块小黑板写上本课的具体目标有几个这堂课就朝这儿“开炮”。对于目标,师生必须“心中有数”但不能“贴标签”,实现目标,就是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收获到下一步继续探索的过程,换句话讲,就是让学生

5、在情智方面产生上课前后的“差距”,让学生的思维有效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因此课的学习产生持续学习的课堂向心力。基于这样的思考,那我们就看看,这三堂课都有效吗?另外,从课题“同题异构”的研究形式来看,三堂课应该在不同层面的探究。从科研的高度,这三堂课应该怎样启发与推动我们前进?换句话说,这次的教研活动本身有效吗?二、对教材的解读十分认同贺斯的观点“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没有很好地认识学科特点和学科规律,任何课题研究都是枉然。这次的同题异构,我觉得首要的是看透教材、吃透教材。所谓“知彼知己”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反之,“有效”就是“浮萍”。(一) 破解语言密码(课文中具体的语言

6、文字)1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读题目。题目的咀嚼不能忽视,阅读题目的过程也是解读教材的一部分。古人讲纲举目张,命题时取老实的态度。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成吉思汗和鹰,其中的“和”字说明两者是并列关系:文中所讲的不仅仅是成吉思汗,“鹰”这个字眼儿也需要我们重视。由此,你就会找到另一种思路:我们的教学不仅以“成吉思汗”作为一种线索,还可以以“鹰”为线索展开教学。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会有另一种教学方案。(见后面说明)想想,两条线的行走,交叉起来必然构成美丽的教学图形。2逐段阅读文字。在阅读中犹如“地面坦克”一样,不能忽视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交待“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

7、君王和勇士”,“君王和勇士”这两个词语需要我们思考。历史上的君王一般有什么特点?通常情况下大气也霸气,善于驾驭臣民。想到这些,你应该思考这个身份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比如,文中有几次形容鹰在成吉思汗心中的地位:“最喜爱的鹰”、“宠鹰”、“宠爱的鹰”。可成吉思汗的行动表明:鹰在成吉思汗眼里的地位是私有财产,而不是他的朋友。但从鹰的角度来说,是成吉思汗的“朋友”之一。既然成吉思汗“最喜爱”这只鹰,说明鹰是众多喜欢中的最爱。以打猎为生的马背上的民族,几乎天天不离开鹰。鹰从幼时起就被驯养成猎鹰,帮助人们捕抓野兔等猎物。因此,成吉思汗对于鹰的习性应该比较了解才是。那么,后来鹰发生了那么异常的变化,而且三番五

8、次打掉水杯,成吉思汗是应该好好思考“这是为什么”的,遗憾的是,他只有发怒,没有动脑筋。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思路打开一扇窗:以杀死这只鹰为代价的教训,仅仅是教训?究竟是教训还是悲剧?这样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再有,文中两次用了“自言自语”叙述了成吉思汗说的话。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用“自言自语”的?还有一个成语“小心翼翼”,我们联系上下文可以进一步思考:究竟谁在小心翼翼?难道小心翼翼仅是成吉思汗把死去的鹰放在袋子里的一个动作所负载的心情?看看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虽然一次次打扰成吉思汗的那只鹰,是不是小心翼翼对待自己的主人?文章结尾提到“沉痛的教训”。什么样的事情算作沉痛的?什么样的教训算作“沉痛的教训”?

9、文中“沉痛的教训”是否成为我们不用风险投资就能获利的“教训”?只要细读字里行间,就会发现许多文字里面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会成为你教学的“素材”,即便有些多余的边角余料,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花边儿”和“点缀”,让语文学习锦上添花。(二) 发现结构密码(课文中的写作特点)发现结构就好比做手术的医生一样,不但看到肢体的肌肉,还要看到骨骼的分布甚至神经。阅读文章后,要思考故事的开头、故事的经过以及文章的结尾的“肌理”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把文章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述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强调他的身份,使学生了解伟大的人物在

10、面对错误时的表现。)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叙述了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得厉害,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这一部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第918自然段)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这段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地再现了四幅画面。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毒蛇的出现改变了成吉思汗的固执,很具有震撼力。第五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成吉思汗的懊悔和顿悟。其实,这篇课文也可以分成三部分,掐头去尾留中间。中间,亦即重点部分,见如下表格:次数腐的动作(两个字)成苦思汗的心情(四个字)打掉没有生气二懂掉有点生气1撵制真的生四扑掉气急败坏以上故事“情节

11、”部分的描写一一鹰的四次态度以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可以算作是一种“反复叙事”。教学的时候,这是必须需要注意的地方。从文章整体看,结尾点题是典型的哲理故事模式。以此类推,能找到好多这样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还有,题目的两个元素构成了文章的两条纵线,这里也能看出文章的脉络。总之,要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三)阅读相关材料(与课文相关的文字图书等)以上两点,就教材自身来说的。要真正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些了解,还要阅读课外资料,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以及他作为勇士和君王所作的相关事情,还有后人的评论等。了解这些,为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做好铺垫。这点将在下文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三、如何“同题异构”?我以为,“

12、同题异构”贵在“异构”。比如“教学理念的异构”“教学过程的异构”,“课后评课的异构”等。而且,“异”不应该是简单的个别教学环节的不同,或者开头结尾不同,而是教师在“同一课”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年级特点选取不同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的课堂。重要的是,无论怎样异构,最终的还要看教学效果一一也就是看是否有效。说这么多,就好像自己很会同题异构。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想法,不一定就能转化成课堂行为。还是那句话,我的建议只是提供一种“可能”,看看可否打破既定思路,找到还可以“延展”的地方。这三堂课都是从“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开始的,中间都抓重点情节。抓重点情节方法略有不同,有的

13、采取自学批注的形式,有的采取完成表格的形式,但每节课都抓“成吉思汗感情的三次变化”,这是对文章重点部分内容的正确把握。当然课堂有些地方处理得不一样,有的建议课后阅读一些课外资料,有的课堂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或别人的“教训”,有的在课上添加资料帮助补充课文内容。每一位老师的板书也不同,看出想力图体现不同思路。尽管如此,三堂课的整体框架,还是觉得大同小异:形式上虽有不同,但课堂的结构没有真正改变,还有待于再超越。也许这样说强人所难:我们的课平时不可能这样做,而且时间上也没有保证。但这次的研究不是一种课题研究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尝试?不然,我们的教学永远不可能走出一番天地。我认为,高年级的

14、课在第一课时应该注重读好课文、分清层次、基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由于教材大多是叙事的课文,因此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的方法,进行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难的。而且这篇课文只有“狩”、“拧”、“腕”三个生字,学生在平时阅读中肯定见过。有些时候很多内容却偏偏放在第二课时,其实,上文分析的题目的特点、故事经过中“鹰”的不同表现,以及成吉思汗的四次变化,都应该引领学生把握,从而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语文学习应该是“理解与发现”的两个过程。如果说第一课时是理解层面,第二课时就是发现的过程。遗憾的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通常没有好好区分,都陷在“理解”层面,对于文本没有走一个来回,没有上升到发

15、现的过程。下面,试着做第二、第三课时异构的三种教学创意。(一)“同构”“同构”指以教材本身的规定性为主,然后带出相同结构相同主题的文章阅读,增加学习的广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位教师在抓成吉思汗的几处感情的时候,都是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其实应该在体会成吉思汗的“大声嚷道”、“怎么敢”、“拧断”、感叹号等语言符号的基础上,体会出成吉思汗没有生气、“有点生气”、“真的生气”的真正原因。可以采取创设情景的方式采访“成吉思汗”,这既是口语交际训练,又是进一步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感情推进的方法。当然,对于“鹰”也可以采取口语交际的形式,采访它为什么一次一次这么做,从而体会鹰对主人的爱。然后可以让学生为这两个角色作一句话的评价性陈述。这一部分的“画龙”,目的就是要为后面的内容“点睛”。理解到此,教师必须追问:如果把前三次一笔带过,直接交待鹰四次打翻水杯,然后被射死,也不是不可以啊。那么文章为什么要这样三番五次,不断叙述鹰的表现以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到此,学生会发现:之所以我们对鹰和成吉思汗有深刻的认识,原来是“反复叙事”的手法引人入胜啊。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理”上做文章了,理解什么教训是沉痛的教训,以及成吉思汗的沉痛教训是什么。课文最后提到:“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