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47938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辅分离推动产业升级调研报告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企业主辅分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针对这一课题,县服务业办公室近期通过调查问卷、去部分企业实地查看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主辅分离,有些地方也称作二三产分离,就是将企业内部运作的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建筑安装、营销售后服务、信息咨询、工业设计、技术服务、财务管理等非核心业务从其主营业务(产品生产、销售)中分离出来,其明显特征是劳务性质的业务从其主业中分离。企业主辅分离一不局限于简单的业务分家,而是整合资源优势,对内开

2、展专业化运营,推动主业提质降耗,对外实施社会化管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利润来源;二不局限于二三产之间的分离,也可对一产乃至三产本身进行分离。对产业来讲,实施主辅分离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就政府而言,主辅分离的目标一是将非核心的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完全剥离出来,使其为原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目标是将其推向市场唱主角。通过政策引导让这些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整合服务业资源,使原本属于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业务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产业链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进而形成集聚效应,实现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而不是“混合”发展,这样才

3、能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目的。对政府来讲,实施主辅分离,是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的有效举措。目前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系之一。按照税收管理体制的要求,增值税属于共享税,营业税属于地方税,是政府一般预算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年,我县一般预算收入为4.9亿,其中,增值税为1.06亿元,营业税为0.74亿元,分别占同期预算收入的21.6%、15.1%,而同期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占GDP的比重为65.7%、21.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服务业产值与收入比重都偏低,二是同等产值的情况下,服务业对地方财力的贡献超过二产。另外,从挖掘税源潜力的角度看,年工业企业产品

4、销售收入为303亿,销售成本约为240亿,扣除原材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物流、营销、财务管理、金融服务、信息管理等各项成本约占30%,如果其中的50%能够推向市场,则可转化为40亿左右的营业额,地税收入可增加2千万左右。此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规定,新办第三产业企业所得税归地税部门管理。对于原企业所得税收入全部归属中央的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后,三产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会增加地方政府可用财力。所以,实施主辅分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税基增长潜力,扩大地方税税源,直接影响地方税收收入的总量和增长速度。我县工贸企业主辅分离工作目前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有企业

5、改革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期间,部分企业结合改制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企业内部主辅分离工作,当时主要是将内部的后勤、医疗、职业培训、厂办学校(职校、幼儿园)等第三产业分离出来。如国棉七厂、铝厂等老企业。这一阶段的分离主要是被动的。第二阶段是近年来,部分发展较好的企业结合股份制改造,自发实施内部主辅分离,将仓储物流、科技研发、产品检测、售后服务、专业质询、法律援助、会计审计等第三产业分离出来。如天义置业、银河电气等新办企业。总体上来看,我县工贸企业主辅分离工作还处在一个初级的、自发的、分散的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仍然存在主业不突出,不鲜明,辅业过分依赖主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分离后税负加

6、重。企业主辅分离后的总体税负存在不确定性,有些行业会减少,有些反而会加重。因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增值税只对工业部门征收,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由于工业增值税具有不同环节抵扣的机制,而营业税不能抵扣,服务业承担的税负比工业要高,不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如原企业内部运输的有关费用可以直接计入成本,分离设立独立核算企业后,除了要缴纳营业税、城建税、费附加、所得税等,车辆物耗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致使企业税负加重。三是二三产业要素价格水平存在差异。目前,服务业企业与工业企业在土地、水电气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政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分离的积极性。如服务业的土地性质属商业用地,价格高于工业用地,服务业

7、企业的电价也高于工业企业。三、主辅分离的方式与对象一是资产重组,完全剥离。就是将原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加工安装、研发设计等劳务性质的业务完全从主业中剥离出来,单独注册成立新的服务业企业,实行独立运作,自主经营,单独核算纳税。如将水泥、炭素、玛钢等企业的物流业务,机床、元器件、钢构件生产销售以及电力、信息企业的安装业务从企业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服务企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分离彻底,遗留问题少,受主业限制小,市场自由度较高,缺点是对原企业整体规模和经营水平要求比较高,而且分离过程中环节相对较多,分离成本较高,适用于分工明细、辅业比重较高的大型工业企业和集团公司。这也是主辅分离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三

8、是社会参与,挂靠经营。该方式比较适合于制造业或销售企业的物流配送、建筑安装、后勤服务等业务。如我县目前炭素、水泥、铸造、机械装备制造等企业的货物运输、建筑安装业务基本是由企业内部人员、个体企业或者零散经营者来开展的,这些企业或个人依附于一个或者几个本地大企业发展。特别是对于我县的物流行业,目前在县内运营的货运车辆已达5000多辆,而纳入行业管理的车辆仅有2800辆,具备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的运输企业有22家,其余均是外地挂靠车辆或个体营运者。年全县发生运费达3个亿,在运费中不仅包括自开票纳税人的还包括代开票纳税人的,同期运输行业的地税收入只有1400万,一些外地挂靠的企业及个体运营者税收严重流失。

9、通过实施主辅分离,或者让这些分散的经营者与企业签订正式协议,纳入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或者培植壮大物流龙头企业,逐步吸纳整合社会上分散的个体运力,实行集中配运,集中结算。同时,将企业“一票结算”变为货款、运费“两票结算”,将可有效解决运费与营业税比例严重失调及税收流失问题。四、主辅分离的措施与建议(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从主辅分离的重点领域来看,因为机械装备、水泥建材、医药化工是我县当前的支柱产业,规模总量大、产业层次偏低、辅业比重高、业内分工不明显的特征比较突出,是主辅分离工作应当首选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分离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业务,培植壮大物流龙头企业和运输企

10、业集群,为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销售提供物流服务,同时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资源、产品的流通和配置效率。二是发展配套服务企业。在机械装备制造、配件生产企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企业,面向市场提供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专业、优质的配套服务。三是发展科技服务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优势,分离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服务企业,鼓励同类行业实施联合,打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为自身主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智力支撑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创造更多效益。从时序上来看,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结构优化的侧重点不同、发展目标不同。主辅分离工作应该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原则,先选择试点,后全面推开;先重点企业,后一般企业;先简易环节,后复杂环节,做到成熟一家、分离一家、发展一家,不宜用行政手段强推,更不可搞“一刀切”。另一方面,为保护本地企业开展主辅分离的积极性,涵养地方税源,大部分地区对外来企业严格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如:对域外房地产、技术及检测服务、建筑安装、园林绿化、工程作业等企业都必须要求在本地办理工商注册和地税登记,并缴纳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各税。对不按规定办理的,不准其参与招投标、不准供应土地、批准立项;引导外地物流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规定在本地开展业务需开具当地运费发票方能收取运费,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