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79149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2、 学习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3、 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的主题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 国著名的 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2、解决生字词。(1)给加线字注音拮据( ) 栈桥( ) 牡蛎( ) 褴褛( ) 煞白( ) 阔绰( ) 撬开( ) 嘟囔( )(2)解释词语拮据:褴褛:莫名其妙:郑重其事:3、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开端: 于勒发展: 于勒高潮: 于勒结局: 于勒 自主学习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划出人物描写最精彩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性格,并做批注。三、合作交流1. 组长主持,完善自主学习成果,准备展示2. 推荐展示方式:(1)分角色朗读 (2)朗读品析法 (3)表演课本剧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启示。 作

3、业假如菲利普一家人回家后,心情正沮丧时,于勒衣锦还乡了。他们的表情言行将会怎样?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300字左右的续篇。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黄金是这世界的人要顶礼膜拜的唯一力量。(巴尔扎克)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黄金是这世界的人要顶礼膜拜的唯一力量。(巴尔扎克)请同学们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启示。学生探讨交流,教师点评:(1)不要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2)在金钱和亲情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如:我母亲也怕起

4、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 吧。”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 我们的。”1. 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然后用下面的形式概括:我认识了一个 的菲利普,你瞧, ;我认识了一个 的菲利普夫人,你瞧, ;我认识了一个 的于勒,你瞧, 。二、找出人物描写内容分角色朗读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互评后思考问题。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小组思考出示结果,教师概括)爱慕虚荣,自私虚伪,势利贪婪,冷酷无情,但又不免小人物的辛酸

5、与无奈。三、归纳文章主旨(各组概括并整理结果)提示形式:作者通过揭示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四、再读课文,分析人物,透视主题:(要求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心理状态来分析人物形象。)1、于勒有怎样的经历,是一个怎样的人?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对比:前: (从文中找出词语)后: (从文中找出词语):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3、“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人物?

6、有什么作用?4、这篇小说的主题有“金钱关系说”“同情说”“虚荣说”等等,你认为呢?五、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请同学们找出主要人物描写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如: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 吧。”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 我们的。” 3、合作探究:(1)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3)“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启示。3、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使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