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液体压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71844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液体压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二讲 液体压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二讲 液体压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二讲 液体压强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二讲 液体压强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液体压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液体压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液体压强 知能解读:(一)压强计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用手按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可通过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体现。橡皮膜所受压知能解读:(二)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液体由于 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2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

2、大,压强越大。 3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拦河大坝修建的上窄下宽,深海潜水员穿上厚厚的潜水服等。例题分析例 1.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 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B.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D.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例2.如果在做液体压强实验时,所用的压强计U型管中分别装酒精、水、水银液体,橡皮膜金属盒放入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处,其中U型管中显示高度差最大的压强计是(p 水银p 水水银 水 p )()酒精A.装

3、酒精的B.装水的 C.装水银的D .都一样例 3 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其中正确的是()A. 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体积有关B. 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体积及重力有关C. 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重力及该处深度有关D. 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及该处的深度有关 知能解读:(三)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1. 计算液体压强的普适公式:p = pgh(1)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设液体内有一液柱高度为h,液柱的底面积为S,则液柱对水平面的压力F = G = mg = pVg = pShg,液柱对水平面 的压强p =卩Shg = pgh。SS(2) 公式中p表示液体内部某处的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

4、), p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 立方米(kg/ m3),g是常数,g取9. 8 N/kg, h表示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为米(m)。(3) 从公式p = pgh看出,静止液体的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跟液体的质量、体 积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大小无关。2. 公式p = p gh在使用时应注意(1) 凡是液体产生的压强,都可用p = pgh来计算和讨论。(2) 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在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液体密度成正比。(3) 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h指液面到液体内研究的点的竖直高度。如 图所示,甲图中A点的深度为30 cm,乙图中B

5、点的深度为40 cm,丙图中C点的深度为 50 cm。乙丙(4) 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5) 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遵循液体的压力、压强规律;而容器 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遵循固体的压力、压强规律。拓展:液体对容器的压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即p = pgh。由于液体具 有流动性,当液体装入容器中时,容器的底和壁就要受到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在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如果只装同种液体,只要液柱的竖直高度 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就相等。它与容器的形状、容积以及底面积的大小无关

6、,也与所 盛液体重力的大小无关。如图所示。例题分析例 4. 将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倾斜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时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 )A. lxlO5Pa B. 8x104Pa C. lxlO3Pa D. 8x102Pa例6.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给崇明人民带来了巨大方便.其中江底隧道最深处约在水下50m, 则该处受到水的压强为Pa,其表面0.1m2的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为N; 辆汽车从隧道中驶过,它受到水的压强为Pa.知能解读(四)连通器1. 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水壶、排水管的U形管、锅炉水位计。2. 连通器的特点:在连通器内注入同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中的

7、液 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拓展:理解连通器原理要注意下面两个条件:一是“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二是“在液体不流 动的情况下”。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各容器中的液面才保持相平。如果连通器里不止有一 种液体或者液体还在流动,那么各容器中的液面就不一定保持相平。3. 连通器特点的应用(1) 茶壶嘴与茶壶口相平的设计是连通器的应用。(2) 锅炉水位计也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内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连通管中。(3) 牲口自动喂水器就是利用连通器使饮水部分水而自动升高的。(4) 船闸是建造在拦河坝上让船只通行的通道,它是连通器的应用。当上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河道构成连通器;当下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

8、下游河道构成 连通器。这样使落差较大的河面上能让船只正常安全地行驶。例题分析例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C.例 8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A. 吸尘器 B.液位计 C.温度计 D.订书机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一一公式p = pgh的应用对于液体压强的公式,要注意以下几点:由公式p = pgh可以看出,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 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的大小无关;该公式只适用于静止的液体,且由p = pgh计算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及流动性产 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公式

9、中的人是指所研究的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对于:夜体产生的压强和压力问题一般解题思路是先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 = pgh求出压 强,再根据F = pS求出压力。方法技巧: (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引起的,但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压 力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只有竖直放置的柱形容器,放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 的重力。如图所示,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p,液体的深度为h,则图中各容器中的液体重力均可表示为g = mg = pgV,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液F = pS = p ghS。对于甲容器,口大底小,由于V Sh,则F G

10、 ;乙容器中,由于V G ;丙容器中,由于V = Sh,则F = G。可见,只有柱形容器内液体的压强才可根 液FG据 p = 求出。SS乙丙跨越思维误区r思维误区: (一)对液体压强的理解不透在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 = pgh进行判断液体压强大小时,不理解h表示的物理意义。h指液 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而不是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物理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 (亿)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中的应用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时,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不易测量,也不能直接观测到它的大小,我 们用“转换法”,通过液体压强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将抽 象的东西变

11、成了直观且形象的东西,使问题简单明了。由于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两万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 规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及体的密度不 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中考考点链接考点链接:中考考点解读本讲中考命题热点有: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及探究过程; (2)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有 时也出现与固体压强的综合计算问题。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探究题。反馈练习一选择题(共 30小题)1.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容器里.水对容器里a、b、c三点的压强大小是()A. 水对a点没有压强B.

12、水对c点没有压强C. 水对a点的压强最大.对b点的压强最小D. 水对b点的压强最大.对a点的压强最小2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A. 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B. 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C. 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D. 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3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 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A. PAPBPc B PAPBPa db c a cb c9.在图所示中盛满水,那么容器壁A

13、B所受水的压强是()A. 0B. P 水gh C. p 水gh2 D. p 水g 5也)10. 如图所示盛水容器,水在A、B两处的压强分别是为PA、PB,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是:AB)A. P =2P B. P =3P C. =P D. P*ApA BA BABA3B11.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甲盛盐水,乙盛酒精,两容器底部所 受液体的压强相等.若图中所示A、B两点等高,这两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pA 和 pB 的大小关系是()1甲 1 1 r 一 一 .n_ _mT_ _ .A. Pa=PbB. PApB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2. 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三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液体对烧杯底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 P P B. P VP VP甲 丙 乙甲 丙 乙C. P甲=卩7=P丙D因密度未知,所以无法比较甲乙丙13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容器中盛有酒精(p 水卩酒精)两液面一样高,在其中水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