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715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酸碱管理,消除各类酸碱伤害隐患。二、适用范围化水分厂全体人员三、内容防酸碱伤害管理制度四、管理原则依照化学危险物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防止酸碱伤害。五、装卸管理 1、危险品装卸人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劳保用品。 2、卸装时,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监卸监装 3、晚上、下雨天不宜装卸。或遇特殊情况必须装卸时,必须得到分厂负责人的同意,还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 4、严禁在装卸现场吸烟。六、贮存区的管理 1、贮存贮罐符合要求,严禁带缺陷使用。 2、贮存间符合规范,有防火,防日光曝晒和处置泄漏的设施。 3、管理人员要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熟知危险品性质和安全管理常识。 4

2、、分厂运行人员每小时对各贮罐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发现跑、冒、滴、漏等隐患,要及时联系处理,重大隐患,要及时上报。七、卸酸碱操作步骤 1、操作前的检查工作1.1酸碱系统应完好,无泄漏;1.2卸酸碱前应检查各贮酸、贮碱罐的液位,估计可贮存量,防止罐满后溢流跑酸碱;1.3来酸碱后,化验室人员应及时取样化验;在接到化验室分析人员分析结果后,确认测定结果符合要求,方可卸入贮罐,否则不允许卸车;1.4开启卸酸碱用工业水源,投酸雾吸收器。2、酸(碱)车向酸(碱)储罐内卸酸(碱)操作2.1操作前检查酸(碱)储罐、输送系统所有阀门处于正常状态,连接管道处于完好备用状态;2.2当酸(碱)车到达指定地点时,将酸车

3、放酸(碱)管道与卸酸(碱)泵的入口连接管进行对接,检查确认连接管道确已连接完好,不会在卸酸(碱)的过程中出现管道脱落和泄露现象。然后,操作人员应远离接口处,开启卸酸(碱)泵入口门、酸(碱)车出酸(碱)门、卸酸(碱)泵出口排空门(待排空管中有酸液排出时及时关闭)、酸(碱)储罐排空门,启动卸酸(碱)泵,开启出口门,向酸(碱)储罐内卸酸;2.3卸酸(碱)完毕后,关闭卸酸(碱)泵出口门,停运卸酸(碱)泵,由送酸(碱)人员关闭酸(碱)车出酸(碱)门,拆开酸车放酸(碱)管。若管内积酸(碱)应排入废水槽内,待酸液排完后方可收起卸酸(碱)管道,关闭泵入口门;2.4记录酸(碱)储存罐液位;2.5在卸酸(碱)过程

4、中,时刻观察储罐液位计液位,控制卸酸过程,防止储罐发生溢流;2.6在整个卸酸(碱)过程中应防止烧伤。3、化工厂区来酸碱操作3.1根据酸(碱)储存罐的液位高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充酸(碱)液;3.2需补充酸(碱)液时, 由运行操作人员向值长发出压酸(碱)请求,当得到值长回话,要求开启对应的酸(碱)进液门时,应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检查确认无误,向值长报告操作情况;3.3观察酸(碱)储存罐液位计液位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有压酸(碱)过程操作;3.4当酸(碱)储存罐酸(碱)液位达到给定高度,应立即向值长报告,请求联系停运压酸(碱)泵,观察液位变化情况,当准确判断压酸(碱)泵确已停运,关闭外

5、来酸(碱)进液门,完成酸碱的补充工作;3.5记录酸(碱)储存罐液位。八、防护的基本知识 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2、眼睛保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做防护 3、身体保护;耐酸碱服 4、手防护:戴耐酸手套 5、其他保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九、注意事项1、现场备有冲洗水源,即安全淋浴器和洗涤水池,确保水源畅通和水量充足。2、现场必须备有急救药品,即0.5%的碳酸氢钠溶液(酸应急处理)和2%的稀硼酸溶液(碱应急处理)。3、操作人员应按防护用品使用规定,正确佩戴防酸碱工作服,防护眼镜、防酸碱鞋,防护面屏及酸碱手套。4、开启酸(碱)车放酸(碱)阀门前,必须认真检查确定管道已连接固定好且无泄漏,方可进行卸酸(碱)操作。5、在开启酸(碱)车放酸(碱)阀门和启动卸酸(碱)泵时,所有操作人员应远离管道接口,防止脱落或泄漏造成人员烧伤事故。6、卸酸(碱)过程要密切观察酸(碱)储罐液位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卸酸(碱),防止出现因液位计卡涩、失灵造成酸(碱)溢出。7、溅落地上或设备上的酸(碱)应及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8、进行酸(碱)工作应特别小心谨慎,防止烧伤。 化水分厂 2012年6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